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我只是夫子 > 第91章 天理商行

第91章 天理商行(1 / 2)

远交近攻就是联络远的国家,进攻近的国家。距离远的国家,路途遥远,长途跋涉,不方便攻打,如果远的国家和近的国家都联合起来针对自己本国,那可就让人头疼了。所以这个时候可以试着假意送些好东西,与远国建立友好邦交,好在打距离自己较近的国家时,少一些阻力,最后再一步步向外推进,从而最终达到近国与远国一起吞并的效果。”

赵琦缘非常满意地点了点头,他现在还在喘着粗气,很明显他的气还没有消呢。

他又开口说道:“那你再说说你所谓的瞒天过海又是什么意思?”

孟海看着明显已经气匀称不少的赵琦缘,开口说道。

“所谓的瞒天过海,就是瞒着上天过海。我们经常所见到的东西,就不觉得有什么奇怪,所以在经常当中,忽然来点改变就会让人措手不及。这也可以理解成用谎言或者各种伪装来蒙蔽敌人,而好让自己在背后偷偷摸摸的行事……”

赵琦缘点了点头,他的双眼微眯,并没有说话。

但孟海却明白了赵琦缘的这个意思,他继续解释起了什么叫作偷梁换柱,什么叫做空城计,什么叫做上屋抽梯,什么又叫我做指桑骂槐……

孟海就完美地使用了这一条,他在通过故事解说着空城计的时候,就指桑骂槐地借用刚刚的那盘棋,论述了未经主人同意的情况之下,强行留在对方宅院的坏处,尤其还动不动就想要拿起桌椅板凳攻击主人,对于社会面带来的危害。

孟海觉得自己说得有点“过于”隐晦,也不知道赵琦缘听进去了没有。

他在解说这些的时候,并没有发现廖言不知何时已经站在了他的身后。

不得不说巡御司的人速度就是快。

廖言的手中不知何时已经多出了秘本,他将孟海所说的那些东西,一字不落地全部记载在了秘本当中。

廖言所用的是一种极为特殊的笔,那是一种不用蘸墨,或者蘸一次墨可以用许久的那种。

所以廖言根据孟海所解释的语数刷刷点点的在秘本上开始速记,孟海一句话说完,他也是在密本上完美地画上了一个句号。

再看看廖言的那些字迹,虽说写得极快,但是每一个字确实标标准准的楷书字体。

毕竟在这个时代,隶书,行书,楷书,小篆都是有的。

赵琦缘听得格外认真。

直到孟海说完,赵琦缘还是一副神情庄重的模样。

此时的赵琦缘面无表情地坐在那里,坐得端端正正,一眼看去就像是一尊大佛,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

“这些……你是从哪里看到的?”

赵琦缘沉声询问。

孟海还是把他一如既往的理由给搬了过来:“这些都是我小时候在一本书里看到的,只不过小时候家里穷,没有钱烤红薯,所以这些书本都被我用来当炭火了。”

赵琦缘听到这句话,眼皮跳了跳。

他忽然笑了:“既然你不想说,也就罢,今天也耽误了不少时间,我就先走了!”

赵琦缘站起了身,我就打算要离去。

孟海看了看外面的天色,又看了看不远处的沙漏,貌似在过一小会就是子时了。

子时宵禁。

这人难道不怕宵禁?

孟海还是开口说道:“再过大概一刻钟的时间就到子时,子时宵禁,如果赵大人这个时候离去,恐怕还没赶回府上就要被大街上那些巡逻的卫士给杀了。”

孟海觉得这种子时宵禁的战令应该是通行于大秦的每一个人,就算官高至左丞相和右丞相这样的大人物,恐怕也不敢违反这条政令。

他虽然极其不希望赵琦缘留在这里,但是如果赵琦缘真的因为宵禁而被路上巡逻的那些侍卫给射杀,那就真的不值当了。

赵琦缘却无所谓地摆了摆手:“无妨!”

赵琦缘又向前快走了两步,在快出内门之时,回过头又深深地望了一眼孟海,长叹一声:“可惜了!”

