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重生七零:我在林场当知青 > 第四百四十一章 萱羊血

第四百四十一章 萱羊血(1 / 2)

盛家兄弟落座后,有保姆送上来两杯茶,兄弟二人点头致谢,但谁也没去碰那茶。

盛希平抬头看向上首坐着,身穿军绿制服的男人,吴玉华的父亲,吴秉忠。

这位一看就是平日里不苟言笑,很威严的样子。

虽然此刻他似乎尽量让自己放松下来,但眉宇间的冷肃,依旧会让人不由自主的心生敬意。

“吴伯父、吴伯母,舍弟年轻,处事难免毛手毛脚、思虑不周,还请二位见谅。”

盛希平率先开口,先替盛希康道个歉。

“虽说这感情是两个人的事,可要想长远走下去,终究还是两個家庭相合。

最起码,谈恋爱了也该主动来家里拜访,征求二位的同意才行。

昨天我到这才知道,直接就训了希康一顿,这事儿,是他做的不好,失了礼数。”

刚才一进屋,盛希平就发现了,这吴家小辈儿里头男的多,女孩就吴玉华一个。

这样的家庭出身,又是小辈里为数不多的女娃,可想而知,吴玉华绝对是千娇百宠养大的,是吴家上下捧在手心的宝贝。

如今,掌上明珠要被不知道哪儿冒出来的野小子抢走,想来吴家人的心里,不会太舒服。

别说是吴家了,就是在盛家,盛希平只要一想到,他家那俩妹妹要处对象,将来会嫁给哪个臭小子,他都想揍人。

所以,不等吴家人开口,盛希平先主动开口道歉,也算是给盛希康争取点儿印象分。

虽然盛希平心里,对弟弟的这段感情没报太大希望,但该争取的,还是要争取一下。万一有希望呢?

吴秉忠的目光扫过盛希康,又看了看盛希平,之后扭头跟妻子对视一眼。

二人相视一笑,吴秉忠那凌厉的眉眼,瞬间就柔和了下来。

吴秉忠轻咳一声,这才开口说话,“年轻人嘛,有朝气,有冲劲儿,不像岁数大的人瞻前顾后,思虑不周也属正常。”

吴秉忠说话的语气很温和,也多了些随意,比刚才更放松了些。

“昨天玉华跟我们说了,毓青和毓丞也把盛同志的话都带到。

我倒是对令尊令堂,非常敬佩,林业工人了不起啊,深山老林里头工作,默默无闻支援着国家建设。

更让人钦佩的,是盛家的家风。

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人家庭,竟然能培养出这么多出色的儿女,六个子女中,有四人都考上了国内顶尖的大学,非常了不起。”

吴秉忠一边说,一边看着盛希康,目光里倒是透着几分欣赏。

如今这年月来说,一家能出一个大学生,那都是很不错了,光宗耀祖的事情。

可盛家六个子女里面,有四个考上了大学,据说最小的那个,学习成绩也非常不错,考上大学没啥问题。

这样的家庭,别说是在东北偏远小县城,就算是放在首都,也是很罕见的。

恢复高考这几年来,人们以往的观念已经改变。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读书应该是改变命运最快最有效的途径。

哪怕是吴家这样的门第,对读书好有才华的人,也非常崇敬。

“今天请你们兄弟来呢,没有兴师问罪的意思,你们也不用紧张。

谁不是年轻时候走过来的?孩子长大了交朋友,也是正常现象。女

孩子长大了总归要嫁人的,也不能赖在家里一辈子吧?

我们就是想看看小盛同学什么样,认识认识。至于说你们以后怎么相处,那是你们年轻人的事。”

吴秉忠感觉的出来,身后他闺女正用手捅他呢,所以也没再卖关子,直截了当说道。

如今这年月的人,还没有那么多的贫富观念,更注重的是对方的家庭出身和思想观念。

盛连成是贫农出身,没有任何污点,家世清白,工人阶级更是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这家世出身无可挑剔。

盛希康是北大的学生,据说学习成绩年年专业第一,在学校备受师生推崇。

真以为吴家人傻啊?人家在得知闺女处对象之后,立刻就安排人去调查了。

调查的结果,还是让人很满意的。

而且盛希康的工作已经确定,留在首都。能够让部委的人跟吉省那边差点儿打起来的人才,未来发展肯定不会差了。

今天叫盛家兄弟来,就是想看看真人啥样。

还行,浓眉大眼、五官端正,目光清亮坚定,面对吴家众人这三堂会审的架势,不卑不亢、不慌不忙,坐在那儿挺稳当。

像吴秉忠这个身份,好多大院里的子弟见了都战战兢兢、小心翼翼,可盛家哥俩表现的就很自然。

结合昨天吴毓青吴毓丞二人带回来的话,还有盛家兄弟今天的表现,吴秉忠还是很满意的。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自家闺女喜欢。

吴玉华昨天可是当着全家人的面儿说了,她这辈子就认准了盛希康,谁拦着也不好使。

吴家就这么一个丫头,从小宠到大,可以说是要星星不给月亮。

如今吴玉华就是看好个小伙子,还是个挺优秀的小伙子,他们能咋办?硬生生给搅合黄了,让闺女恨家里一辈子?

