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我只是夫子 > 第206章 红榜彰告

第206章 红榜彰告(1 / 2)

一会我有事,所以本次的课分为两个环节。第一环节,我给大家授课和往常一样,第二环节给大家做一个随堂测验,检查一下,大家这两天的学习进度。到时候有梦远生孟夫子来监考,大家可不要相互抄袭,因为你们的卷子没有一个是一样的。”

孟海一边说着,一边挥了挥手,展示了他昨晚连夜出好的三十张卷子。

这三十张卷子没有一张是一样的,全部都是他呕心沥血了大半个晚上才想出来的考题。

现在瀚海学堂的这三十个学生,年纪都不大,而且还刚刚启蒙,所以这些学生还都是以练字和读背为主。

孟海左出的考题大多数也都是让这些学生在不看书的情况下将字写出来,并且还有填补空缺内容的考题,都是给了上句写下句给了下句写上句。

当然也有默写的部分,还有一样,写个三百字的小作文,内容都很简单,但是对于刚启蒙的学生来说,可就不简单了,尤其是给上句写下句给下句写上句的这种题。

不仅要把原文全部背会,还得要把字写对。

孟海目光望了一眼下方的三十个学生,笑着说道。

“本次考核排名前三的学生,我这里有一份大奖。排名到数十个的学生,我这里也有一份大奖。”

孟海在说这话的时候,脸上露出了让人不寒而栗的笑容,下方有不少学生的额头上开始渗出了冷汗,有些慌张地拿起了书,想要偷偷摸摸地复习一阵子。

孟海自然知道这些学生们心中此时的想法,于是他又说道。

“如果你们想在有考试当中的原题,要不注意听错过了题目,到时候别怪我没提醒过你们!”

果然,这一句话说出让原本想要暗中复习的考生们无奈地抬起了头,认真听课。

前世老师随堂测验前讲的这些话,果然管用呀。

孟海看着重新抬起头的众多学生,脸上露出了个笑容,开始了他半节课的讲授。

弟子规前几天已经讲完了,三字经也已经讲了一大半,这节课仍然讲的是三字经。

但是每天回家作业描字帖,有一大部分都是千字文当中的内容。

半节课之后。

孟海让这些学生自行复习一刻钟的时间,然后是随堂考试,所以他把孟远生请了上来。

孟海昨天已经给他这位好父亲说了,他要去参与礼部贡院贴红榜的事情,孟远生那可是相当的激动,并且嘱咐正是要紧,像这种教学的琐碎小事,尽管交给他这个父亲就好了。

孟海看了一眼,抓耳挠腮,正在全速记记背背的学生们安然自得地走出了瀚海学堂。

骑上了心爱的小毛驴,哒哒哒的前往了礼部贡院。

李部贡院门口已经围满了人。

但是当他这位副考官骑着小毛驴赶到的时候,仍然有人给他让开了一条道路。

小毛驴被一位礼部的小吏带走了,

他则是大步赶去了知行馆。

知行管理里面已经有了五个人,除了他以外的其他五个考官都已经到场了。

孟海又一次的来晚了……

经过一系列的细节敲定。

在午时到来之时,孟海,刑部郎中,马高义和李部郎中,贺显三个人一人抱着一份红榜,这三位副考官以孟海为首呈现三角形的姿势向前走。

在这三人的前面是三个主考官,主考官以于文墨为首,呈现三角形的姿势,雄赳赳,气昂昂地向前走去。

在这六位考官的身旁,那是一杆官兵相送。

礼部贡院的大门被人打开。

数十个官兵将礼部公园大门外聚拢着的考生或者百姓,驱赶到几十米开外,中间留出了考官站立的位置。

于文墨对着诸多前来官榜的考生们行了一礼,紧接着就是长篇大论的一番客套词。

这番客套词的大致内容,首先感谢皇帝的他们这次作为考官的机会,然后感谢百姓及考生对他们的信任,接着诉说自己这段时间批改卷子的夙兴夜寐,并且保证这个环节当中并没有任何徇私舞弊的行为,最后,宣布本次进士录取名额仅有一百二十一人。

