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重生七零:我在林场当知青 > 第四百零七章 俩娃玩疯了

第四百零七章 俩娃玩疯了(1 / 2)

两只小虎崽已经四十来天了,比刚出生那会儿大了不少,毛也舒展开,身上的花纹清晰可见。

多数动物小时候都是脑袋大身子小,这虎崽也差不多。

晃悠着毛茸茸的大脑袋,总想着往花筐外头爬,却每每都栽跟头摔下来,可有意思了。

花花恋着幼崽,白天基本都在家里呆着,晚上出门捕猎。

偶尔捕猎走得远了没回来,盛希平就冲一些奶粉喂虎崽,所以这俩虎崽跟盛希平可亲呢,见着盛希平就会叫。

那哇呜哇呜的稚嫩声音,任谁听了,都忍不住心软。

有盛希平在,加上花花似乎还记得陈峰,所以并没有向陈峰兄妹示威。

不过,花花还是很警惕的把俩崽搂在怀里,不许它们乱爬。

“你俩刚来,花花可能是不太适应,走吧,咱们去东屋玩会儿,让花花先喂一下娇娇和壮壮。”

盛希平看得出来,花花虽然没吓唬陈峰陈月兄妹,却保持着警惕,知道花花跟陈峰兄妹不熟,不信任他们。

于是,就把兄妹俩领去东屋玩。

陈峰陈月恋恋不舍的跟着盛希平去东屋。

一边走,陈月还问,“叔,娇娇和壮壮是小虎崽的名字么?谁给起的啊?还怪好听的呢。”

“新华的爷爷给起的,两只虎崽一公一母,所以叫娇娇和壮壮。”

盛希平笑着解释了下,一行人回了东屋。

周青岚回来了,盛新华盛新宇陪着妈妈,难得没去西屋看虎崽。

此时俩娃一左一右坐在周青岚身边,手里是周青岚给买的玩具,嘴里是好吃的糖果。

要是没这些东西,那俩没心没肺的娃,怕是早就跟着去看虎崽了。

“媳妇,工队过两天拆楞,等着忙完了,咱俩领着新华和新宇,回松江河去住几天。”

盛希平挨着周青岚坐下,在媳妇耳边小声嘀咕道。

“我估摸着,咱妈那头,柴火应该又不太多了。”

周青岚跟盛希安还有陈家兄妹一起回来的,哪好在娘家多住啊?只住了一晚就赶紧回来了。

原本周青岚也是打算着,先回林场,等着过几天家里不忙了,她再领着孩子回娘家小住。

昨晚上周明远和王春秀还说呢,挺长时间没见着俩外孙子了,怪想的。

听见盛希平这话,周青岚寻思了一下,摇摇头。

“柴火就别弄了,家里还有不少,今年应该够烧的。

要是冬天不够烧,咱爸随便跟制材厂还是贮木场要点儿零七八碎的柴火就行,可别大老远往下送了。

前川林场离着松江河太远,又是车又是人,太折腾了。”

自打周青岚跟盛希平处对象以来,周家的烧柴就没用别人操心,都是盛希平给张罗的。

可今年春节那场车祸,让周青岚心里有顾忌。

还是算了吧,大老远弄一车柴火,又是车又是人的,盛希平得往里搭不少人情不说,万一路上有点儿啥差错,连盛希平带周明远,都得吃挂落儿。

“过几天咱俩领着孩子回去就行,柴火的事儿咱就不管了。”

倒不是生女外向,属实是从前川往下送柴火太麻烦了。

周明远在松江河,附近有东岗林场、板石河林场、小山林场,还有制材厂、贮木场。

以周明远现如今来说,他张嘴说是要点儿柴火,哪儿都能弄到,真没必要让盛希平费那么大劲,大老远的给送去。

周青岚一说,盛希平就明白了,当即就笑,“那也行,家里有柴火就先烧着,啥时候咱爸说没柴火了,再另外想办法。”

两口子正说话呢,盛新宇嘴里的糖吃没了,于是又来找周青岚要。

周青岚索性将小儿子抱在怀里,逗他,“叫妈妈,叫妈妈才给,不叫不给。”

盛新宇抬头瞅了瞅盛希平,再看看周青岚,乖乖的喊了声妈妈。

周青岚一听,高兴的立刻就掏出块糖来,放到了儿子手里。

盛新宇拿着糖,高兴极了,低着头琢磨着怎么把糖纸扒开。

这回,不管周青岚怎么逗他,让他喊妈妈,小家伙就跟听不见似的。

“你这混小子,要糖就叫妈,给了你糖,就不理人了?”盛希平一看,微微皱眉。

这臭小子就是不如闺女贴心,这要是有个闺女的话,怕是早就窝在妈妈怀里粘着赖着,不肯撒手了。

臭小子一个個都心大,只知道吃和玩,这么久没见着妈妈,也不说黏糊一会儿。

“算了,跟孩子计较什么?本来我陪着他们的时间就少,不粘着我也情有可原。”

