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我只是夫子 > 第187章 作业分析

第187章 作业分析(1 / 2)

你就别想这些了,你能想到的一切,左丞相与右丞相都在朝邑的时候和陛下汇报过了。甚至在陛下紫气坊的小朝廷内,都已经探讨过了无数遍,陛下的意思是先按兵不动,先看看周国那边的诚意和真实意图再做决定。毕竟周国使臣进入我秦国那主动权就已经握在了我们的手里,尤其是周国使臣还有求于我们。”

孟海想了想也就放弃了。

这件事情也不是现在的,他就能想明白的,所以也没有必要多想。

“既然如此,那我先告辞去查查那关文阳的身份,这有点不好查,但是应该也有线索。”

孟海拱了拱手表示告辞。

宋智带着几十个巡御司官吏离开了。

孟海毕竟还是科举考场的副考官,所以他在礼部贡院用了午膳之后,借助陪太子观光礼部贡院为由和赵宣回去睡了个中午觉。

毕竟人家是太子,天大地大,最大的就是皇帝,然后就是太子。

孟海借机陪同太子观光礼部贡院,其他的人也不好说些什么,所以他就打着太子的名义在睡完午觉之后,两人便开始召集五六个没什么事做的巡御司官吏打起了三国杀。

一直打到夕阳西下。

孟海这才赶紧跑回考场,装模作样地在千举屋内开始巡查。

现在距离科考结束还有一个时辰的时间。

由于这第二场策论题需要写的文字实在是太多了,所以开考时间与截止时间都延了一些。

孟海路过千举屋,一个个科考的考生。

有不少考生仍旧在奋笔疾书,但是也有绝大多数的人都在抓耳挠腮,边想边写。

孟海停顿在不少千举屋考生的答卷之前,发现绝大多数的考生都困在了测论题的第三道题上。

孟海装模作样地路过几个考生的时候就瞟了一眼他们卷子答题的内容,都是关于第三道题的。

其中就有三五个考生将海宣司当成了海防机构,开始长篇大论着如何加固海防,以及海防的重要性,包括海防的一些策略。

当然,还有一些考生将这个地方当做了海外贸易的机构,开始长篇大论起了与偏远地区进行海外贸易的优劣,在提出自己建议的同时,还引经据典阐述着古人如何重视海外贸易。

当然,也有一些人纯粹将此处当成了产盐的地方,又开始长篇大论起了盐对秦国的重要性。

也不是没有人写对。

其中就有不少人听说过海宣司,但是仅仅停留于这是卖书的地方,还能听书,还能买话本,所以就开始长篇大论起了……娱乐的重要性?

