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大明第一莽夫 > 第129章 除夕将至祖祠搬过来了

第129章 除夕将至祖祠搬过来了(1 / 2)

乾清宫暖阁。

汤昊正与小皇帝复盘。

今日这场廷议,他们无疑再次取得了胜利。

其一是成功打击了湖广乡党,那五十六名兵部官员彻底退出了政治舞台,就算李东阳在朝,他们也没有了重返朝堂的机会。

其二则是借助此事逼迫文臣缙绅做出了妥协与让步,日后任何官员不得随意无故请辞致仕!

当然,还有一个意外之喜,那就是兵部尚书、大司空曾鉴主动请辞,被逐出了朝堂赶去了南衙养老。

至此,朝堂之上的湖广乡党,领头之人基本上就只剩下一个李东阳了。

而顺势立下规矩,官员不得随意无故请辞致仕,这一点很重要。

就比如先前那次“科道言官朝天阙”事件,文臣缙绅拥有一张集体请辞逼宫的底牌存在。

当文臣与皇帝之间爆发激烈冲突,或者说臣权与皇权的争斗达到顶点时,这些文臣缙绅就会通过集体请辞的手段,逼迫皇帝做出妥协与让步!

毕竟,这大明王朝虽然是皇帝的是天子的,但是皇帝天子也需要文臣缙绅代他牧民,维持朝廷的正常运转。

事实上,自从那西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学就成了历代朝廷历代帝王统治天下臣民的绝佳思想工具,而学习儒学的文人士大夫,则顺势成为朝廷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石,这也是为何前宋文人胆敢喊出“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这口号的真正原因。

朝廷,终究是缺不了文臣缙绅的!

“野人,这功名,对读书人而言,真就那么重要?”

小皇帝满脸疑惑地看向汤昊。

他确实有些难以理解,经过今日廷议一事,他发现这些文臣缙绅对功名一事未免看得太过重要了一些,甚至比他们的性命还要重要!

“当然重要!”

汤昊冷笑道:“对读书人而言,功名就是他们的一切。”

“这功名不仅可以给他们带来利益,还是他们高人一等的身份象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赐予了他们所谓的神圣性!”

“比如一个读书人乡试高中成为举人,那寻常百姓见了,都会尊称他一声举人老爷,地方士绅乡绅也会立刻派人送银子送庄园,与这个新晋士绅交好,这其中的原因,主要就是一旦中举,那就是阶级的蜕变,从平民百姓正式跨越成了士绅阶层!”

举人功名,完成阶级蜕变?!

朱厚照的脸色,开始变得凝重了起来。

“先前我们想革除功名,这其实就触碰到了文臣缙绅的底线!”

“要是连神圣的功名都能够被皇帝随意革除的话,那读书人还凭什么高人一等?那文官老爷们还有什么威严?所以他们肯定是坚决不会同意的!”

“诸如何天衢之流,把功名看得比自己性命还重要的读书人,简直不要太多,甚至可以说是已经成为了读书人的共识。”

“文臣缙绅为了保住自己的威严,为了保住读书人的神圣性,他们绝对不会容许任何人动功名,哪怕是你这位大明皇帝也不行,甚至为此付出任何代价,也在所不惜!”

汤昊忽然想到了什么,看向小皇帝,咧嘴笑了笑。

“你想不想知道,一个王朝是怎么从建立到兴盛然后再到灭亡的?”

朱厚照闻言一怔,随即摇了摇头。

“不想知道,野人你可别说嗷!”

这下子轮到汤昊傻眼了。

不是你丫一个皇帝,连王朝兴衰都不关心的吗?

小皇帝见到汤昊愣神,却是笑道:“朕关心个屁,无非就是与文臣缙绅有关,对吧?”

“现在去想这些,没有任何意义,倒是真听你讲了,朕又会气得好几天吃不下饭了,反正咱们不是在努力打垮文臣集团嘛!”

“等到了那一天,你我君臣掌控朝政大权之后,野人你再告诉朕就行了!”