周青岚看着俩儿子虎头虎脑的模样,倒是满心欢喜。

男孩子嘛,天生就是感情没那么细腻,很正常。

周青岚回来,毫不例外的被王校长请走,继续给老师们讲课。

盛希平呢,山上工队开始拆楞了,他作为生产调度,每天都得上山去看着干活,也不得闲。

转眼进了八月,工队拆楞到了尾声。

盛希平依着周青岚的话,没要楞底子,最终楞底子被二工队的队长弄回家了。

拆楞结束,盛希平暂时没啥活了。

于是就跟家里说了声儿,和周青岚一起,领着俩孩子,坐车去松江河看望周明远夫妻。

盛新华和盛新宇两个难得坐火车,可好奇了,一路上也没睡觉,就趴在窗边往外看。

一边看,还一边问,“妈妈,妈妈,这是什么?”“妈妈,妈妈,那是什么?”

盛新华就跟十万个为什么一样,指着窗外的东西,不管是一块巨石,还是倒去的树根,或者是天上飞的鹰,都要问一问是什么。

周青岚倒是挺有耐心的,不管儿子问多少遍,周青岚都笑呵呵的给儿子解释一下。

倒是盛希平,在盛新华第二十八次问这是什么的时候,终于忍不住了,从兜子里翻出俩洋柿子来,递给儿子,堵上那爱问的嘴。

“吃东西吧,别问了。”

这时节,洋柿子刚熟,为了留种子,张淑珍不许家里人摘,说是要再等一阵子熟的多了再摘。

要不是盛希平他们要去松江河,张淑珍担心车上没东西吃,才不肯摘下来呢。

即便如此,今早晨也就摘了四个。

林场平常时候也没啥水果给孩子们吃,黄瓜、洋柿子那都是好东西。

盛新华惦记菜园里的洋柿子好几天了,一看爸爸手里拿着鲜红的洋柿子,顿时啥都不问了,接过来就咬一大口。

盛新宇还小些,周青岚掰开个洋柿子,拿了一半儿送到小儿子嘴边,让他一小口一小口的吃。

有东西吃,俩孩子总算不问了,盛希平和周青岚也能清闲一会儿。

“媳妇儿,你吃啥,黄瓜还是洋柿子?”盛希平低头,又从兜子里掏出来黄瓜和西红柿,问周青岚。

“黄瓜吧,洋柿子留给他俩吃。这一路上让他问的我,口干舌燥的。”周青岚伸手,拿了根黄瓜。

盛家种的这个黄瓜品种好,水灵灵的还特别有黄瓜味儿,口感非常好。

就这样,一家四口都吃东西,总算消停了。

小火车十一点多到了森铁车站,周青岚领着老大,盛希平抱着老二,随着人群一起下了车。

刚下车,就见到不远处周青越正朝着他们招手呢。

“儿子,快看,你小舅。”盛希平指着周青越,对小儿子说道。“快叫人。”

盛新宇还小,不太记事儿,一年只见几次舅舅,自然不记得。

不过这孩子听话,爸爸让叫人,立刻就开口,“小舅舅。”

盛新华机灵,不等妈妈说呢,他就松开妈妈手,朝着周青越跑了过去,“小舅舅,我可想你了。”

周青越一看,忙弯腰抱起来盛新华,“哎呦,小胖子,你又长肉了是吧?比过年的时候又沉了。”

周青越可稀罕这俩外甥了,每回见了俩孩子,都亲的不行。

“姐,姐夫,小新宇。”周青越抱着盛新华走过来,跟盛希平夫妻打招呼。

“成绩出来了没有?考的咋样啊?”周青岚最关心的,还是弟弟的高考成绩,于是一见面就问道。

“出来了,今上午刚去学校看的成绩,还行吧,四百出头。”周青越笑着点点头。

今年已经是恢复高考的第三年了,考试科目依旧是文科语、数、政、史、地,理科语、数、政、物、化,学外语专业的加试外语。

每科满分一百,总分五百。

跟前两届高考相比,如今的卷子出题越来越难,学生的分数越来越高。

周青越能考四百出头,也算是可以了,本省的大学应该没问题。

“嗯,也还行,只要没报跑偏,应该能录个学校。”

周青岚一听弟弟考的这个分数,点了点头。

不算特别高,跟盛希康那个妖孽没法比,总的来说,也算可以了。

周青越今天骑自行车来的,此时便把盛新华抱在自行车前面横梁上,然后把盛新宇放到车后座上。

周青越推着自行车,盛希平和周青岚俩人扶着后头的盛新宇,就这么往周家走。

等他们到周家的时候,就已经十二点左右了,周明远下了班,正跟王春秀俩人在厨房忙活着做菜呢。

“爸、妈,我把俩外甥接来了。”周青越刚到大门口呢,就开始喊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