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大明第一莽夫 > 第122章 官吏哭总好过百姓哭;一家哭总

第122章 官吏哭总好过百姓哭;一家哭总(1 / 2)

汤昊安然无恙地回到了东官厅大营。

这无疑给了三军将士一记强心针!

汤木嬉皮笑脸地捧着箱子走了进来,笑道:“昊哥儿,真有你的啊!”

私自调兵这种谋逆杀头的大罪,竟然都能被汤昊给糊弄过去,实在是让人瞠目!

汤昊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劈手夺过箱子。

“出去侯着!”

“除了大司马外,任何人都不许入内!”

听到这话,汤木心中一动,收敛起笑容站在了军帐外面。

果不其然,还没过多久,只见兵部尚书许进正阴沉着脸走了过来。

“中山侯可在?”

“侯爷在里面等您呢!”

汤木嬉笑道,言语之中还是带上了几分敬意。

毕竟,现在的许进,可不是当初那个许侍郎了!

从侍郎到尚书这一步,就好比从秀才到举人,完成了质的飞跃蜕变,不再是属于同一阶层的人物。

许进冷冷地扫了汤木一眼,径直抬脚走进了军帐。

只见汤昊正翘着二郎腿,津津有味地看着郑和手札,上面详细记录了郑和七次下西洋的经历与想法。

不得不承认,写日记写自传,这可真是一个好习惯,尤其是可以作为后世子孙参考学习的珍贵资料。

“汤侯,你是不是做得太过分了些?”

许进见他这副轻松写意的模样,那更是怒不可遏,直接拍案喝道。

汤昊见状放下了郑和手札,斜眼瞥了许进一眼。

仅仅只是这一眼,许进就回想起了那日,他被汤昊支配生死的恐惧,所以下意识地收回了手。

“不要在这里哇哇叫!”

“打扰本侯看书,小心挨揍!”

鉴于许进如今大司马的身份,汤昊说话还是客气了许多。

只是许进很是不能理解,或者说他心中一直存在着怨气。

“汤侯,你这样做,有什么意义吗?”

“非得逼迫本官站队,旗帜鲜明地与伱结党,你才满意?”

许进也不是傻子,他很快就回过味来了。

汤昊这厮故意把动静闹得那么大,其实就是给他这位新任兵部尚书设了一个局。

什么局?

逼迫许进站队,表明立场!

其实,汤昊无诏调兵,这是大家心知肚明的事情。

但是就算心里面知道,却不敢说出来,因为小皇帝出面背书了。

又是圣旨又是火牌,小皇帝的态度不言而喻。

紧接着内阁首辅出面作保,解决了圣旨未经内阁的隐患,然后就该轮到兵部了。

圣旨没有问题,那调兵火牌呢?

兵部可曾勘验过?

这就需要他许进这位兵部尚书表态了。

许进还能怎么办?

上一任的前车之鉴,可就摆在眼前!

论资历论政绩论威望,许进都远远无法与刘大夏相提并论,所以他只能选择一条道走到黑,选择替汤昊灭火,与这位中山侯彻底绑定在一起!

只是汤昊这突如其来的做法,让身为局中人的许进很是不满,故而才会有此刻的兴师问罪。

“有没有意义,不是你一句话说了算的。”

汤昊放下郑和手札,然后起身看着许进。

二人对视良久,最终还是许进败下阵来,下意识地移开了目光。

“如何?”

“兵部尚书这个位置,坐得习惯吗?”

汤昊突然轻笑了一声,意味深长地开了口。

许进闻言没有回答,而是选择了沉默。

事实上,他这位新任大司马,现在并没有什么威信可言。

原因很简单,以往那兵部,可是刘大夏的一言堂!

毕竟刘大夏是四朝元老,又是先帝爷最器重信任的心腹重臣,其威望压服一个兵部上下,那自然是绰绰有余的。

而且在兵部内部体系里面,刘大夏是无可争议的一把手,那二把手就是兵部左侍郎熊绣了!

大明以左为尊,熊绣是左侍郎,而许进只是右侍郎,矮了半截。

偏偏这熊绣又是刘大夏、李东阳等湖广乡党选中的大司马接班人,一应边情重务,刘大夏全都要跟熊绣商议之后再做决定,这就使得熊绣在兵部衙署内威望极高,被视为无可争议的下一任大司马。

现在好了,刘大夏被迫致仕,熊绣外放为两广总督,而他许进则是再进一步,成了大司马!

这种局势之下,许进这个兵部尚书,处境要多尴尬就有多尴尬!

此刻他的沉默,已经震耳欲聋了。

汤昊见状摸着下巴,问出了一个看似毫不相干的问题。

“兵部里面的官员,湖广籍有多少?”

许进闻言豁然抬头,神情也变得迟疑了起来。

汤昊这个问题,很是诛心。

兵部衙署内,湖广籍官员,本就不在少数。

尤其是刘大夏与熊绣执掌兵部事务,大肆提拔重用亲近,这兵部里面的湖广籍官员也就愈发多了起来,大有一副沦为湖广乡党聚集地的架势!

现在,刘大夏倒了,熊绣被外放了,无疑是清洗这些人,助他许进执掌兵部的大好时机!

“许尚书,你不要用那种眼神看着本侯!”

“本侯这不是想着,都察院刚刚重组,正需要政绩嘛,所以让你多去走动走动。”

都察院!

许进闻言眉头一挑。

“对了,替我带句话,送给张老大人!”

“官吏哭,总好过百姓哭;一家哭,总好过一县哭!”

许进闻言如遭雷击,脑海中泛起了惊涛骇浪。

良久之后,他才躬身向汤昊行了一礼。

“多谢汤侯,季升受教了!”

话音一落,许进转身离去,直奔都察院官署!

没错,都察院!

张敷华听闻兵部尚书许进来访,亲自出迎给予礼遇。

二人坐在总宪值房之中,商议了良久。

旋即许进提笔写下了一长串的名单,甚至里面还包括了两个清吏司郎中!

大明兵部是官方军政机关,又称“枢部”、“枢垣”,专司武官选授、征伐简练、马政驿传诸事,于洪武年间建制,后逐渐完善。

兵部有尚书一人,左右侍郎各一人,下设四个清吏司武选、职方、车驾、武库,各司有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另辖会文馆等机构。

但因为五军都督府的存在,兵部职权并不算重,与五府之间因为权力多有摩擦,直到土木之变发生,于谦大权独揽打赢北京保卫战后,兵部趁机将五府职权鲸吞蚕食,蜕变成了现如今的庞然大物!

而这兵部四大清吏司郎中,属正五品级别的官员,分掌各司事务,其职位仅次于尚书、侍郎,是不折不扣的中高级官员,手握实权的六部堂官!

现在许进大笔一挥,就写下了一连串的名字,甚至连包括了两个清吏司郎中,饶是张敷华都有些看不下去了,忍不住出言提醒道:“大司马,你这大笔一挥,就是断了这个官员的生计,毁了他们的前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