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一饮而尽(1 / 2)

明天开始,襄王世子,入毓庆宫读书,让翰林院选派得力官员入宫侍讲。

翠华亭谋杀案调查,也即刻停止,陈文良已经查明,一切罪行,都是山东一山阁所为,朕已经派双龙会众人剿灭一山阁,此事波及朝廷威严,就不要大事宣扬了,以后不许任何人谈论此事,违者严惩不贷!”

高国忠道:“启禀陛下,徐大人今日身体不适,告假三天。”

皇帝道:“那……便让内阁周达拟旨吧;还有,派太医到徐大人府上诊脉,准备好四样礼品,赐给徐大人,让他好生将养。”

明明是他下令手下的杀手动手谋害徐谦,却如此伪装成毫不知情,帝王城府,的确深不可测。

“奴才遵旨。”高国忠道。

皇帝布置完毕,一拂袖子,便离了御座,回了后宫。

襄王满面鲜血,好不狼狈,而襄王世子刚才在鬼门关上走了一遭,此时却依然面色如常,不以为意。

他们父子,刚才进行了一场豪赌,赌注就是自己的命,和皇帝的弱点。

皇帝的弱点,最大的弱点,就是他已经没有选择。

立一个襄王世子,就已经像是单衣爬天山了,那是一种无法想象无法言说的寒冷,孤寂,危险,艰难和举目茫然……

现在因为翠华亭事件,假如治他父子的罪,那么皇帝就只能再做一次选择,立别的亲王世子为养子。

这就相当于单衣爬天山,好不容易爬到山腰,忽然又回到山脚下,又要重新开爬。

如此折腾,难道是为了好玩吗?

皇帝还有一个理由不能杀襄王,因为他欠襄王一个天大的人情。

便是那日李卓然向孔苏所说的那样,当年皇帝和襄王,秘密勾结北胡大军,襄王身在御营当中,得知了下一站的宿营位置,便由楚狂人亲自连夜去告知北胡大军。

楚狂人是何等手段,纵横战场数百里,竟无一人能够发现他的行踪,由他来传递情报,自然是最佳人选。

北胡大军得到了准确情报,便预先埋伏在附近山区,静静的等待着朝廷御营,如期而至,安营扎寨,座座帐篷,很快传出了如雷鼾声。

他们便在深夜突然发动突袭,大破朝廷大军,楚狂人却护着襄王,由一队北胡骑兵保护,穿越战区,“逃回”了京师。

皇帝在李保事件发生之后,的确曾对襄王父子动了杀机,他虽欠了襄王一个大人情,但说实在的,他又何曾对别人有过一丝感恩?

他没有想到的是,这父子两个会主动来认罪,而且演了这么一出。

而让他杀机打消的却不是襄王的头破血流,他绝不是个心慈手软的人。

他之所以能成为皇帝,见的鲜血实在太多了,当日在永祥宫,为了栽赃陷害一山阁,他眉头都不皱一下,便杀了二百多无辜的人,其中还包括一个得宠的贵妃,又怎么会在乎眼前这点鲜血?

真正让他满意的是,那襄王尽管苦苦哀求,磕头都磕成脑震荡了,却对当日御营之事只字不提,嘴巴是何等严密?这就叫做忠诚。

有了这份忠诚,便等于有了免死金牌。更何况,如果真的杀了襄王,那效忠襄王的三江会,岂不会立马反水,和一山阁联合起来,扯旗造反吗?

皇帝还没有傻到那个地步,更何况,他也有意外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