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我只是夫子 > 第293章 钱不够

第293章 钱不够(1 / 2)

孟海踏入大包房,瞬间就引起了包房众人的侧目。

郡守齐金竹站起身来,热情地迎接。

不管人家到底是真情实意还是虚情假意,孟海这个时候该有的礼节还是必须做的。

“见过郡守大人!”

“见过侯爷!”

两个人同时作揖行礼过后,齐金竹开始介绍起了房间当中的其他人。

齐金竹指向不远处一个身材魁梧挺拔的汉子说道:“这位是安阳郡的郡尉,丁武。”

孟海看着身上穿着常服的丁武,能够感受得出他身上的一股血气,他当初在千山郡的时候,从那些士兵的身上都能感受到这种气息。

孟海笑着向丁武拱手见礼,丁武也是笑着向孟海见礼。

齐金竹继续介绍。

“这位是郡丞朱汉,也是我的左膀右臂。”

“这位是我安阳郡的诗词天才,曾五次在我安阳郡的诗会上夺取魁首。”

“这位是我安阳郡的神童乔礼,年仅二十便能够出口成章,无论是书法诗画,样样精通。”

“这位是我安阳郡德高望重的老先生董流年,年轻的时候,董老先生更是我安阳郡的文坛领袖,诗词书画样样精通,喷茶技艺也是一流……”

齐金竹在向孟海介绍着面前这些人,这些人要么是当地的高官,要么就是极为有学问的当地名流。

孟海与这些人一一见礼。

一行人在门口相互寒暄许久,这才坐回酒席桌前。

伴随着酒宴开始,一盏盏美酒相继搬出,各种带有诗情画意名字的美食也被伙计端上桌前。

不管是美食楼还是金阳酒楼,所做的食物都是美味可口,给这些食物起的名字也都是花里胡哨,但是分量却只有那么一点。

孟海不得不吐槽一样叫做“九阳翡翠”的菜肴,这是由竹笋和鹌鹑蛋烹饪而成的。

竹笋一共九片,鹌鹑蛋一共九个。

这房间里面加上孟海一共十一个人,这一盘菜一人一筷子的分量都没有。

还有不远处一个类似于红烧肉的肉菜,你们就八块拇指大小的肉,放在了一个脸盆大小的盘子里,盘子周围倒是有几个类似于西莲花之类的素菜,但是那一看就是用来装饰的,生的不能吃……

还有一壶莲藕汤。

莲藕汤的汤锅就和寻常吃饭的饭碗大不了多少,汤勺也就是普通吃饭的勺子,这喝汤还得论勺喝?

如果喝得太快,一口下去就没了。

整个桌上大大小小将近有二十样菜肴,但孟海觉得,只要他想,一个人就能吃掉桌上的一半菜品……

齐金竹这些人自然是带仆从前来的。

仆从全部都在屏风后面用餐,大牛和张顶也在其中。

孟海没去理会大牛和张顶二人,他四平八稳地坐在主座上,并没有推辞。

端起一杯目两指长但是不到一百毫升的酒壶,倒进一个目测只能容纳七八毫升的小酒杯里,在场的众人端起杯将杯中的酒水一饮而尽。

孟海舔了舔嘴唇,润喉了。

孟海甚至都没有喝出来这酒水到底是个什么味道。

由于整个安阳郡文风盛行,所以这酒席宴不免谈起各种诗词书画。

孟海作为这一场宴席的主角,在场的这些人就把孟海之前所写的那些诗词拿出来相互评价赏析,尤其是他在京城诗会上的那三首诗,更是被在座的人一人憋出了一句读诗感悟。

幸好这次宴席并没有让他当场作诗。

酒宴持续了一个时辰的时间。

在场的除了像齐金竹这样做官的还保持清醒以外,像德高望重的董流年董老先生,还有神童乔礼……这些人都喝多了。

孟海在京城曾经与胡烈这些人可是喝过几十坛酒得人,这些酒对他来说还没有喝得一口水来得多呢。

喝多的人拱手告罪之后,被他们所带来的仆人接走,再长也就只剩下齐金竹,丁武,朱汉这三个地方官员了。

孟海又与这三人闲叙片刻。

丁武和朱汉两人在孟海若有若无的引导之下,相继离去。

整个包房就只剩下了孟海和齐金竹。

齐金竹看了看窗外的天色,正打算宣布本次的酒宴就此结束,孟海却叫住了齐金竹。

“齐大人,刚刚这一路走来,我瞧见安阳郡周围倒是有不少书铺、乐坊啊!”

