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我只是夫子 > 第109章 无法回京

第109章 无法回京(1 / 2)

孟海也看了看这些竹简当中所记载的内容。

不得不说,古往今来,想让国家太平昌盛,所用的方法绝大多数还是一样的。

孟海在竹简最多的一个小仙童面前停了下来,这是一个只有六七岁大小的小孩,身上却穿着仙人的服饰,在他的脚底下还踩着几朵祥云,看上去就颇为有仙气,而且这小孩脸上的表情也极为童真,给人一种找回童心的感觉。

这时,太平天王的书童,名为太平书童。

他所主张的是靠仁德治理天下,用仁义让整个天下臣服,主张用礼仪教化。用读书学习的方法让天下太平,用读书学习的方法让大家知道荣辱,从而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最终让天下太平。

孟海不经咂了咂嘴,这些理论不就和上回儒家那些人的理论一样?

孟海在众多石像旁走了一圈,又停在了一个石像旁,那是一个正在钓鱼的老人。

老人坐在叶团盛开的莲花之上,莲花似乎漂浮在天空之上,老人的手中拿着一根鱼竿,长长的鱼竿一直拖向前,,那面目表情仍旧慈祥万分。

这是太平天王的管家,名为太平天官。

太平天官所主张的是无为逍遥,尊重世界的本源和规律,随着整个世间的万事万物去发展,让整个世界按照他原本的规律去运行,运行不轻易杀生,也不轻易地去制造。

在那这种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环境熏陶之下,自然就不会有战争爆发,也就不会因为有人因战争而死亡,这样就能够达到天下太平久治的目的。

孟海看着这太平天官,这钓鱼老人太平天官面前的竹简,记载着他的生平已经理念虽然只有一卷,但是就数这太平天官面前的香火最多。

甚至在这太平天官供桌上的香灰,已经快要和香炉一样高了。

要知道,整个太平塔每天都是有人打扫的,但是即使如此,这位太平天官的香火居然还这么旺盛,这足以见得大秦众人对于天下久治的理解与理念。

有香火和竹简记载又多又详细的,自然也有少到可怜的,孟海我看见了这么一人。

个人面前关于生平简介的记载只有寥寥数百余字,这是一位手中握着屠刀,身上穿着铠甲,如同杀神一般的存在。

此人右手拿着一把又长又大的屠刀,左手却拿着一个和他身体差不多大小的盾牌,由于此人穿戴铠甲甚至戴着头盔,头盔将面容遮挡了起来,所以并不知道这位神仙又是什么模样。

但是竹简上却有这位仁兄的名字,这位是太平天王手下的第一仙将,太平屠神。

这位太平屠神所主张的理念很简单,用手中的大刀将敢于破坏天下太平的人全部屠杀殆尽,再用盾牌去守护那些想要维护天下太平的人,以杀止杀,以仁治人,这样就可以达到天下太平的目的。

由于这太平屠神的主张太过于残忍,所以他的面前不仅没有香火,就连香炉都缺了一个角,也不知道那一角被谁给掰了去。

孟海却站在这太平屠神面前看了许久,直到不远处的邋遢道人走上前,用手指了指不远处的另一尊石像。

孟海顺着邋遢道人手指的方向看了过去,那同样是一尊身披铠甲的石像,此人双手一手拿着宝剑,一手拿着大刀,在他的脚下,却踩着无数的尸骨,这位仙人的身后,用石头打造成了一身的披风。

这位仙人站在尸山血海之间,一手刀一手剑,傲视苍穹。

孟海目光向下移,却发现这尊石像面前不仅没有香火,甚至连香炉都没有,似乎被人给偷走扔掉了。

孟海在好奇心驱使之下,来到了这尊石,像之前看见了它上面的竹简。

这上,面对这位小神仙的记录也很简单,只有寥寥数百个字。

这也是太平天王手下的一员仙将,名为太平杀神,以勇猛与悍,不畏死著称,但是杀虐成性,一向主张以杀止杀,彻彻底底地以杀。

要将全天下敢于破坏天下太平的人全部杀死,将世间的残暴与血腥全部的扼杀于摇篮之中,让全天下的人没有再敢实行暴虐之事之人。

天下人因此所畏惧,但是正是因为畏惧,没有人敢尝试破坏这太平,所以才能让天下太平。

邋遢道人用手指了指太平屠神,又用手指了指太平杀神,用一种很平静的语气解说道。

“那尊太平杀神是太宗年间所铸造的,因为太祖时期的前朝余孽还有许多残余,所以太宗皇帝采取了以杀止杀的手段来维持大秦统治,将前朝的余孽通过斩草除根的方式进行抹杀。直到前朝的余孽彻底地被剿灭,太宗皇帝后面才建造了一个以仁德著称的太平仁王,来彰显太宗皇帝的仁慈。”