前来考试的人足有数千人,但是最终被录取的只有一百于人。

在于文末说出了被录取的线数时,有不少考生心里都已经凉了大半。

接着是礼部左侍郎萧云出来陈词,翰林院大学是杜定杰前来陈词,这两人说了不到一分钟的时间,接着就油焖海贴红榜。

在李部贡院大门口,有一个宽三米,长五米的告示栏。

孟海踩着高有三米的木梯,将第一张红榜贴在了告示栏的正中央。

接着拿着第二份红榜的马高义,将其贴在了正中央红榜的左边,只不过比第一张红榜略微向下低了五厘米左右。

然后是拿着第三张红榜的贺显江红榜贴在了孟海那张红榜的右边,比第二张红榜再次低了三厘米左右。

三张红榜贴完。

接下来就是离场了。

但是就在六位考官即将离场之时,从远处忽然跑来一匹快马。

起码的是一个身穿紫色长衫的太监。

在他身后,跟着数十个黑甲武士,黑甲武士全部都是小跑跟在马后的。

这突如其来的太监,打破了原有的流程。

就在孟海几人为此感到疑惑的时候,人群已经让开了一条路,让这高举着一个木盒的太监来到了李部贡院的大门口。

“传陛下口谕,将此物贴在里部贡院门口!”

太监一边说着,一边将手中托着的木偶和递交给了主考官于文墨。

于文墨满怀疑惑地打开木盒,他目光有些茫然地望向太监。

太监笑着与于文墨低声说了些什么,于文墨缓缓地点了点头。

太监来得快,去得也快,来到此处还没有三分钟的时间交代好事情,之后骑着马就走了,他也没有看看于文墨是否认真地完成了皇帝所交代的事情。

孟海也很好奇,那太监到底给予文墨什么东西,又说了些什么。

能够指挥得动太监,尤其太监刚刚还说了那一句话,所以这件事肯定是得到了皇帝的授意,那么皇帝想要做什么?

不仅是孟海心中狐疑,在场的考官除了于文墨以外,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不解。

就见于文墨手中托着太监刚刚送来的墓,和高僧说道。

“陛下感念诸多考生考试不易,卓令朝中八位官员分别作答今年科考策论,这八人分别是试题分别是言宣伯孟海,左丞相萧生,右丞相杜鹏,翰林院大学士陈超博,文华院大学士曾世英,中庭首府赵琦落,礼部尚书蔡葵,太子太师孔广毅。”

“现将八位大人的考题公示而出,既是范文,也是勉励。一伙诸位考生可以看看诸位大人写的考题具体如何,希望能给诸位考生启发……”

孟海听到这里,头皮都麻了。

他看见马高义将右丞相杜鹏那洋洋洒洒将近八千字的小作文贴在了告示栏的左上角,他又看见贺显将左丞相萧生那洋洋洒洒不输于八千字的小作文贴在了右丞相的小作文旁边。

接着是两篇已经过万字的文华苑大学士和翰林院大学士的文章,接着是五千字左右的礼部尚书蔡葵的文章。

太子太师孔广毅又是一篇万字文章。

中庭首府赵琦落写的倒不是挺多,那也有三千字了。

最后贴的是孟海的文章。

呃……一百来字。

孟海对比了一下自己的小纸条,自己的时装小纸条都还没有一个赵琦落的纸大,更别说那洋洋洒洒万于字的两位大学士和一位太子太师。

呃……皇帝,这是存心想让他出丑?

孟海正在无力吐槽之间,他见到于文墨的手顿了一下,然后从里面掏出来了其他好几片子纸。

于文墨仔细地看了看十于张小纸片,有些错愕的抬起头,瞟了一眼孟海。

他将这些小纸片全部贴在了孟海开头那张小纸片的旁边。

孟海看着那一张张四四方方的小纸片,这些小纸片的内容全部都是他之前给太子写过作业的作答。

包括他给太子写的那几首诗。

第一首就是床前明月光,第二首就是春眠不觉晓。

第三首是相思,红豆生南国的那一首。

第四首是春江花月夜,这是一首长诗。

在孟海曾经所写的这些小纸条下方都有一行字,上面标注着这是孟海指导太子学习时所写。

这无意间就透露出了孟海和太子之间那微妙的关系。

京城当中的官员大多数都已经知道孟海和太子的关系相当的不一般,只不过碍于孟海的确是有颇多才华,所以朝中的大臣们虽极力反对,但是皇帝一句:既然你那么有才华,要不然和孟夫子比比,你们谁赢了,我就听谁的。

本着孟海能够在不到半刻钟的时间里写出来一首词,四首诗,不少官员还是暗暗地擦了一把额头上的冷汗。

他们的确比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