倒不如大大方方同意了两个人相处,看他们能走到哪一步。

毕竟相爱容易相处难,万一俩人处着处着发觉彼此不合适,不用家里人说,他们自己就分手了。

要是俩人越处越好,那就准备准备,让他们结婚呗。

谁家闺女不结婚,还能留在家当一辈子老姑娘咋地?

吴秉忠这话一出,就听见身后的吴玉华长出一口气,他忍不住摇了摇头。闺女大了,养不住喽。

当然,更惊讶的是盛家哥俩。

刚才进门那架势,盛希平真以为弟弟这亲事要黄。

没想到峰回路转,吴家竟然点头同意了俩人相处,这还真是让他意外。

“希康,还不快谢谢人家。”盛希平小声提醒弟弟。

盛希康急忙站起来,朝着吴秉忠夫妻行礼。

“多些伯父伯母成全,还请伯父伯母放心,我一定会好好待玉华,绝不会欺负她,惹她伤心。”

盛希康这小子,还是有点儿机灵劲儿的,这会儿就把称呼改了,不再叫吴伯父、吴伯母,去掉姓氏,显得更亲近。

“哈哈哈,你欺负她?她不欺负你就是好的了。

你看见那边儿毓青他们几个没?我们家还有好几个男孩子在外地没回来呢。

玉华的脾气,早就让她这些哥哥弟弟给宠坏了,以后啊,有你受的。”

亲口承认了闺女和盛希康的恋爱关系后,吴秉忠的态度一下子就变了,对盛希康也亲切了起来。

此话一出,身后的吴玉华不乐意了,气的一跺脚。“爸,你胡说什么呢?我哪有?”

“好好好,你没有,你最好,最好了,对吧?”吴秉忠很是敷衍的笑道。

“对,对,我们家玉华最乖巧懂事了,刚才你爸都是胡说的。”

吴玉华的二叔,吴秉义也跟着附和道。只是这话里,更多的是调侃。

一屋子的人,都跟着笑了起来,方才那凝重严肃的气氛,顿时一扫而空。

“小盛同志,哎呀,这么叫着真别扭。

希康、希平,今天既然来家里了,就留下来吃顿便饭,正好,也陪着你伯父好好聊聊。

算起来,我们家跟东北也有些渊源,我们家老爷子当年打过四平保卫战,以前还总跟我们提起东北的事呢。”

等众人笑过了,吴玉华的母亲,喻文兰开口说道。

喻文兰这么一说,盛希平哥俩不由得肃然起敬,吴家老爷子,当年肯定是挺了不起的人物。

“伯父、伯母,按说各位一番盛情,不应该推辞。

不过我们还有些事情没处理,今晚上就不留下来吃饭了。”

哪有第一次登门就留下来吃饭的?那也太没眼力见儿了。

今天来吴家这么顺当,没用费什么口舌,人家就同意了盛希康和吴玉华处对象,这就挺好。

再留下来吃饭,那不是蹬鼻子上脸么?所以,盛希平给弟弟使了个眼色,就要起身告辞。

“你看,这还见外起来了?到这儿,就和到家是一样的。

都这个时候了,不管有啥事儿,也得吃完饭再走。”

喻文兰是个很爽利的个性,对人也十分热情,没啥架子。

闺女已经认定了盛希康,喻文兰瞅着盛希康这小伙子也挺不错,挺招人喜欢的。

那还能让人家空着肚子就走么?这要是传出去,旁人不得笑吴家啊?

盛希平哥俩刚想拒绝,却见到有人推着辆轮椅,从外面进来。

轮椅上,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看上去得有七十多岁了。

老人的脸上有一道疤,岁月的沧桑让老人不复当年威风,可眉宇间依旧有着枪林弹雨中闯过来的坚毅。

“爸,你怎么过来了?王医生,不是说让我爸静养么?”吴秉忠、吴秉义,以及会客厅里其他人,全都站了起来。

吴毓青等几个小辈,连忙上前接过轮椅把手。

“爷爷,你是不是在屋里呆着闷啊?想出来走走?”吴玉华几步走过去,蹲在老爷子跟前儿,柔声问道。

“我,我,我来,来看看你,对象。”老爷子张嘴,断断续续,非常吃力的说出几个含混不清的字来。

此时,盛希平才注意到,这位老爷子,嘴微微有点儿歪,右手似乎也有问题,看起来,像是脑中风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