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零五章 富余(1 / 2)

这年头,风调雨顺的情况下,一亩水田,伺候精心,顶天两三百斤。李三祝家稻谷彻底晒干,再过一遍称,产量算下来一亩地净得六百多斤。

比旁人家的两倍还有富余!

这样一来,李秋岁两个庄子收的稻谷均被蒋县令吩咐人一股脑全拉走了。

稻谷虽然到了县衙粮仓,可蒋县令给京城上了折子,他也没有权利随意处置这批粮食,还得等朝廷的指示。

有心交好李三祝一家,就特意走一趟李家村,把话给人家说一声。

方启跟着一起来了,蒋县令眼底一片青黑,精神头却显得极好极亢奋。

他知道庄子在李家小闺女名下,让李三祝找了李秋岁来说话。

……

李秋岁打定主意关起门儿在屋里偷懒,晌午的饭食都懒得出来吃,三五不时就让翠竹拎回去。

昨个,郑妍来信说,明年她们姐妹说不得要和郑夫人回京城了,不过要等郑蓥童生试过后,还说了郑蓥要回来考试的事。

李秋岁心说巧了,她小四哥李长安明年也要下场,不过童生试的县试两人该没机会碰一起了。郑家祖上并非临山县人,该是要回原籍考试。

周平过来一说蒋县令来了,李秋岁有数为的什么事。

果然,蒋县令一见李秋岁笑的见牙不见眼,“李姑娘放心,你们家,还有你庄子那些稻谷,都留着来年当种子。市面上什么价格,县衙一个铜板也不少给,这要是临山县来年丰收了,县衙还有重赏。”

又不是单有种子就能行,稻子给他们弄过去作来年的种子,指定也没有自家的产量高。

丑话还是要先说在前头。

李秋岁提醒,“大人,庄家想要收成好,种子是一方面,肥地也很重要。我家水稻这一季之所以产量那么高,还是过年那会儿干旱,索性没种庄稼,专门种了肥地的草。还有除虫害,烂根、黄叶子等都不能轻慢。就是我家的稻种品质好,寻常种下去,增长个三五成顶天儿了。”

蒋县令摸着光滑的下巴笑,“你个小丫头,不知人间疾苦!不说三五成,就是半成,都了不得了!你爹这么个种庄稼的好把式,这么多年竟没人发现,真是暴殄天物,白瞎了人才……”

李秋岁不想听车轱辘夸人的话,一眼一眼朝她爹看过去。

李三祝心领神会,他虽然有时候听不大懂蒋大人说话,也知道那是夸奖他的,一直听怪尴尬的。

“蒋大人,其实让庄稼增产还有许多法子,我就是用了一种草药。先把稻种泡一下,虫害少了不说,根扎得也深。”

蒋大人一心只读圣贤书,虽不至于两耳不闻窗外事,能二十多岁考中进士,真没闲工夫懂那么些。

其实他当官真没打算走稼穑这条路子。

之所以热衷于跑李三祝家来,还是玉果缘名声大给他的启发。临山县这边山地较多,比之江南渔米之乡,赋税一直就是老大难。要是能另辟捷径种果树创收,三年一次的考评得个优等,家里又有人脉,升迁也就是早晚的事。

蒋县令新官上任,还在心劲儿头呢,可种庄稼,他真不大在行,一下子没反应过来,道:“那我再上一道折子,把稻种拉回来,你们用草药泡一下?”

拉回来,泡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