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我只是夫子 > 第291章 何家村

第291章 何家村(1 / 2)

第二日清晨。

孟海进入安阳郡。

孟海现在虽然是四品侯爵,但是却惊动了安阳郡的郡主亲自接待。

大秦的郡守,大多数都是正三品的官职。

只不过这些正三品的郡守确实有些水分的。

即使郡守官职正三品,但那也是地方官。

即使地方官的官职再大,也不如京城来的京官实在。

所以孟海即使只有四品的侯爵之位,但是他毕竟是来自京城,尤其还是受到皇帝重视的年轻俊杰。

所以即使郡守是正三品的官职,在见到孟海的时候,也要摆出一副迎合的神情。

尤其孟海这一回,并不是一个人来的。

孟海身旁带着的每一个人都是国公侯爵家的子弟。

这么浩浩荡荡的一群人进入安阳郡,安阳郡的郡守如果不热心招待,那他这些年的郡守还真的是白当了。

安阳郡的郡守名为齐金竹。

齐金竹正像他的名字那样,身上穿着一件淡绿色的长衫,但是长衫上用金线绣着许多的金丝。

安阳郡郡守其金主是个三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人,体形较为瘦削,但是腰背挺得很直,尤其整个人的身上给人一种读书人所独有的风骨之感。

孟海在安阳郡的北城外,见到了齐金竹。

两个人在客气了一番之后,齐金竹将孟海带入了安阳郡中。

昨日,孟海与周围的学生商议进入安阳郡的一些细节。

诸多学生们表示,细节什么都不重要,进入安阳郡,一定要进得轰轰烈烈。

所以。

在浩浩荡荡十余辆马车驶入安阳郡的时候,每一辆马车的上方都挂着一条彩带,彩带上写的有字。

“手持锦袍覆我身,我醉横眠枕其股。当筵意气凌九霄,星离雨散不终朝,分飞楚关山水遥……”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

“日月纷纷车走坂,少年意气何由挽。”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

进入安阳郡的势力几驾马车上,都挂着彩带。

彩带飘飘上面或诗或句,在风中不断地摇摆着。

安阳郡即将来个侯爷。

来到安阳郡的侯爷是大秦的才子。

来到安阳郡的才子连18岁都不到。

早在孟海来到安阳郡之前,整个安阳郡对于孟海的名字,那是如雷贯耳。

所有人都在猜测着梦海该如何进入安阳君,如何进入这大秦文风最盛的地方。

结果孟海蜇刚刚进入安阳郡,车马上飘动的彩带就令得周围的文人书生侧目观望。

有些是诗句,有些是整首的诗。

加上微风吹动吹的彩带,摇摇晃晃。

摇摇晃晃,让不少文人书生看不清彩带上具体写了哪些诗,这就不得不让这些文人书生跟着马车一边走一边看。

安阳郡的北城内本身就因为有个侯爷到后来而聚满了人,现在又因为马车上这一条条彩带上的文字,让不少人跟着马车一点点的朝着言宣县驶去

如果仅仅只是这样,也无法体现出孟海这位才子的名头。

是在马车之中就开始有人向外抛洒孟海之前写过的诗。

最出名的正是那首“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这首诗是孟海在宁王叛乱那个案子的时候所写,也是孟海的第一首诗,相较于后面那些凤求凰,鹊桥仙……

