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我只是夫子 > 第273章 新任务

第273章 新任务(1 / 2)

孟海说话了。

“既然几位御史说得如此合情合理,那就把海宣司给裁撤了吧!”

苗南平和王芳脸上出现一抹诧异。

在他们看来,自己刚刚的那番说辞无异于耍流氓,他们这俩人甚至都意识到今天这场舌战输了,但是这个时候孟海却直接认输,这是为什么?

孟海说道:“海宣司现在来自五湖四海的百姓就有数千人,数千人的工钱还没有发,既然这个部门都要裁撤了,那这些人的钱就由苗大人和王大人两人一力承担了,毕竟这个提议是你二人提出来的。想必二位大人已经想到了万全之策,所以才敢提出这个建议。”

“哦,对了。海宣司现在还在修建瓦灰间等各个项目,这些项目可不能停,你们总不可能让这些利国利民的项目烂尾吧,所以这后面的钱就有了苗大人和王大人您二人出了,毕竟……这个提议是你二人提出来的。”

王芳和苗南平两个人当场石化。

苗南平赶紧说道。

“我什么时候说要承担这些钱了,海宣司现在可有的是钱……”

孟海并没有理会正在喋喋不休的苗南平,他在苗南平说话的时候说话了,而且他的声音更大更高,直接压过了苗南平说道。

“而且之前微臣对陛下说过,海宣商城这段时间赚的所有钱全部用于周国和西蛮部落的军费。直到战争结束,无论对那些将士的奖赏还是战死之人的抚恤,我海宣商城也绝对要出大头。既然苗大人和方大人说得如此有理,这个部门虽然要裁撤了,但是这些费用可不能停止。这还得有老苗大人和王大人,还有你们身后的那些御史们,毕竟这个提议是你们御史提出来的,你们御史总不可能光提出问题,不提出解决的方案吧。”

“如果你们能够想到补缺中间这笔军费的主意,那我这个部门裁了也就裁了。我这个部门每天也就赚那区区几万两银子,这几万两银子对于才高八斗的苗大人和王大人来说绝对不值一提,你们每天拿出几十万辆都不在话下吧!”

孟海这句话说出口,站在苗南平和王芳身后的御史们一个个目瞪口呆地互相对望着这件事,这件事怎么扯到他们头上了?

他们明明一句话也没说,这件事与他们有什么关系?

一个个御史们开始捉耳挠腮了起来,甚至看王芳和苗南平两人的面色都已经变得扭曲了,他们这群御史现在恨不得把苗南平和王芳两个人暴揍一顿。

苗南平的额头上也流了汗……

孟海却没有住嘴的意思。

“现在战争这才是大事,所以战场上每天几千万银两的消耗,也就只能落在苗大人和王大人两人的头上。等到战争结束之后还有战后重建工作,虽然不知道那些遭受的战乱的郡县是什么样的,但是千山郡的情况我确实知道。千山郡被周国搞得满目疮痍,遍地狼藉。”

“朝廷总得给一些应急的补偿款,好让当地百姓进行战后的重建工作。千山郡我觉得至少也得给几十万两的银子,毕竟那边的城门都快要被火炮给炸没了。千山郡那还只是个小一些的郡城,像镇西郡和北岭郡,战后修复款项至少也要给到上百万两白银,这些款项对于苗大人和王大人来说,想必也是小菜一碟的事情。”

“哦,还有之前我答应过的,研究新物种的研究费,并且现在都快要开春了,还有耕地的耕种补助款。耕地这可是一件大事,去年朝廷的国库粮草都已经所剩无几,今年得要抓紧时间加把力把这些窟窿给补上。我预计贷款补助农业事业十万两白银。还有我要搞的水利工程,让京城的百姓都能喝上干净的水。我要搞的修路工程,方便京城内外的运输,节省时间,提升效率,还有我要搞的……”

“我刚刚说的那些工程和计划都已经对外公布了,既然苗大人和王大人两人劝阻,到时候就对外宣称“苗南平苗大人和王芳王大人两人裁撤海宣司,因为他们有自己的办法补助这缺失的款项”,王大人和苗大人一定要把这些款项给补上,毕竟让百姓们失望,这可是一件丧失国家公信力的事情。到时候用遗臭万年来形容苗大人和王大人,都侮辱了这个成语……”

孟海又足足说了半个时辰的时间,说得苗南平和王芳两个人满头的大汗。

说到最后,孟海也说得口干舌燥,不想再说了,今天这一早上光说理去了。

孟海干脆把自己头上的帽子一摘,义正词严地说道。

“陛下就赶紧发话吧,把我的那破部门给裁撤了,我好歹还是个侯爷回家,大不了过几天苦日子。反正有苗大人和王大人这两位忧国忧民的好官,微臣相信,在微臣的部门裁撤之后,国家会变得更好。”

孟海一边说着,一边就开始四处找水喝了,但是金銮殿这可是朝臣们议事的威严场所,哪有水?

赵琦缘看见这一幕,忍不住笑了笑,他对身旁的太监小声嘱咐了两句。

没过一会儿就有一杯热茶,端到了孟海面前。

孟海想也没想,端起茶杯,将里面的茶水一饮而尽。

孟海这个动作却让周围的不少官员们皱起了眉头。

这滴水的动作可代表着皇帝的心思。

赵琦缘单单只给孟海送了一杯茶,把苗南平和王芳两个人什么也没有得到,这就说明皇帝的心是站在孟海这边的。

有不少原本还想要出面弹劾诋毁孟海的官员这个时候都得要掂量掂量,自己这么做到底值不值!