孟海苦笑哭笑不得地扫过这些考卷。

当然,也有人答对题目。

你进来到京城参与科考的考生,有许多都是已经在京城住了一个多月的,还有不少来自京城的考生。

所以有许多考生就以海宣公益为重点,开始阐述起了各种公益的行为。

孟海在此期间,也看见不少写完卷子的考生提前离场。

由考官亲自将考生的卷子放在特制的袋子里面封存,接着带着考生直接走出了礼部贡院,此时的礼部贡院只能出,不能进。

所以当有考生离开了考场,考场大门外,总有不少人为之感叹。

已知道太阳下落,光线渐渐地变得阴暗,有不少考生拿出了自己所携带的蜡烛,这些蜡烛在进入考场之前也是被检查过的。

在考场当中,每个人的桌子上也都放着一个烛台,里面有考场配备的蜡烛,只不过只能燃烧半个时辰左右。

有不少考生提前点燃了蜡烛,所以千举屋内出现了一团又一团昏黄的烛光。

一直到钟声敲响,考生们这才陆陆续续地停笔,到考官们封存了考生的试卷之后,无数考生这才陆陆续续地离开考场。

之后就是用大的订书机开始装订起了考卷,将这些考卷抬到一辆辆车上,一辆辆车驶离了千举屋。

孟海在此期间一直处于划水的状态。

无论是三位主考官还是两位监考官,都已经无视了孟海这种划水的行为。

这第二场科考算是彻底结束。

只不过在场的无论是主考官,副考官还是寻常的礼部官员,一个个的神色却逐渐变得凝重紧张。

昨天火烧文理楼的事件历历在目,在场的众人也无法断定今天会不会再来一个人,直接把礼部贡院给一把火烧了。

虽然礼部贡院的布防变严了,但是礼部贡院里无论是考官还是寻常的官吏,仍旧不放心,担心晚上自己会不会睡得好好的,然后自己的床就着火了。

孟海倒是没管闲。

他这一下午的时间都没有再看见宋智,毕竟人家有忙碌的事情,不像他这么闲。

赵宣也被安排在了论品楼,住在了孟海隔壁。

所以整个论品楼的周围被官兵和巡御司官吏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孟海更加觉得安全。

孟海也没管现在是不是睡觉时间,对于他来说,天黑了就要休息了,本来前一天火烧文理楼就没有睡好,中午下午又没有补觉的时间,正好早睡早起身体好。

孟海将鞋子蹬到一旁,衣服甩到一旁,铺到大床上,不到两分钟的时间就陷入了深度睡眠。

就这睡眠质量,就算他床底下着火了,恐怕也醒不来。

皇宫。

紫气房。

皇帝赵琦缘松散地靠在软榻上,在他的面前坐着八人。

左丞相萧生,右丞相杜鹏,翰林院大学士陈超博,文华院大学士曾世英,巡御司指挥使廖言,中庭首府赵琦落,礼部尚书蔡葵,太子太师又是帝师的孔广毅。

此时的皇帝手中正拿着一份米黄色的折叠本,皇帝正在津津有味地看着折叠本上的内容。

刚刚在商量了几件朝廷大事之后,就有人送上了这米黄色的折叠本。

皇帝目光盯着折叠不看的出奇,看着笑着笑着看着倒是让周围不少人都好奇,这折叠本上写的是什么。

其中也只有孔广毅对这米黄色的折叠板感到无比熟悉,这可是太子殿下写作业的作业本。

当初孔广毅给太子布置作业的时候,赵宣都是用这种米黄色的折叠本写的,虽然书写的内容并不怎么样,但是这本子看上去却显得非常高级。

孔广毅已经许久都没有见到太子了,也许久都没有再教过太子学课,虽然他对于皇帝给太子在外面找了个夫子感觉到极度不满。

但是当孔广毅看到孟海给太子殿下写的作业时,包括在诗会上听到那一首首绝世佳作,孔广毅对于孟海意见就在一点点地消退。

他今天看见皇帝手中又拿着太子殿下的折叠本,心中就有了猜想,恐怕又是孟海给太子写作业了。

刚刚商量了几件科考的事情,孔广毅作为太子太师,又作为帝师,自然有资格参与其中。

原本他已经要打算离去了,但是看见太子殿下那熟悉的米黄色折叠本时,停住了原本想要告辞离去的打算。

他还没有说话,正在看着作业本的皇帝,忽然抬头望了在场群臣一眼,笑着问道:“不知诸位对于言宣伯有何看法?”

在场的群臣听到这话,一个个神色变得古怪了起来。

赵琦缘目光看向了左丞相,萧生一副没睡醒的模样,甚至可能都没有听清皇帝刚刚说什么。

赵琦缘目光看向右丞相,杜鹏正双眼紧盯着手中的茶盏,嘴角带着笑面虎独有的笑容,似乎正在陷入着某种思考。

赵琦缘见这两个丞相没有要说话的意思,于是便指名道姓地说道:“右丞相,你怎么看?”

杜鹏似乎这才清醒过来,他在确定了一遍问题之后想了想,只说了一个字:“好!”

这一个好字,不知道是肯定还是想要表达出什么意思。

赵琦缘自然知道自己手底下的这帮大臣都是什么德行,他想我想把手中的作业本递给了杜鹏。

“诸位爱卿,可以看看这上面的内容。”

杜鹏也就接过了皇帝递给他的小本子,打开以后才发现,上面所写的是这次科考的考题。

第一题,何以明法。

杜鹏看着这张作业纸上的第一问,心中已经有了关于这道题的诸多解答,他毕竟也是从科举考试走上来的,所以对于几千字的长篇大论也是极为熟悉的,如果这道题换做现在的他,来答写个几万字都不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