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又一件国宝(1 / 2)

“这叫影青,也叫假玉,真是瓷器的一种。”

见何仁不像在开玩笑,方怡有些懊恼,“那是不是亏了?”

“真不算亏。”

何仁乐了,“如果这是玉枕,也就是最普通的豆种,根本不值钱,就算是晚清的,一万多块钱也到头了。”

方怡听何仁这么说,又开始激动了,“何老师,你的意思,这个瓷枕价格超过一万了?”

“肯定超过啊,不然我为什么让你买下来?”

“这叫青白釉,是北宋时期景德镇发明的一种釉色,其实也是无意中发明的。青白釉是工匠烧制青釉的时候着色釉的时候,铁少了,于是出现了这种颜色,后来工匠觉得釉色青白淡雅,釉面明澈丽洁,还挺好看的,又像玉器,就开始大规模烧制了。”

“到了南宋,青白釉就变成了抢手货,由于其胎质坚致腻白,色泽温润如玉,颇受文人墨客喜爱。李清照写过一首《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里面有一句‘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这个玉枕,指的就是青白釉瓷枕。”

方怡激动了,“何老师,您是说这个脉枕是宋朝的?”

何仁摆了摆手,“肯定不是啊,青白釉在古玩行又叫色白花青,真正的佳品薄如蝉翼,几近透明,大部分都会雕刻飞凤纹。要真是宋朝的,老板肯定能看出来。”

“那这是什么朝代的?”

“确实是晚清的,品质不算太好,不过五万块钱还是能卖到的,你……”

何仁话没说完,方怡就和裴雪一样,把手里的脉枕塞到了何仁手里,何仁无奈了,只好看了一眼张诺。

张诺心领神会,把脉枕接了过去,然后加方怡的微信去了……

又逛了一会,再吃了顿饭,何仁才关了直播,主动提出回酒店休息,事实上,他已经迫不及待想要测试一下那只常满杯了。

回酒店的路上,何仁让司机把车停在一家药房门口,他走进去买了几副酸梅汤……和皂角。

酸梅汤自然是幌子,可以转移几人的注意力。

果然,一上车,张诺就被何仁手里的药给吸引了,“药房还能抓酸梅汤?”

“当然可以了。而且很便宜,不到十块钱一副,能煮五杯,这几天太热,正好消消暑。”

张诺和刘飞不疑有他,石当还在那捧哏呢,“别说酸梅汤了,还有各种凉茶,有的药房甚至可以抓炖肉料……”

几人这么一打岔,就没人关心何仁手里的皂角了。

回到酒店,何仁去了一趟厨房,让厨房的人帮忙熬制一下酸梅汤,顺便借了一个捣蒜泥的石舀,回到房间把门反锁,就开始试验了起来。

幸亏何仁随身携带了高老送给他的那半块古墨,不到半个小时,高足杯已经泡在水里了。

不过一时半会,何仁也无法得到答案,他把浸泡高足杯的小盆放在了保险箱里,这才把石舀洗干净,送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