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重生七零:我在林场当知青 > 第四百三十七章 给孩子的

第四百三十七章 给孩子的(1 / 2)

盛新华和盛新宇舍不得老虎,哭哭咧咧了好久才哄好。

时候不早,俩娃也哭累了,张淑珍就哄着他俩睡觉去,其他人累了一天也各自休息。

三十早晨一起来,外头下了巴掌厚的雪,盛家兄弟几个赶紧起来扫雪。

结果一开大门,就见到门口放着两只鹿,还有几个硕大的梅花形脚印。

不用说,这肯定是花花母子几個昨晚上送回来的。

“快,把鹿拖回去。”

两只鹿一公一母,只脖子上有伤口,其他各处完整,体温尚存,应该是刚送来没多会儿。

哥几个赶紧把鹿拖到院里,随便打扫出一块地方来,就手先把鹿开膛剥皮。

收拾那母鹿的时候,发现鹿的肚子里竟然还有鹿胎。

这可是好东西,配上药材熬制鹿胎膏,能治疗很多妇科疾病,尤其是宫寒不孕,效果非常显著。

盛希平和盛希安收拾那两只鹿,盛希康跟盛希泰去扫雪。

等他们把外头全都收拾妥当了,张淑珍也做好了早饭,招呼孩子们进屋吃饭。

两只鹿不小,出来挺多肉,用大盆装着抬进了屋。

张淑珍看见那些肉,不由得感叹了一句,“这个花花啊,真是比人都贴心,昨天送来狍子,今天送来鹿。

鹿肉可是好东西,正好做了给青岚补补身体。”

周青岚这次生了俩,身体亏虚严重,回家后,张淑珍总是换着花样儿给她做吃的,让她补养身体,别落下病根。

知道今早晨花花又往回送东西,盛新华这回也不哭不闹了。

领着弟弟,俩人欢欢喜喜吃了早饭,就跑出去玩了。

这俩小子现在有的是玩伴,不光是刘家那几个小子,还有陈维国、高海宁、王建设这几家的孩子。

这些孩子从小就在一起玩,感情非常好,成天呼啦啦一大堆人,出去玩没人敢欺负他们。

除夕过大年,家家户户都忙着贴对联、挂灯笼,做好吃的。

盛家也是不例外,一家子除了跑出去玩的那俩,和西屋炕上刚满月的奶娃之外,都在忙碌着。

厨房里头,煎炒烹炸,各种香气满屋子飘。

下午三点来钟,团圆饭做好了,十几个菜,摆了满满一大桌子。

“等会儿,等会儿啊,我先拍两张照片。”

张淑珍招呼大家伙坐下吃饭,盛希平却赶紧摆手喊停,然后去西屋,拿出来相机。

先对着桌子上的饭菜拍了一张,然后又让家人们往一起聚聚,连着拍了好几张。

这样一大家子团团圆圆过大年的场面,二三十年后,绝对是最珍贵的回忆。

将来这些兄弟姐妹们天南海北各自成了家,不定几年能回来聚齐一次呢,多拍几张吧。

“哎呀,你拍两张意思意思就得了啊,抓紧时间吃饭。那胶卷死老贵的,没事儿祸害它干啥?”

盛连成见儿子拿着相机一个劲儿拍,不由得皱眉。

花五六百块钱买个相机,正经事儿不干,拍桌子上的饭菜干啥玩意儿?那胶卷不是钱啊?浪费。

老爹发话了,盛希平也不好再继续拍,于是把相机收好,放到西屋柜子里锁起来。

然后重新回到东屋坐下,一家子开始吃饭。

一家子大团圆,满桌子的好菜好饭,这样的时候,肯定要喝点儿。

盛希平兄弟几个,陪着盛连成喝白的,盛云芳盛云菲姐俩还有盛希泰他们,陪着张淑珍喝汽水。

至于周青岚,她就只能喝汤了,哺乳期不能喝太凉的东西,容易伤了脾胃拉肚子,孩子也会跟着遭罪。

做了这么多菜,家里几个灶坑从早晨就没断了烧火,炕烧的直烫屁股,屋里热乎乎的。

众人只穿了薄棉袄,一个个脸上红扑扑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天黑之后,盛连成招呼儿子,把外头的灯笼插上电,通红的灯笼,照亮了小院,更添几分节日的喜气。

去年秋天,白西林场那头修了电站,供应周围林场和村屯用电。

大碱场那边今年秋天也通了电,不再像往年那般,一到晚上就黑漆漆的。

此时若是站在南山的高处向下望去,就可以见到整个儿山谷里,家家户户都亮着灯,犹如满天繁星。

除夕夜,处处灯火、家家团圆,空气中伴随着火药的气息。

新的一年就悄然来临,给每个人带来新的希望、新的期许。

当十二点钟声响起的时候,盛希平带着媳妇,一起给盛连成两口子拜年。

“爸、妈,过年好。”盛新华和盛新宇跪在地上,磕了三个响头,“爷爷、奶奶,过年好。”

