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重生七零:我在林场当知青 > 第四百五十八章 盛希康订婚

第四百五十八章 盛希康订婚(1 / 2)

不得不说,盛希康的眼光挺好。

他买的房子在西城很不错的地段儿,很规整的二进院子,十多间房,里里外外各处都收拾的挺好,外头墙壁都重新粉刷过了。

屋里家具,全都是照着吴玉华心意,找木匠定制的。

日常用品,也都是吴玉华陪着盛希康采买回来的,家里布置的挺温馨。

不过,盛希康一个人住,他懒得开伙做饭。

早晨出去吃,中午在单位食堂,晚上多数是跟吴玉华一起出去吃,再不然就去吴家蹭饭。

所以,盛连成和张淑珍一到这儿,就赶紧去采买了各类厨房用品,搁家里开伙做饭。

盛希平兄妹到家的时候,张淑珍和盛云芳正在厨房包饺子呢。

盛云芳今年放寒假早几天,她直接坐火车到首都,跟父母会合。

得知盛希平他们今天到家,娘俩就琢磨着做点儿好吃的,犒劳犒劳。

“爸、妈,我们回来了。”

兄妹俩在大门口下了车,拎着东西快步进院,穿过垂花门,盛云菲就大声喊道。

“总算回来了,你爸从今早晨就开始满屋子转悠,一个劲儿念叨你俩,不知道啥时候能到家。快进屋,快进屋。”

张淑珍几個手上还沾着面呢,听见动静就出来了。

“咱今晚上吃饺子啊,我和你爸从咱家带来的酸菜,咱今天包酸菜馅儿饺子。

等你们回家去,咱再包大叶芹、刺五加馅儿的。”

这回来首都,盛连成两口子可是没少带东西。

蘑菇、木耳、干菜,甚至连酸菜都带来了好几棵,就是为了孩子们能吃着正经的家乡味道。

“哎呀,妈,你咋知道我馋这一口了?这一年搁外头,最惦记的就是我妈包的饺子。”

盛希平一听就乐了,酸菜馅儿饺子,只要一想,口水都要流下来了。

家乡的人、家乡的饭,真的是走到哪里,都忘不了。

这也是盛希平为啥非得要回家去发展点儿事业的原因,外边再好,挣钱再多,那都不是家。

他的家在东北,乡音难改,故土难离,哪怕未来东北会逐渐没落,不复往日辉煌,但是在盛希平心里,那才是他的根。

“没事儿,今天你妈剁了不少馅儿,晚上你就可劲儿吃,管够儿。”盛连成在一旁,咧着嘴笑道。

“好,那今晚上我就敞开了吃。”盛希平一边笑着,迈步进了屋子。

屋里,两张八仙桌拼在了一起,此刻桌上放着面板、盖帘、面盆还有馅盆等东西。

饺子已经包出一盖帘,放在旁边的凳子上了,面板上一堆面剂子,还有几个擀好的饺子皮儿。

盛希平和盛云菲一看,立刻放下东西,去洗了手,也都过来帮忙包饺子。

一家人围在桌子旁,边说笑聊天,手上也不停,很快就又包出来一帘。

人多力量大,不等盛希康回来,三盖帘饺子就全都包出来了,张淑珍和俩闺女赶紧去厨房烧水准备煮饺子。

首都主城区早些年就不让用炕了,所以这边做饭跟东北不一样,没有那种大铁锅,多数用煤炉子、煤油炉子。

随着生活条件发展,也有用煤气,也就是石油液化气的。

盛希康这是新买的房子,准备结婚的,一切都照着目前最新的东西采买,所以用的是煤气罐。

要是炒菜,一般就在煤气灶上放炒勺,要是蒸馒头啥的,就放个铝制大焖锅。

张淑珍听人家说,这煤气灶弄不好会炸,所以点火的时候,她小心又小心,哆哆嗦嗦好歹费点着了。

然后把大焖锅里装上水,放到煤炉子上烧热。

一边干活,张淑珍还在那儿念叨,“这玩意儿真赶不上咱东北大铁锅,做点儿啥这个麻烦。

那床我也睡不惯,不热乎。回头,得把家里攒的那些皮褥子啥的,给他们拿来两床,铺着隔凉也隔潮。”

张淑珍睡了一辈子炕,哪里能习惯睡床?就觉得浑身都不得劲儿。

“你们搁学校宿舍,都是咋睡的床?不难受么?”一边干活,张淑珍就问闺女。

“刚开始确实不习惯,慢慢也就好了。

反正就是回南天的时候,屋子里确实不好受,被褥都潮乎乎的。”

