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北匈奴的选择(1 / 2)

第240章北匈奴的选择

“帝君,这第一件事,当属此事!”蔡昭姬将一份文件送上。

“精神天赋?”穆易愣了一下,没想到蔡昭姬居然已经诞生了精神天赋了。

“承蒙黄天姬姐姐恩惠!”蔡昭姬点点头,这也是他今天能站在这个政务厅里的原因。

今天的政务厅处理的可都是大事,关系到整个帝国未来的发展方向,精神天赋只是准入门槛,而她抓住了这次机会,成功在黄天姬的培养成为了精神天赋拥有者。

蔡昭姬的精神天赋效果是分类,可以将复杂的东西分门别类理清头绪,这也是她这些天来一直在做的事情,通俗点来说就是无穷二分法,具备着很巨大的潜力。

“我看看,新商法?”穆易看完文件之后陷入了沉默,难怪一群智谋之士都决定不了,这种东西确实需要他来最后拍板。

这个时代商业真的不算大事,商业嘛,就是那么一回事,包括现在的商业部长糜竺也是这么觉得的,在他们看来商业也只是他们手上的工具,而不是他们的根本。

但是见识过宋朝的谋士们还是选择了重视一二,不过重视一二的方式,是调整商业结构。

毕竟宋朝在汉朝眼里,那是妥妥的负面教材,就是因为动摇了国本,才会出现有钱但是却被外族压着打的原因。

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商业的肆意发展,让朝堂都沾染了商贾的气息,嘴上全是忠诚,心里全是利益。

所以大方向上,他们是认同打压商业的。

不过在怎么打压上面,一群人争论不出一个结果。

“糜竺,说说看你的想法!”

穆易点了糜竺,商法是绕不开商人的,现在的糜竺也是横跨两界的巨商,虽说更多的是因为背靠官方,但是光是钱财过手的油腥就足够糜家壮大一圈又一圈了。

糜竺有些尴尬,他是在场唯一没有精神天赋的存在,能站在这里完全是因为他身负相当于九卿的商务部长一职。

说起来这也是穆易麾下当前最大的问题之一,官职体系是很混乱的,实权职位和虚权职位一大堆,不过这些等祭祀大典之后就会彻底定好,黄天姬已经在根据功勋排列职位。

到时候功勋和职位对等,过去的功劳一笔勾销,剩下的那可就是纯粹的靠功勋说话了。

“实话实说吧,就说你自己的感受,不用考虑其他的!”穆易看着糜竺说道。

“实话说的话,我对于当前的税法很满意,而且国库确实是在日益丰厚,这来往账目也有黄天姬大人监督!”糜竺说到这里的时候胸膛也不由自主的挺了起来。

虽说他本人没有精神天赋,但是他在赚钱这方面上是有天赋,而且天赋很大,否则也不可能白手起家创下这诺大的家业。

后面跨界商业之后,更是如鱼得水,借鉴了部分大宋的经济政策,几乎完全将经济流通起来了,而且他主动将账目交由黄天姬审核,完全可以说得上一句行得正坐得端。

穆易麾下的商税是很低,干掉了诸如进城税之类的苛捐杂税,留下的是交易税,虽说有奢侈税之类的十几倍的税费,但是大体上给是很适合商业滋生的。

糜竺也不是没发现,市面上的商人越来越多了,小摊小贩也明显的多了起来,道路的畅通,政策的优待,让很多人都开始进行商业活动。

就算是有黄天姬监管,但是百姓之间以物换物的小生意你还能管住不成?当然这些可以归纳到百姓的福利当中不算什么。

重要的是偷税漏税这些东西,交易税这玩意可是要监管,要不然世家直接把东西相互转手几次,把买卖搞成转增,很容易损害官方利益的。

不过也有相应的查账方式,再加上这玩意是依托的是公路,所以就算是偷税漏税也是小麻烦,发现了抄家灭门就是了,这年头的商人就这种地位,士农工商,不是说说而已,利大于弊自然是要用的。

但是这玩意之前好用,是因为这玩意能吸引全天下的商人,相当于把其他商人绑架在穆易的麾下,变相加强自己削弱别人。

可问题现在是天下已经全部是穆易的了,你再这么搞,那就有问题了,所以诸葛亮他们盘算着打压商业,重新规划商法。

乱世本身就是商人赚钱最好的时机,从来没有听说过乱世商人会变少,只有太平年间才能控制住商人。

诸葛亮他们的盘算也不是没有道理,商业这种东西,不好好引导,对于国家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商业过于繁荣,让很多不事生产的人过的比劳苦百姓更好,这就已经再动摇国本了。

毕竟国家的根基从来都不是经济,而是粮食。

况且宋世界的例子摆在眼前,他们都很清楚商业过于繁荣带来的后果。

所以怎么打压就成了一个问题,他们当然清楚商业的必要性,他们还不至于因为固有观念连这个都看不清。

他们很清楚现阶段的商人,买卖的更多的还是剩余物资,将一个地区多余的东西,转运到另一个地区,也就是所谓的特产。

“孔明,说说你的想法!”穆易摸着下巴,他虽然因为信息大爆炸耳濡目染过一些东西,但是这玩意他还真的不是很明白。

“平稳物价,增加商税,限制商人的吃穿用度,算缗告缗!”诸葛亮平静的提出自己的意见。

标准的重农抑商模板,几乎延续了从先秦、东汉、西汉三代的重农抑商的政策。

算得上是把商人关进了笼子当中,就算是有钱的大商人也没办法享受生活,太高了农的地位,限制了商的地位。

而且算缗告缗这玩意是汉武帝的政策,就是向商人征收财产税,

算缗告缗的优点是很显著的,但是缺点带来的土地兼并也很显著,不过当下的政策是土地国有制,算是规避了土地兼并的问题,这样一来这些政策就能拿出来用了。

穆易扭头看向另外一边的荀彧,荀彧显然是不同意诸葛亮的建议的。

“断然不可加税,税率必须恒定,否则苛捐杂税终究会再度复兴!”荀彧的话让穆易也不禁点点头,很多东西的危害不在当下,而是口子一开就止不住了。

唐太宗改没改起居注不重要,重要的是开了一个坏头。

就好像是泰山封禅很厉害,但是从某一个拉跨皇帝上去之后,就彻底没有含金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