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对各地军队的部署(1 / 2)

李钦在自已的府邸里面看着自已侄子传来的汇报奏疏。

此时他听从自已的命令,已经坐镇太原了,山西各处的统治,因为山西各处的官府基本上都是主动投降。

之后基本上都是保留了官位。

山西各处的官僚统治系统并没有受到什么致命的破坏。

基本都保存完整,这也极大的节省了他重新布置和建立官僚系统的时间。

他可以通过这套官僚系统,将自已的政令下发到山西的每一处州县。

同时通过他们可以快速收取山西每个州县的赋税,和征召每个州县的民力为他所用。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接下来山西的赋税,他可以快速的收上来。

大同的赋税,他也从姜向阳的手里,拿来了一半。

这样山西,直隶,山东,还有河南三府,辽东的赋税加起来。

基本上都可以养活他现在手里的这几十万大军了。

因为随着地盘的扩张,同时他也重新统计和分配了一下现在手里的士兵。

这一次拿下山西因为各地投降,投的非常的快,基本没经历什么血战。

部队的损失不大,相反还收编了将近三万军队进绿旗营。

现在他在京师周围有五万绿旗营,两万自已的辽东本部,五万正在训练的辽东新兵。

随着那些工匠的制造,已经给那些辽东新兵装备了大量的火枪和火炮了。

并且让他们抓紧训练呢,他们日常的训练都要消耗他大量的钱粮。

至于那上万女真大军,则是被他留在了宣府,交给了王泰和,还有独孤玉指挥。

等于是现在在京师的兵力是十二万人左右。

这还不算那些乡勇和义兵。

在京师以南的河北地区,此时在各地还驻守着两万大军。

在山东则是有着秦臣耀的七万军队,还有自已驻扎在济南等地两万驻军。

秦臣耀自已本来是让他和李玄尚一同进攻山西的,但是随着山西战役的顺利进行。

李钦就又让他带着军队返回山东了,毕竟既然山西没有什么抵抗力了,还是让自已的部队去接收比较好。

当然对于秦臣耀,李钦还是记了他一功的,也给他和他的部下们升了官。

毕竟经过了这次测试,秦臣耀对自已的命令还算是遵从的。

他的部队自已也可以调动。

至于山西,此时云集的部队是最多的。

张横槊的三万大军,李玄尚的四万,加上在怀庆原本防备山西,跟随李玄尚一同征讨山西的两万大军,一共是九万大军。

当然再算上编入绿旗营的三万降兵,一共是十二万大军。

在宣府王泰和和独孤玉这段时间招募了一些,再加上自已给他们留下的一万女真骑兵,一共是三万人左右。

至于辽东的那些看家的部队和义兵乡勇什么的,就不计算了。

因为那些实在是动不了。

此时自已在关内有编制,可以调动的军队,一共是三十八万人左右。

其中每支部队的战斗都是参差不齐的。

自已的辽东本部兵马,还有女真骑兵的战斗力是最强的。

宣府的军队则是稍逊一些。

随后就是各地的降兵和归顺自已的部队了。

当然这还不包括名义上归属自已的大同姜乡阳的八万人。

陕西洪承筹的十多万人,还有宁夏和榆林两镇共计四万的人马。

这加起来,自已的军队,加上名义上归附自已的军队,差不多有六十多万军队了。

要知道他当初在辽东起兵的时候,也不过十多万军队而已。

现在他居于京师,控制皇帝和朝廷,整个北方名义上已经基本落入他的手中了。

手里的军队也从十多万翻了数倍,达到了名义上的六十多万。

虽然实际上可以掌控的才四十万左右,但是这种扩张速度也是非常恐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