第119章 圣人求教(1 / 2)

你父亲所教都有哪些?”

“你平日看的书都有哪些?”

“你经常看我写的《说字》?”

“……”

小天地内,亚圣跟字圣如同八卦记者,一个劲地追问苏东甲,不放过一个细节。

提到自己写的书,字圣许真更是一脸自豪地瞥向亚圣。

而亚圣则是若有所思地当着苏东甲的面取出一本《字说》。

苏东甲眉头一挑,这不会是要当场考校吧,他……喵的!

幸亏苏大爷提前有所准,之前在观海书院天粟楼都快把这个世界几本经典翻烂了。

果然,

亚圣心念一动,摊开书册。

苏东甲神色恭谨,俨然一副虚心求教的学子模样。

亚圣忽地又把书闭上,收了起来。

苏东甲诧异,不问了?

吓老子一跳。

哪知亚圣忽然开口:“何谓一?”

正是《字说》中开篇第一字。

苏东甲也不犹豫:“一为道之始,分天地,化万物。”

“何谓儒?”

“儒,柔也,术士之谓。”

“柔作何解?”

“似水之柔,处众人之所恶,善利万物而不争。”

“儒道不争?

何来如今的儒家执天下牛耳之说?”

“非是不争,是先人后己,先曲后全,儒家奉行执一为天下式。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嘶——”

亚圣、字圣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出了震惊。

《字说》为许真所作,他也为书中诸多要义做了注解,后世也有诸多大儒在他的基础上延伸出诸多注解。

但诸多关于“柔”字解释,无非是“君子性格柔顺”、“待人怀柔、宽仁”、“品性雅致”等。

最多的也不过是“君子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是柔也”。

不想到了苏东甲这里却是直接解释成“似水之柔”,且引申出了“不争故莫能与之争”的说法。

二圣修道数千载,自然明白,苏东甲对“儒”的认知已然结合了道家与儒家的思想。

他的解释,隐隐暗合天、地、人合一的大道理——他的解释直击大道!

亚圣目光奇异,猛然想到自己跟字圣刚才只是问了苏东甲修出本命字的影响因素,对本命字的注解并未详细了解。

他急忙追问:“你修出君字时如何理解?”

他修出的是“仁”、“善”,乃是君子德行。

但“仁”、“善”气象又怎么跟“君”字相比?

自至圣先师创立儒家儒道以来,想修出“君”字的儒家天骄何止千万?

可最终却被苏东甲修出来了。

亚圣想知道这是为什么!

苏东甲乐了,这问题简直白送啊。

他直接将当日背诵以及庄祖想夺他本命字时的注解都抖露出来。

“君子善养浩然之气。

浩然之气,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亚圣与字圣直接听愣了,浩然气!

他恍然明白是何原因了!

在此之前,儒修都认为修出本命字是靠奉行儒家的某一“准则”,并贯彻在修儒、躬行之事上。

极少有人将其与浩然气联系在一起。

换而言之,此前的儒修将浩然气与本命字是分开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