邋遢道人说到这又用手指了指不远处的太平屠神,声音仍旧很平静。

“太平杀神与太平屠神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却谬之千里。太平屠生是武宗皇帝时期所建立的,他就像武宗皇帝生平所坚持的那样,通过手中的刀不断地与大秦周边势力进行搏斗,就用手中的盾来维护着整个大秦的繁荣与太平。刀指敌人,盾护身后。只不过是打太宗皇帝死后,就有很少人来供奉着太平屠神了,毕竟太平屠神手中的刀也是杀伐的一部分,这个世界没有人喜欢杀伐流血。”

孟海听到这里长长地叹息一声。

主张这两种理念的人其实也没错,非我族人,其心必异。

将外族人全部杀死,自己本国人就能够达到太平的目的。

但是这太过于极端,而且太过于有偏见,所以许多人才不喜欢这两位通过杀伐而达到天下太平的仙。

孟海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脚步又移到了所有石像的最后几排,那是大秦许多主张自己学派的集大成者,他们以天下太平匡扶大义为宗旨,或者以仁德的手段,或者以无为的手段,或者以游说的手段,或者以杀伐的手段,让整个天下达到太平的最终目标。

孟海目光在这些人的雕像前一一扫过,又将这些人的生平简介大致的阅读一番,心中也算对于整个大秦的各种学说,各种理念有了了解。

虽然这里只是大秦太平卫,对于匡扶天下待害贫的不同理念,但是通过这些理念,也足以见得大清自开国到现在最主张最流行的几种流派学说。

“咱们去五层看看!”

孟海说着又卖布到了五层。

整个太平塔一共有六层,除了第三层以外,每一层都有石像。

在这第五层的石像是一位坐在龙椅上的中年男子,此人正是开国太祖洪智皇帝。

在太祖皇帝身下,还雕刻着许多小雕像,这是大秦自开国道武宗皇帝所有皇帝的雕像,每一尊雕像雕得那叫个龙飞凤舞,气势磅礴,而且一个个显得极为高大威猛,个个显得气宇不凡。

孟海从一楼逛到这五楼,即使是太平天王面前,摆放的那也是香炉。

但是这些皇帝面前的供桌上,却放着一口大缸,大缸里面擦着的那都是手臂粗细,足有半人之高的长香。

香烟袅袅,蓝色的烟雾汇聚到太平塔五层的屋顶,使得整个房梁之间一股烟雾缭绕,看不清具体轮廓的模样。

可能由于此处的烟雾太大,这里居然开了几个窗户。

孟海只是瞟了一眼几个皇帝的雕像,就爬到了窗户边,幸亏周围的几个卫人并没有注意到这里,要不然孟海这种行为,那可就是对这些皇帝雕像的不敬了。

孟海趴在窗户边一眼就可以看遍整个太平卫,只可以看见太平卫外的那一片小树林。

不得不说,站在这里看外面的风光是真的好,如果不是周围这些烟太过于抢人的话,那就更好了。

整个太平塔的第五层似乎就是为了凸显这几个皇帝雕像,除了这几个皇帝雕像以外,就没有其他可以看的东西了,似乎上到这第五层的人,就是为了祭拜这几个大秦历代皇帝雕像而来的。

孟海只感觉到一阵无语,他走了出去想要去太平塔的顶层六层看看。

结果刚到楼梯边就看见了几根粗粗的栅栏,这全部都是钢铁打造而成的栅栏,栅栏是由内而外反锁的,似乎在这太平塔的顶层还住着人,但是还不是随时都下来的。

在这太平塔通往顶层的栅栏两边,还放着石墩子,似乎是平时跟里面的人放食物,或者顶层的人想要递些东西出来,为了方便才打造出来的这么个石墩子。

孟海不自觉地指了指上方,问道:“上面不能进?”

邋遢道人摇了摇头:“我们大多数存放的都是一些关于太平卫的古籍,上面有专人看管,上去了这可就代表着一辈子都下不来了。除非有京城太平卫卫长的手令,或者皇帝陛下亲自特许,否则谁也无法进入其中。京城太平卫也是如此,除非有手令或者皇帝陛下特许,否则也是无法随意通行的。”

邋遢道人,说到这里有些洋洋得意的,又继续说道。

“我小时候跟我父亲去过一次六层,是大秦太平卫太平塔的六层,上面有许多都是用竹简记录成书的古籍,甚至有许多直接刻在石碑上,刻在石壁上,都是一些非常珍贵的典籍。为了担心被人为破坏,所以这才不让上去。那些典籍都有复刻版,在大秦市面上,或者就在这太平卫,便能够买到这种复刻版的典籍。”

孟海看着一副洋洋得意的邋遢道人,只感觉到一阵想笑。

太平塔也就这五层,可以供人观光,但是这一圈逛下来也没有什么。

孟海或许觉得这些都不算什么,完全没有那种庄重之感,毕竟他在上一世去那些游览观光的景点什么世面没见过,但是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这些都已经算是非常先进,又有历史底蕴的东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