盛云芳和盛云菲互相看了眼,笑道。

这焖锅是张淑珍到这儿现买的,挺大,但是也煮不开那么多饺子,所以得分两锅。

张淑珍估计着盛希康快下班到家了,正好锅里的水烧开,于是先煮了一帘半。

等盛希康进门时,第一锅已经捞出来端屋里去了,剩下那一帘半刚下锅。

盛希康一进正房屋门,就瞧见父亲和大哥坐在屋里看电视呢。

这电视是前些天,盛希平从南方托运过来的,也是个十七寸的彩电。

盛希平说了,这就是先看着,等着盛希康来年结婚前,他再给弄个更大的彩电。

结婚嘛,所有东西都得预备新的才好。

盛希平见了弟弟,忙招呼他过去坐下,哥俩闲聊几句。

无非就是问一问,盛希康订婚的相关事宜都准备好没有。

其实,盛连成夫妻到首都第二天,就去吴家拜访过,亲自问了下这边订婚的习俗,吴家有什么要求之类。

吴家那边非常开明,说一切都照着盛家的规矩来,他们没啥要求。

盛家给预备了房子,全套的家具,家电也都答应了准备,就这些条件,在首都那也是顶尖儿的了,吴家还能有啥要求啊?

两家的孩子相处这么久,感情挺深。

既然走到要订婚结婚这一步了,就别挑毛拣刺儿的找毛病,和和乐乐把亲事定了才最要紧。

爷仨在屋里聊天,那头厨房,娘三个煮第二锅饺子。

煤气灶的火倒是挺旺,不多时锅里的水就沸腾起来,张淑珍舀了凉水往锅里倒半瓢,然后用铲子轻轻搅动锅里的饺子。

一般来说,水沸三遍,饺子也就煮熟了。于是用笊篱捞出来,盛云芳盛云菲姐妹端着盘子去了正房屋里。

六口人吃饭,放了一张八仙桌。桌子上摆了好多盘饺子,还有小碟、蒜酱、香油、醋等。

最后一盘饺子端上来,一家子围坐桌边,张淑珍把第二锅热乎的饺子推到儿子和闺女跟前儿。

“快,都来吃饺子,这些是热乎的,尝尝咱家的酸菜,你们肯定乐意吃。”

盛希平自己动手调了个蘸料,然后夹了个饺子蘸了蘸,放嘴里咬一口。

“嗯,好吃,就是这个味儿。

出门之后,在哪儿也吃不着这么正宗的酸菜馅儿饺子。还得是我妈这手艺,绝了。”

身在异乡,最惦记的,永远都是妈妈牌饭菜。

盛云芳盛云菲几个,也都连连点头,一个劲儿夸饺子好吃。

张淑珍被闺女儿子哄的高兴极了,一个劲儿催着孩子们多吃点儿。

这顿饭,大家伙儿都没少吃,差点儿吃撑了。

吃完饭后,收拾下去桌子,一家人心满意足的边看电视边聊天,说着明天盛希康订婚的事。

张淑珍把明天要用的东西,全都一样一样归拢整理了,大家伙儿也帮忙核对,看看有没有漏下的。最终确定没问题,这才放心。

新房子平常只有盛希康一个人住,即便是结婚了,家里也没有几口人。

所以当初安暖气的时候,只有正房和两边耳房装了暖气,东西厢房和倒座房都没安。

晚上,盛连成夫妻住正房东屋,盛希平和盛希康住西屋,盛云芳和盛云菲住在东边耳房。

晚间暖气烧的挺热乎,屋里倒是不冷,被窝里放上暖水袋,还有装了热水的葡萄糖瓶子,习惯就好了。

第二天一早,盛家众人起来,洗漱收拾后吃了早饭。

然后盛希康先出门,请了两个人过来。其中一人是盛希康读书时的系主任,另一人是盛希康现在的顶头上司。

按说,盛希康和吴玉华是自由恋爱,首都这边也不兴什么订婚还必须找媒人。

不过盛希康为了表示对亲事的看重,还是请了两位比较有身份的领导来的当媒人。

盛连成见了这二位,少不得要表示一下谢意。

“何主任、刘处长,为了犬子婚事,惊动二位领导,实在是不好意思。”

“盛同志客气了,希康到我们处一年多,工作认真、积极努力,非常有头脑,是个很不错的年轻人。

他要订婚,我作为领导,理所应当要帮个忙。”刘处长笑呵呵的跟盛连成握手说道。

“小盛同学念书时非常优秀出色,也算是我的得意弟子。盛同志好福气啊,有这样一个出色的儿子。”

何主任也笑着过来,跟盛连成握了手。

客人登门,又是这样重要的人物,肯定要请进屋坐下,喝杯茶聊会儿。

等到九点半左右,盛家这边预备妥当,带着礼物出门。

盛家其实离着吴家不远,走着也不用多长时间。

刘处长为了给盛希平撑场面,特地安排了两辆车。

于是,众人都上了车,司机一脚油门,直奔吴家。

在距离吴家百米左右时,司机停下车子,盛希平下车来,点燃一挂鞭炮。

双方事先约定好了时间,所以吴家这边也安排人在大门外等着,不远处鞭炮声一响,这边吴毓青吴毓丞也赶紧点燃鞭炮相迎。

鞭炮声一响,屋里的人就知道是盛家人到了,吴秉忠夫妻连忙到院子里迎接。

“何主任、刘处长,大驾光临有失远迎,还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