盛连成、张淑珍两口子坐在炕上,乐得合不拢嘴,“好,好,都好。哎呦,你俩快起来吧,地上凉。”

说着,二人从兜里掏出一叠红包,挨个儿给发。

“这是欣玥、欣琪的,你替她俩收着,等以后孩子大了再给她们。”

盛希平夫妻现在是没有领红包的机会了,但是俩闺女小,他们可以带领。

剩下的几个,全都有红包拿。

盛新华和盛新宇接过来红包,高兴的直蹦,“谢谢爷爷奶奶。”

“好好拿着钱啊,可不许胡乱花了。”

过年,就是图一乐儿,哄孩子高兴,红包里倒是没多少钱,可有些话,还得嘱咐到。

孩子要从小培养他们消费观念,该花的花,不能胡乱花钱。

“哎,知道了。”俩孩子拿着红包,小心翼翼揣兜里,跑去玩了。

吃过除夕夜的饺子,又是新的一年。

初一初二拜年会亲友,初三按理应该是出门子的闺女回娘家。

年前腊月二十八,周青扬两口子抱着儿子回来了。

周明远给盛希平打电话,两边商议了一下,初三周青扬陪着陈婕回娘家小聚。

正好盛希平这边该请客就请客,等到正月初六,两口子再回周家,正好一大家子团圆。

于是,正月初五这天,盛家摆酒请客,招待亲朋。

林场这些跟盛家关系好的,加上刘长德那边,众人凑在一起,吃吃喝喝说说笑笑,好一番热闹。

盛希平再次拿出他的相机来,给大家伙儿拍照留念,盛家人还一起照了全家福。

盛连成夫妻坐在中间,各自抱着俩孙女,新华新宇坐在爷爷奶奶身旁,其他人站在旁边。

盛希平调好了焦距对好光,教给刘玉江怎么按快门,闪光灯一亮,记录下这幸福的一瞬间。

正月初六,盛希平夫妻抱着俩闺女,领着俩儿子,还有盛希安他们几个,一起坐车去松江河。

据说今年局里不光有冰灯,还有扭秧歌、文艺汇演等节目。

盛希安等人在家闲着也无聊,索性就跟着一起去松江河。

盛希平在松江河买了房子,这一秋一冬陆续往下搬了不少东西。

年前趁着加工厂发货的机会,往下运了不少柴火,置办了锅碗瓢盆。

盛希平又拜托邻居帮忙,每天给烧点儿火,别冻了屋子。

就算盛希安他们都下去,也有地方住,那就去玩呗。

原本,盛希平想让父母也一起去看看松江河的房子,可老两口说家里又是鸡又是猪,不少东西呢,离不开。

再者初八盛连成就要上山干活了,也没时间去玩。

有弟弟妹妹们跟着,盛希平夫妻带着四个娃倒也没那么费事。

一路上两个多钟头,俩女娃全程睡觉,盛新华和盛新宇倒还算老实,趴在车窗上看外面的风景,没怎么闹腾。

周青扬和周青越哥俩早就在车站等着了,见众人下车,忙迎上前去。

“大舅过年好,小舅过年好。”盛新华盛新宇两个倒是乖觉,见了人赶紧拜年。

“过年好。”周青扬、周青越分别抱起一个外甥,笑呵呵的说道。

“红包等会儿到家了给啊,舅舅没带在身上。”

盛希平领着弟弟妹妹们,也过来互相拜年打招呼。

周青扬见到盛家兄弟,微微一愣,随即笑了。“走,咱一起回家,正好我们雇了车。”

“大哥,你们先回家吧,我领老二他们先去我买的房子一趟。

那边也不知道最近烧火没有,过去烧点儿火,热热炕。”盛希平笑着就要把闺女交给周青扬。

“还差这一会儿了?走,先回家,下午再去烧炕也赶趟儿,咱爸咱妈都在家等着呢。”

别管盛家来了多少人,大过年的既然下来了,咋地也得一起吃顿饭,谁家还差这几口人吃的咋地?

周青扬坚持,盛希平兄弟也不好再说别的,于是众人坐上驴车,一起去了白山街道那头。

周青扬两口子抱着孩子回来过年,肯定是住在拐角楼那边,当然,除夕夜一大家子是在平房过的。

知道盛希平他们今天回来,王春秀和陈婕婆媳俩一早就开始忙活。

盛希平等人进门的时候,厨房里热气腾腾,满屋子香气往外飘。

“爸、妈,过年好,大嫂过年好。”盛希平夫妻抱着孩子进门,先跟家里众人打招呼。

后头,盛家兄妹,也都上前来打招呼,并且把东西放在了炕上。

大过年的登门,咋地也不能空手,多少意思意思,算是那么回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