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五章:人命(1 / 2)

第四百九十五章人命方琦大步走进了屋内。

“云峰兄,深夜冒味前来,希望云兄不要计较我的失礼。”

方琦刚跟云峰打完招呼,发现屋里还有一个雍容华美的年轻贵妇,原以为是云峰金屋藏娇,然而,在触及对方的长相后,方琦连忙行礼“"下官参见安王妃。”

方琦身为大理寺官员,经常会跟宗正打交道,可以说,大理寺的每一桩案件,安王都有权利过问。

因此,安王相当于方琦的另一个上司。

“原来是方大人啊。”

安王妃认出了方琦,她一双眼晴红红的。

“既然云大人这里有客人,本宫就先走了,云大人不必送了。”

方琦突然造访,恐怕是有要事,有安王妃在这,两相说话都不方便,云本想出言劝阻,只能就此作罢。

“下官恭送安王妃。

"安王妃颔了颔首,就在她即将转身之际,她被一道声音叫住了。

“安王妃,安王对下忠心耿耿,下官相信,下一定会查明真相,还安王清白,还请安王妃恭候佳音。”

方琦缓缓说道。

闻言,安王妃和云不约而同地呆楞住了。

方琦是怎么知道的?但安王妃还要赶回去,已经无暇再问了。

她只能深深地看了方琦一眼:“借方大人吉言。”

说完,一路出了院子,转身上了马车。

薛府,紫竹争焦急地等待着。

看到薛元出现,不由松了口气。

“薛大人,成了吗?”

薛元额了额首:“你可以回去跟太子妃娘娘复命了。”

“奴婢多谢薛大人,薛大人辛苦了。”

紫竹喜气盈盈地从薛府告辞了,还好太子妃娘娘交代给自己的事情没有办砸,现在只要等着天亮就好了。

紫竹此时还不知道,天亮之后,会有一场极大的风暴。

沈云缩目光微垂,一脸平静地跪在殿门外,任凭路过的宫人若有似无的打量,整个人不动如山。

就在这时,耳畔传来一阵脚步声,接着,一双宝蓝色的凤头鞋出现在沈云缩的视野里,沈云缩无需抬头,仅凭脚步声也知道来的人是太后。

太后是来劝自己的吗?这个念头从脑海里一闪而过,接着,沈云缩眼眸一颤,抖动的睫羽如同被剪碎的流光,铺洒在薄薄的眼脸下。

她满脸惊谣地抬起头,只见太后并没有朝她身上投来半分眼神,而是撩起凤袍,跪在了太极殿的玉阶上。

沈云缩现在的视角,就只能看到太后挺直的脊背。

这位大魏王朝最尊贵的女子,即使是下跪,也依然有看脾脱天下的傲慢和凌厉。

皇帝眼见太后动了真格,连还跪在殿内的淮安大长公主也顾不上了,一只手擦起衣袍的下摆,急忙追出殿外。

“母后,您这是做什么?您这么做,难道是希望儿臣遭受天罚吗?”

历来只有子女给父母下跪,哪有母亲会跪自已的儿子,即使自己贵为皇帝!“皇帝,是哀家没有把你教好,没有教你如何去做一个仁爱之君。”

太后抬起面庞,一双眼睛泪意弥漫。

这大半年,即使有沈云缩献上的美容养颜的方子,太后依旧在以极快的速度日渐衰老。

她此刻仰头看着自己的儿子,额头上、眼角旁的皱纹沟壑遍布,就像是一朵正在枯萎的牡丹,纵有国色,却也难抵岁月。

皇帝眼中酸涩他从未如此刻一般惊觉,母后已经垂垂老矣,也许哪一天便会与世长辞。

皇帝心软了。

他跪到太后面前,伸出手臂搀扶:“母后,您快起来,有什么话,您可以跟儿臣徐徐商讨.………“皇儿,这些年,你因为别人改变过主意吗?”

太后的嘴角露出一抹苦涩的笑容:“天魏皇室调零至此,很难说不是哀家的错。

当初,我因为痛恨先皇,将他的子嗣杀的仅剩十之二三。

虽然,他当年也是同样踩看累累户骨。

皇儿,当初你能登基,离不开淮安和安王的功劳,收手吧就当哀家求你…….“母后说过,儿臣是孤家寡人。”

即便太后声声悲痛,宛若泣血,皇帝硬是冷下心肠。

“萧明德已经招供,朕若因为犯事之人是安便恂私,如何堵的住悠悠众口?也请母后体谅人臣的处境……皇帝话音未落,太后突然抬起手,一掌打在皇帝脸上。

“你究竟是不是因为私心才想将安王处死,你知我知!皇帝尽管下旨,哀家劝不住你,只能跪在太极殿外,向列祖列宗请罪!”

太后这一巴掌用了很天的力气,皇帝的面庞立刻肿了起来,然而,他只在最初皱了下眉,此刻,一张平静的面庞波澜不惊,所有真实的情绪都掩臧在这张看似平静的面具下。

“明明我们才是母子至亲,可迄今为止,母后从来没有站在我这边的时候,一次都没有。”

“袁家只站在道理那一边。”

太后心灰意懒赖,不想再跟皇帝多说半个学字。

沈云缩将他们二人的对话听得清清楚楚,愈,发庆幸自己多走的那一步棋。

大象虽然是个庞然天物,只要蚂蚁的数量够多,就能把大象咬死。

就像狮子,虽然是草原之王,可是一群狗足以让威武的雄狮也毙命。

希望方琦和云能给自己带来惊喜。

沈云缩的双膝传来阵阵尖厉的刺痛,被她强行忽略。

自从怀了这个孩子,自己的身体越来越,虚弱了。

“朕还有紧急车情要处理,母后想跪便距跪吧。”

皇帝返回大殿。

等到皇帝走远,沈云缩忍不住劝道:“皇祖母,您不要拿自己的身体不当一回事,若是您损伤了玉体,等到太子殿下回来,孙媳该如何向殿下交代?”

“这话正是哀家要对你说的。

你也看到了,皇帝是不可能改变主意的,你这就进去认个错,回太子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