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我只是夫子 > 第250章 薛家出事

第250章 薛家出事(1 / 2)

紫气房中

赵琦缘仍旧端坐着,保持着古井无波的神情。

许久之后。

有些沉不住气的胡烈率先开口。

“刚刚那娃哪都好,只不过太过于贪生怕死了。而且我怎么觉得那娃与陛下讲话的时候有些放肆呀。”

胡烈所说的这番话,在场的人都是深有体会。

即使是两位丞相在皇帝面前也不敢做出一副讨价还价的模样,而且皇帝听了那讨价还价扯皮无赖的话,不仅没有恼怒,反而还顺着这个话继续往下说。

相较于胡烈等人,两位成丞相那是最了解孟海与皇帝的相处模式。

而且这两位丞相对于完全没有把高高在上的丞相和皇帝放在心里的态度,深有体会。

孟海虽然与皇帝以及两位丞相相处的时候,保持着恭敬的态度,但是言谈举止之间却没有把皇帝当做真龙天子,以及对两位丞相既害怕又恐惧的那种心态。

这一点也是让两位丞相以及皇帝感觉到万分惊奇。

不管是各国使臣还是皇亲贵胄,在见到皇帝的时候,那肯定是颤颤巍巍,即使是皇帝的亲兄弟在见到皇帝的时候,也要保持着恭敬。

孟海保持恭敬是做到了,但是时不时透露出的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的语气举动,却是隐藏不住的。

赵琦缘早就已经习惯了这种状态下的孟海,所以他没有在意刚刚孟海的言行举止,反而将目光望向了旁边的两位丞相。

“两位丞相对于朕刚刚的册封有何建议?”

皇帝在说话的时候,目光瞟向了正垂着脑袋,似乎随时都有可能睡过去的左丞相萧生。

这小坏老头肯定是无条件支持皇帝的,哪怕皇帝可能是错的,但是在这种时候,表面上还是要表现出与皇帝战队在一起。

“陛下圣明,一切全凭陛下做主。”

萧生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双眸直勾勾的望着自己的脚尖,似乎脑海当中,站在快速的思索着什么。

皇帝的目光又望向了一旁的杜鹏,右丞相杜鹏脸上带着标志性的假笑说道。

“微臣也认同左丞相之言,陛下圣明想必陛下心中早已有所觉得,微臣当然支持陛下决定。”

由于杜鹏在说这番话的时候,脑海当中正在思索着问题,所以嘴角的笑容显得有些僵硬,但是那么笑容却时时刻刻的贴在他的脸上。

胡烈看了看自己左边的左丞相,又看了看自己右边的右丞相,他就有些不太理解了。

“你们这些文人说话都是这么弯弯绕绕的,说什么都不直接!陛下,老臣有疑问,就直接说了。虽说孟海是我大秦才子,文采方面那是不用说的,但是他毕竟只是一个文采出众的文人,让他任参军一直是真的有些不妥呀!”

“而且这次领军主帅还是越国公之子,我这并不是瞧不起越国公之子,而是这一次征讨叛逆实在是太重要了。侯顺那小子我知道,虽然跟随他爹南征北战了许多年但是毕竟不如老将经验丰富。我家千军万马也随老夫南征北战多年,但是经验还是欠缺。尤其这次同行的,还有太子殿下,太子殿下,千金之躯,怎么能以身犯险?”

胡烈本身就是个暴脾气,他的嗓门也格外地大,他这么一嚷嚷,紫气房外的人都能够听到房中的内容了。

坐在不远处的镇国大将军吴去虏干咳了一声,胡烈这才压低声音继续说道。

“所以说我大秦老兵不多,但是愿意为陛下杀敌的老兵还是很多的,而且这些老兵有着足够的经验,即使陛下想要磨炼那些年轻后辈有老兵带领,也能为那些后辈点明方向。末将不才,愿自告奋勇随军出征,还望陛下应允!”

胡烈也说了这么多,这最后一句话才是他所有话当中的核心主旨。

胡烈那可是跟随着武宗皇帝的武将了,而且曾经也教过赵琦缘各种兵法战技,再加上本身就是一个将才,如果这次有他领兵出征千山郡,斩杀叛逆的成功率至少还能提升一成。

赵琦缘听到这话,望了望左丞相与右丞相。

这一眼望去,赵琦缘看见了两位丞相,眼中都有恍然大悟的神情。

赵琦缘目光示意左丞相,说道:“不知道萧爱卿心中可有猜测,不妨说出来?”

萧生睁开了那半睡未睡双眸,声音平静,说道。

“孟海这小子我是了解的,他之前来过我府上。这小子颇有小聪明,但是就是太懒了。据说他被天人教刺杀,一直到今日出门的次数屈指可数,待在府里的日子不是晒太阳,就是看雪景,那更是吃得油光水滑。也不是我故意抬高他,但凡这小子有点上进心,现在至少有个侯爵的位分。”

“孟海这小子颇有小聪明,但是太懒了,非要有人逼他一把,那些小聪明才能够谋成定局。他被劫持时候成功平定宁王叛乱,在陛下有意的施压之下成功破获天下赌场之案。这两起案件放在任何一个人的身上都是足以傲视半生的功绩,但是却出现在了孟海的身上这小子实在有点小聪明,但也实在是太懒了。”