朱厚照懒洋洋地开口,随后径直起身向外走去。

“你又干什么去?”

“坤宁宫啊!”

小皇帝摇头晃脑地回答道,“马上要过年了,皇后也开始忙起来了,朕得过去多看着点,她那脑子不怎么好使,别被奸人给蒙骗了去!”

听到这话,汤昊一阵无语。

伱那是过去看着点吗?

你那是馋人家的身子,你下贱!

以前没发现这小皇帝还是个小色胚啊,怎么现在食髓知味了?

汤昊苦笑着摇了摇头,也起身走出了宫门。

看着异常热闹的繁华京师,他也忍不住感慨了一声。

对啊,要过年了啊!

可是这阖家团圆的日子,自己该怎么过呢?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汤昊叹了口气,翻身上马回到了自己的侯府。

没错,汤昊现在住的地方,不再是当初那座三进宅院了,而是一座奢华大气的中山侯府。

其实汤昊自从执掌新军后,大部分时间都住在东官厅大营里面,鲜少会有回府的时间。

而他毕竟受封为世袭罔替的中山侯爷,继续住在一个区区一个三进宅院,就有些不合规矩了。

哪怕汤昊本人不愿意搬家,毕竟那座宅院很是雅致,他住着很舒服,但是问题在于,这丢的不只是他一个人的脸,还有老汤家的脸,甚至大明王朝的脸!

所以小皇帝大手一挥,就让工部给他安排了眼前这座奢华宅邸。

大明礼法森严,不只是在朝堂之上,更是深入到各个方面。

“礼”是立国之本,中国的封建王朝普遍都是利用“礼”治理国家、维护社会,大明也不例外。

这“礼法”森严到了什么地步呢?

比如天下臣民身上穿的服饰,那也是有严格要求的,这服饰都被打上了等级的烙印,作为区分贵贱、身份等级的工具。

四民之中地位最卑贱的商贾,只许穿布衣,不准穿绸纱,就算你家里再有钱,那也只能在家里偷偷穿,反正走在大街上面,是不能穿着绫罗绸缎的,否则就会有被官府治罪的风险,会被以“僭越”罪处以重刑。

再比如,你家大门上面门钉的数量与排列方式,依据建筑的等级和用途而异,从平民百姓家的零星使用到皇宫大门的严格规定,都有明确的数量标准。

汤昊这位中山侯,按照规定公侯府邸门钉数量为七横五纵三十五颗,不管是排列方式还是门钉数量,都给你定得死死的,一旦有什么出错的地方,被别人抓住了把柄,那就是“僭越”之罪!

这就是礼法森严的大明!

哪怕汤昊这个无法无天的莽夫,最是不喜欢这些条条框框的束缚,在这些小细节上面,他也不得不遵守。

看着自家府邸上面那七横五纵的三十五颗门钉,汤昊只觉得心里面一阵腻歪。

将战马交给门房,汤昊才走进这座府邸,二伯汤俌就急忙迎了上来。

“昊哥儿,下朝了?”

“你可是难得回府啊!今日还有其他事情吗?”

听见这话,汤昊摇了摇头。

“二伯,今日空闲,所以回来看看。”

“听二伯这话的意思,是有什么事情吗?”

汤俌闻言笑着点了点头。

“祖祠搬过来了!”

“还有汤家所有旁系支脉子弟,全都到了京师。”

“现在就等着你一句话,咱们就可以给祖祠上香了!”

此话一出,汤昊顿时瞪大了眼睛。

不是,你们来真的啊?

汤昊满脸尴尬之色,苦笑道:“二伯,这样真的好吗?”

汤俌神情一肃,沉声道:“这是所有汤家子弟的请愿,不是二伯一人的决定!”

“事实上,你汤昊现在就是我汤家的家主,所以你在哪儿祖祠就要在哪儿!”

“昊哥儿,这是嫡庶正名的重要仪式,不可轻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