赵琦缘这个时候也终于能够插得上嘴了。

他似笑非笑,但是他还是相当威严的看向了苗南平和王芳两人,不知道是有意的还是故意的说道。

“之前海宣司的陈大年给朕写了一封书信,说实在,这个月月末将会给朕三十万两的军费。如你们所愿,海宣司马上就要被裁撤了,但是这个军费朕可是要到手的。不论是与周国还是与西蛮部落的战役,可是关乎我秦国的安危。一旦前线军费无法补上,导致战争失利,你们可就是我秦国的罪臣,所以这几十万两的军费不只是由苗大人补上?还是由王大人补上?还是你二人一同补上?”

苗南平和王芳两个人浑身颤抖着,他这二人现在可不敢再多说一句话了。

几十万两的白银?

把他们两个卖了,这一辈子都赚不到这么多钱。

把他们一家三代都卖了,这辈子都赚不到这么多钱。

让这两人世世代代地为秦国打工,恐怕至少得要几百代之后才能还上这几十万两的零头。

这让他们二人用什么东西去偿还这三十万两的军费。

苗南平和王芳两人的头上,那是汗如雨下。

孟海还在这里添油加醋地说道:“对于王大人和苗大人来说,区上千万两白银可算不了什么。以我之见,王大人和苗大人家里一人至少能够拿出上千万两的黄金,有王大人和苗大人的资助,我大秦必当富国强民,到时候我大秦一统天下之日,也指日可待了。”

苗南平和王芳两个人终于忍不住跪了下来。

“微……微臣知错!”

赵琦缘看着跪下来磕头的两人冷哼一声。

他的目光越过苗南平和王芳二人,望向了这二人身旁身后的诸多文武官员。

他说道:“诸位爱卿都是我大秦的栋梁,诸位爱卿的谏言朕必须采纳。我记得昨日朝堂上还有不少大臣要朕裁撤海宣司,都是谁呀,现在孟主事正好在场,诸位爱卿也可以互相交流一下。”

赵琦缘话音落下,在场的诸多官员一个个的低下了脑袋,交流?

交流个屁啊!

就孟海那睁着眼睛说瞎话,而且还能为自己拿到人证物证,打死的人都能被说活喽……就这张嘴,我们拿什么去争?

赵琦缘见到在场的众人沉默,不由得乐了。

孟海这个时候又站了出来,大义凛然地说道。

“我知道在场的诸多大臣对我看不顺眼,尤其我所创办的海宣司触动了不少人的利益。但是我所做的这一切全都是为了大秦,全都是为了大秦的黎民百姓,就像你们常挂在嘴边的“为了天下苍生”一样。海宣司虽然我是主事,但是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陛下分忧,我所赚的每一笔银两,那都是属于陛下的。”

“现在属于陛下,等到若干年以后,海宣司那是属于太子的。微臣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让我大秦国泰民安,让我大秦富强。虽说这一路上会遭受旁人的非议,但是我作为大秦的栋梁之才,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即使在下生死道消,也要为我大秦闯出一片朗朗乾坤,被我大秦开创太平盛世……”

孟海这一番豪言壮语,并没有让在场的大臣们感觉到心潮澎湃,反而让在场的不少大臣们开始抠脚趾的尴尬。

这实在是太尴尬了……

瞧瞧这说的,大义凛然的。

瞧瞧这说的,多么义愤填膺。

但是这番话当中有几句是真的,几句是假的……只要皇帝开心就好……

赵琦缘的确很开心,毕竟他保住了海宣司。

海宣司对于赵琦缘来说,也是有着重要意义的,他日后要做许多事,肯定是少不了海宣司。

赵琦缘挥了挥手:“孟爱卿再无需多言,既然诸多大臣们在没有反对,那这件事就此作罢。”

孟海拱了拱手,正打算返回到自己的队列,赵琦缘叫住了他。

“孟爱卿先别急着回去,朕这里还有一份嘉奖。你在千山郡毕竟立了大功,你既然立了功,这奖赏自然也不能少。”

孟海听到这里,一扬眉,随后,规规矩矩地跪了下来,这是要跪接封赏。

站在皇帝身旁的太监早有准备,他从不远处取出来了一道圣旨,展开圣旨就开始朗读了起来。

“今有言宣侯孟海孟不争,屡立奇功……”

孟海听着那一大串对他的褒奖,心中对这早已经准备好的,甚至也有了猜测。

孟海谁知道皇帝肯定会保下海宣司的。

今天招他入宫,也是为了处理海宣司的事情。

今天在朝堂上孟海是口灿莲花,将王芳和苗南平二人说得哑口无言,所以这一次,孟海在皇帝几乎没怎么帮忙的情况之下,就取得了这场辩论会的胜利,成为获胜方。

而如果孟海还没有吵赢那些文武大臣。

赵琦缘这一封圣旨就是帮助孟海的筹码。

孟海在千山郡屡立奇功,帮助侯顺等人成功收复了千山郡,甚至还捉拿敌军首领纪炎,这桩桩件件全都是功劳。

所以只要赵琦缘将孟海在千山郡所做过的功劳拿出来,同样能够保下海宣司。

不过现在看来,已经没必要了。

所以这些功劳就可以全部换成奖赏。

孟海听着太监那念出来的各种金银珠宝的赏赐,听得他那叫一个晕头转向。

有他还敏锐的把握到了一样封赏……

言宣县侯!

他有封地了。

他的封地就在言宣县。

言宣县在什么地方?

大秦还有这么一个小县城?

看来还是他孤陋寡闻。

皇帝除了给他这位侯爷赏了一块封地以外,还注明,他现在的侯爵身份可以世袭王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