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9 耐久战(1 / 2)

两天之后,肖正平带着陈炎跟随林千雅去看了之前说过的厂房。

这是一套全新的厂区,里面排列着四排房子,靠大门最外边的五层普通楼,中间两排则是宽大的两层楼——具有很明显这个时代特征的轻工业厂房。

最后面则是分开的两栋宿舍楼,其中一栋的一层是食堂。

另外,在四排楼房后面,还有一大块坪地,林千雅介绍说这是为以后扩建预备的。

一圈看下来,肖正平用眼睛丈量了一下,整个厂区大概有泉山罐头厂两个大小,光是用作宿舍的那两栋楼,就能容纳五百人居住。

五百人!

这又是一个里程碑。肖正平在心里说道。

隔天,肖正平坐在办公室打了几个电话,把尹全、欧阳明华几个比较得力的骨干召唤来深圳。

几个人抵达之后,肖正平把几个人包括项光远叫进他的办公室,开了一次小会。

会上,肖正平把组建研发团队的思路提出来,让他们去各地找一找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如果他们自己愿意,也可以参加。

“不过研发可不比其他工作,你得先有过硬的理论水平,再就是耐得住枯燥的性子,咱们交情归交情,参加了不合格我照样会把你踢出来。”肖正平严肃说道。

说完,肖正平让他们仔细考虑考虑,考虑好了再给自己答复。

然而等到会开完的时候,所有人中只有两个人愿意参加,一个是项光远,另一个是欧阳明华带过来的技术员。

对于这个结果,肖正平多少有点儿意外,但是仔细想想,他也能理解。

目前肖正平手上的几个项目,可以说每一个员工的待遇都要高过同类岗位,尤其是这些在外面跑业务干技术的,各种贴补加上提成,绝对是当地的一线工资水平。

试问拿着高工资、干着自己力所能及的活儿,谁还愿意趟这坑没有底的混水呢?

当然,肖正平也不在意,这几个人当中除了欧阳明华之外,其他人还真达不到他的理想水平,他说让他们去各地找人都是真心话。

至于项光远和那名技术员,两人都说自己有高中学历,项光远不用说,在邮电局和电话公司干了那么长时间的技术,勉强是够得上格的。

另一个,据说高中之后自学以及跟着师傅学了一段时间的电器修理,要说焊个电器元件啥的可能没问题,可说到研发,那根本就八竿子打不着。只不过肖正平看着此人跃跃欲试,不愿意泼人家冷水,就答应了。

晚上,肖正平让陈炎安排了一桌饭,一来是问问几人最近的情况,二来,这几个人也算是功臣,算是犒劳犒劳。

吃着饭喝着酒,肖正平忽然想起张华清,他记得自己跟张华清是在火车上认识的,当时同行的还有一名不得志的大学生——周平。

于是第二天醒来,肖正平就用张华清留下的他在河北的电话号码打了过去。

河北的情况正如肖正平所料,张华清说起诉书已经递交当地人民法院,很快法院就组织双方见了面,对方的态度非常强硬,拒不认错,目前正在准备抗辩材料,法院暂时还没有通知开庭时间。

肖正平再次提醒张华清,说这是一场耐久战,而且必须考虑有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无论如何,这场官司必须打到底,一直打到他们输为止。

张华清表示明白,说自己做好了心理准备。

随后肖正平又问张华清有没有跟周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