不少人还是愿意拿前者来说话。

接着就是孟海在诗会上的那几首诗,包括作为生日礼物送给薛糖芯的“诗经”当中的几首诗。

这个时候已经全部被搬了出来。

这些是全部都是卓洛,这些弟子昨日连夜抄写出来的。

一张张写满白纸的诗句从马车当中被抛洒了出来,相当地壮观……

马车从安阳郡的北门进入,穿过了一个个小县,最终停在了言宣县前。

言宣县,这是整个安阳郡最大的一座县城,人口过万。

大秦的县令是正七品官。

孟海马车抵达言宣县的时候,县令带着一大群人已经在城门前等候。

言宣县的县令也是一个将近四十岁的中年人,身上穿着白色的云袍,在县令身后的众多县市的杂役倒是穿着官服,这一幕倒是把县令衬托得极为脱俗。

郡守齐金竹与县令以及孟海在言宣县外闲叙片刻之后,齐金竹带着人走了。

早已在县城门口等候多时的县令,又带着孟海进了县城。

整个县城已经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毯铺路。

马车缓缓的在拥窄的街巷走过,一路驶向孟海的县侯府。

孟海在言宣县也是有自己的府邸的,早在他被册封为县侯之时,已经有工部的人到言宣县实地考察,并且搭建县侯府。

孟海的献侯府是一个七进的大院子,比他在京城的府邸都要大,而且大了不止一倍……

孟海在一干县令的陪同之下,踏入到了县侯府。

与他随行的众多学生子弟也是纷纷跳下了马车。

县令又带着一群人朝着太子殿下跪拜。

太子殿下这一回随言宣侯一起来到安阳郡已经不是秘密了,只不过之前太子殿下一直都在马车上,为了不引起过分的关注,所以郡守其金竹并没有行大礼,只是躬身下拜。

但是现在太子殿下踏出马车,该有的礼节这些县令可不敢马虎。

在行此大拜之后,孟海挥了挥手,县令带着一干人等尽数退去。

整个院落就只剩下了孟海这次的随行人员。

少了县令郡守等人的束缚,氛围一下子就轻松愉悦了起来。

七进的大院子,住下数百口人都不在话下。

整个县侯府中,一应物品已经悉数准备妥当。

甚至在县侯府里还有几百个家丁仆从已经在门口等候,这些都是郡守与当地县令着手操办的。

孟海为了熟悉自己的家,在几个家丁仆从的带领之下,围着整个侯府足足转了三圈,他这才勉强熟悉起了地形。

孟海这次来是带着管家老李一同前来的,所以他当即吩咐管家老李统领整个侯府,仍然任职为管家。

管家老李立刻调动起人员,开始再一遍打扫整个侯府的环境,顺便为侯府的懒主人置办他所喜欢的住宿环境。

当天晚上,孟海这次带来的数十号人,包括这数十号人带来的数百号家丁仆从,包括胡来等官兵、巡御司官吏,浩浩荡荡的数百号人就在府中热热闹闹地吃了一顿饭。

酒宴过后,各自睡去。

第二日天明。

宿醉的卓洛等人仍然在各自挑选的房间里面呼呼大睡着,孟海昨天并没有喝太多酒,所以他还是清醒着的。

相较于卓洛等人,这一行完全是游山玩水,顺带着听孟夫子的话以外,他们几乎无事可做。

但孟海可不同。

他这次来到安阳,就是为了处理隔壁归文郡的事情。

归文郡的事情该如何处理?

孟海现在仍然没有头绪。

但他现在也有自己要做的事情,那就是打点好整个言宣县。

他毕竟是县侯老爷,总得要实地考察一下自己封地的状况。

孟海带着大牛、张顶二人离开县侯府,他先是在周围买了一些酒水丝帛送去了县衙,算是与县衙当中的县令,县丞,主簿……这些人打点了一下关系。

接着,他这位侯爷就背负双手,开始在自己的言宣县中溜达了起来。

言宣县很大。

这里就是一个小的县城,里面茶楼酒馆,酒楼医馆,甚至青楼楚馆……那都是应有尽有。

整个言宣县下还有不少的村、庄。

这些不论是村还是庄里面的人数也有数百人。

村庄之中正有不少农户耕地,农户们一个个干得如火如荼,殊不知他们的县侯已经站在他们的身后,看着他们有小半刻钟的时间了。

看完了最后一个名为“何家村”的小村庄之后,他这位县侯已经打算回家吃午饭了。

何家村紧邻言宣县的城墙,小小县城的城墙自然没有多高大,但是仍然能够防止百姓的翻越,而且在城墙周围还有三三两两巡逻的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