正打算离去的齐金竹忽然听到孟海这话,愣了一下,但他还是笑着说道。

“孟大人初来乍到,应该不了解我安阳郡的风土人情。我安阳郡文风盛行,所以周围的书铺,画铺甚至乐器铺都多了许多。有不少才子喜欢饮酒作诗,甚至将自己的诗词谱成曲子在乐坊里面传唱,所以我安阳郡的乐坊也有许多……”

齐金竹说到这的时候,似乎想到了什么,他笑着又解释了一句。

“那些文人最喜欢喝的是果酒,这种酒喝上会给人一种晕晕乎乎的微醺感,但是并不醉人,即使喝上十几盏,那也只是淡淡的微醺感。这与我们今日喝的酒可不同!”

齐其金竹说这话是为了表示董流年这些人离去的确是喝多了才离去,并不是无缘无故的离开。

孟海咧嘴一笑,并没有将这件事放在心上。

孟海要与齐金竹说的并不是这件事,所以他话锋一转,似笑非笑地说道。

“齐大人应该知道我在金城那有一个海宣司五品主事的头衔。”

齐金竹本能的坐着了身体,他点了点头:“有所耳闻!”

孟海听到这话,咧嘴一笑。

“所以我打算把我的海宣司开到我的言宣县,不知齐大人意下如何?”

齐金竹听到这话皱起了眉,他不明白孟海想要做什么,作为郡守的齐金珠,脑海当中快速的闪过了孟海这般做法的诸多理由,这么做无非是为了求财或者求名。

难不成孟海是想要为自己圈钱?

齐金竹的双眼眨动,他毕竟也是官场的老油条了,他这个时候可不能说拒绝之类的话得罪孟海,毕竟人家还是个四品侯爷。

他也不能就这么放任着孟海不管,毕竟日后但凡出了什么事,他这位郡主也要受到牵连。

齐金竹的双眸闪动,问道:“您是侯爷,这些可凭侯爷自行做主。”

“海宣司是陛下的海宣司!”

“不知陛下是否有旨意,这样也好让下官为陛下分忧!”

齐金竹一口气说了三句话,而这三句话各有其深意。

孟海稍加反应就明白了这三句话的用意。

第一句话,齐金竹的意思是你是侯爷,你要做什么事我一个郡守可管不了,也不敢管。

第二句话,提醒孟海做事千万要小心,可不要胡作非为惹怒了陛下,到时候连他也要连带着受罚。

第三句话,齐金竹暗戳戳地询问皇帝是否丰富了之类的事情让孟海去处理,要不然孟海为什么来到这里这才第二天,就要搞什么海宣司。

一句话停顿三次,表达出了三层含义。

孟海在品出了齐金竹这句话中的这些含义之后,嘴角也是轻轻地勾起笑容。

他说道。

“既然郡守大人这么问,那我也就不绕圈子了,这次随在下一起来的还有太子殿下。太子殿下随在下一同前来,不知郡守大人可曾明白其中用意?”

齐金竹听到这里,心中一惊。

他自然知道太子来到了他的安阳郡。

只不过他并不知道太子此次前来用意为何,而且自大秦建国到现在,可是很少有太子随着一个大臣四处乱跑的。

像这种情况往往是皇帝安排太子到地方累积人气,建立功勋的。

结合孟海刚刚所说。

齐金竹顺利地被误导了,他认为孟海所提出的建立海宣司是皇帝的意思,又派太子前来,是让太子在他的安阳郡积攒功勋。

安阳郡那可是整个大秦文风最盛的地方之一,自武宗皇帝之后,天历皇帝赵琦缘这些年大搞文化建设,也正是因为本任皇帝对文化建设如此重视,我已拍袋子来到大秦文风最盛的地方之一,积攒功勋也是合情合理的。

目的也是为了为太子殿下日后登基铺路。

齐金竹脑海之中,电光石火地思索了许多。

甭管这些是否合情合理,齐金竹已经默认了皇帝是支持孟海建立海宣司的。

孟海看着神色不断变幻的郡守大人,他的眉头也缓缓地舒展,开始为这位郡守大人画饼了起来。

画饼嘛!

他当初实习的时候也经历过,甚至当初在学校的时候就遇到过辅导员以及老师给他们画饼。

孟海咧嘴一笑:“郡守大人应该听说过海宣司吧?”

齐金竹点了点头:“略有耳闻!”

孟海顺势说道:“既然郡主大人听说过海宣司,那就应该知道我这个部门在京城近来的发展状况,那可是带动京城经济迅速发展,就连这次与周国以及西南部落之间的战争,有大笔的军费也是我这个小小的部门资助的。”

齐金竹听到这番话,暗暗地点了点头,这一点他是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