孟海这小子有小聪明,实在是太懒了。

这句话出现在左丞相一番话当中三遍了,这足以见得左丞相对孟海这个人最核心的评价。

有小聪明,懒。

萧生站起身来,最后总结说道。

“所以陛下还想让孟海如同宁王叛乱于天下赌场案子之时那般,在后面逼他一把,只有在危及自身安全的情况之下,纳兰小子才会使小聪明。虽然这些只是小聪明,但是却能谋定大局。”

赵琦缘听完左丞相的这番话后,点了点头,表示对这句话的认可。

正如左丞相所说。

赵琦缘也是知道孟海这懒小子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而且比两位丞相知道的更清楚,毕竟太子可是被孟海一手教导出来的,现在都会耍些小聪明了。

也正是因为孟海时不时的小聪明,这为赵琦缘在许多事上省去了诸多大麻烦。

所以这次让孟海随行,也是在孟海身后推他一把。

赵琦缘目光又望向了另一侧的右丞相杜鹏。

笑面虎的脸上也挂起了标志性的笑容,那笑容逐渐地扩展延伸,直到那笑容看上去足够真诚可亲了,他这才说道。

“老臣斗胆猜测,陛下这回让太子殿下跟随,恐怕也是为太子殿下以及大秦的将来做打算。不管是孟海还是侯顺,再或者其他人,这些人未来必定是我大秦栋梁。在陛下百年之后,这些人绝对能够独当一面,保佑我大秦江山社稷。而陛下之所以安排这些人跟随太子,也是想让太子趁这个机会与这些人多加亲近,尤其是年纪不过双十的孟海,更是人中龙凤。”

“太子为一国储君,身旁文有孟海,武有侯顺等人。只要太子殿下这次成功,这些人必定成为太子殿下身边的得力干将。即使太子殿下出征受挫,有这些人在太子殿下身边更是一股不凡的势力。有这些人在,即使周国狼子野心真的拿下了我大秦皇城,太子殿下也能够带着这一群人东山再起!”

杜鹏的声音中气十足,说完这番话后,他脸上真诚的笑容不变。

赵琦缘听完右丞相这番话点了点头,也对右丞相的这番话表示了肯定。

正如杜鹏所说。

但凡这一次成功征讨叛逆太子,在整个秦国的威望,那是水涨船高,也不用担心太子因为各种顽劣不堪而导致皇位不保,而且还能借此机会收拢一大批得力干将,总之好处多多。

但如果战败了,太子身旁有侯顺这些人保护,即使周国军这次攻破了皇城甚至杀了皇帝,但有孟海、侯顺这些人在太子身旁,复国那也是有希望的。

可以说皇帝这是考虑了许多。

也足以见得皇帝对于出征千山郡的不自信。

他的确有些不自信了。

北边虽然有一国大将军之子吴国门镇守北岭郡暂时还未丢失,但是北边有好几个小城池却已经被周国攻克。

西边镇西郡虽然也有守军苦苦支撑,但是这回可是西蛮部落、西羌部落以及西戎部落,还有许多西边小的部落共同劫掠大秦西边边境,这就使得原本就战争频发的西边局势更加岌岌可危。

现在国内又混入了周国军队。

赵琦缘目前还不知道这些人是怎样混进来的,但是却知道周国这些人绝对会借此时机扰乱整个大秦国内的稳定。

这就如明月侯薛卫健在周国西南边极尽骚扰一般,让人苦不堪言。

这下子也轮到了赵琦缘体会有贼军在国内狡猾狡猾的感觉。

再加上朝堂之上还有许多不和谐的声音,整个大秦已经到了内忧外患,岌岌可危之时。

赵琦缘也因此做出了最坏的打算,如果这一回真的让周国的阴谋得逞,他这个做皇帝的肯定要以身殉国,但是皇家的血脉却要保住。

而且太子征战在外也很灵活,打不过就能跑。

有孟海侯顺这些人在,辅佐太子再一步步将被周国夺去的疆土重新夺回,也不在话下。

只不过是否能成功,这就要看天意了。

赵琦缘安排了许多,也布置了许多,只不过这些安排和布置是否能够顺利进行,那也得要看天意。

一切就看天意了。

赵琦缘长长的叹了一口气,他看向了这老,这脑瓜子似乎不太理解左丞相与右丞相所言的胡烈,他忽然笑了,说道。

“胡将军,朕这里还真的有件事需要你去办……”

言宣伯府。

孟海愁眉苦脸地下了马车,低着头跟着管家老李一路进了内院。

他这一路上都在寻思着有没有办法躲过这次出征,结果想了许久,得出结论,该逃不掉的还是逃不掉。

在这一路上,他也琢磨着皇帝为何要派他随军出征,脑海之中浮现出了无数猜测,但是却把握不了哪一个符合皇帝当时的想法。

既然逃脱不了,那就要直面惨淡的人生。

他从进入府门的这一路,都在思索着帮助秦军夺回千山郡的办法。

他踏入内院之中。

去了一趟皇宫再回府,现在已经是凌晨一点多钟了。

但即使如此,整个服务中也点着不少亮腾腾的灯笼。

穿着白色狐裘大衣的小仙正坐在院子的正中央,她一手托腮一手缩在狐球大衣里,她望着昏暗的天空,似乎是在思索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