也不知道他这一句“可惜了”是在可惜些什么。

赵琦缘一路来到外门的大门口,外边的那些黑甲士兵听到门内的动静,齐刷刷地将门给打开。

赵宣一步步地走到了他那辆金黄色的马车上,赵宣自始至终,一句话也没说,他现在就像是一个极其听话的好孩子,跟在自己的父亲身边,寸步不离。

伴随着马车夫挥动马鞭,六匹马缓缓地向前踏步,马车当中的赵琦缘忽然拉开了窗户边的帘子,笑道。

“孟夫子,咱们今日就此别过,我相信再过不了多久,我们还会见面的!”

话音落下,六匹马拉着偌大的金黄色马车,一路上向前驶去。

身后数百黑甲士兵小跑地跟随着前方的马车,即使前方的马车速度已经相当惊人了,但是后面这些穿着厚重黑色铠甲的士兵却一点也没有掉队。

甚至他们跑步时的队形竟没有丝毫的变化,这一看就是训练有素,而且经常跟着马车后面跑步。

孟海看着缓缓离去的马车,他则是让一个侍从快速的关闭大门,人家赵琦缘不担心宵禁,他可不敢在快到子时的时候出门,万一跑不回来,那可就麻烦了。

而且南城的客栈还少,如果跑出去找不到一个可以落脚的客栈,说不定还真的会遇到危险。

孟海正在顺着外门的围墙朝着内门走去,跟在身旁的管家老李却开口说道:“家主,刚刚似乎有左丞相府中的人到达门外,只不过被外面的那些黑甲士兵给拦了回去。我见他在我们府门外鬼鬼祟祟地呆了一阵子,似乎无法进入,最终离去。”

孟海有些诧异地看了一眼管家老李,没想到他还认得丞相府的人。

他又忽然想到他现在的言伯府中所有的仆人全部都是太子送来的,作为现在还不知道太子身份的孟海,他第一个念头是……难不成这些都是太子安插子他府中的眼线,目的难不成也是为了拉拢他?

孟海脑海当中,一边天马行空地思索着,一边快步走到了他的书房。

在言伯府的书房当中堆积着各种各样的书籍,整整三大书架,大部分都是一些关于人文历史的,还有一些算术,农业,武学,服装,歌舞之类的书籍。

孟海让管家老李将整个书房的蜡烛点亮,他开始在三个大书架周围翻箱倒柜了起来。

他的记忆碎片里面并没有关于大秦皇家的事情,没有关于大清朝堂那些官员到底姓什么叫什么的信息,所以他要查。

之前他不查这些是因为没有见到左丞相,明月候,赵琦缘这样的人,他的主要心思也没有放在这上面。

但是现在,他感觉自身已经陷入了左丞相和右丞相随时都有可能爆发的冲突当中,还有一个不知道是何身份的赵大人,以及明月侯和越国公背后的详细信息。

所谓知己知彼。

所以现在的孟海得要通过各种途径知道自己想知道的。

孟海在书架当中找到了几本关于大秦历史的书籍,由于这个时代的书本大多数都是从右向左读的,而且写字并不是一行一行地写,而是一列一列地写。

所以,孟海看着这些书本,也是觉得有些怪异。

尤其是这个时代的印刷技术也不怎么好晰,整个书本上还能看见不少黑一块,灰一块,白一块的地方。

孟海花了大半个时辰的时间,算是才研究完这几本书。

书籍当中对皇家的记载很少,毕竟在这个时代,关于皇家的消息那都是属于忌讳。

但,孟海还是了解到,貌似大秦历代的皇帝都姓“赵”。

孟海对赵琦缘和赵宣两人的身份有些起疑。

难不成这两位真的一个是皇帝,一个是太子?

又或者说这两人是皇亲贵胄?

这也不是没有可能。

在孟海所阅读的这些书籍里面,大部分都是典型开国太祖皇帝如何推翻上一个朝代的暴政,如何展现出整个大秦的正统。

除此之外,就是对于大秦历代几个有所作为的皇帝,一些有所作为的事迹进行了详细又夸张的描述。

除此之外,关于皇家的信息很少。

孟海又查找了关于明月候和越国公以及左丞相和右丞相的消息,虽然关于四方的消息也很少,但是毕竟还是能够查到一些的。

孟海在做到心中有数的同时,我赶紧写了一封信,交给了管家老李,让他明天抽个空闲时间交给明月候。

薛卫健动不动带她女儿就过来讨要诗词,或者过来白吃白喝,虽然也带着礼物,但是毕竟也白吃白喝了许多。

所以,孟海就打算把自己的疑惑写成书信交给薛卫健,让他帮自己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