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都重生了谁不想搞钱啊 > 188.第188章 一直开挂一直爽

188.第188章 一直开挂一直爽(1 / 2)

第188章一直开挂一直爽

四龙镇是个半封闭式的小型平原环境。

北方由四条小型山脉聚拢而成,绵延数十里的四条山脉在自然伟力的神奇造化下凝结一体,形成了个半月似的小平原。

隶属于四龙镇的八个村庄,其中七个排排坐分果果,均匀地分布在平缓的黄河北岸。

永信村位于山根处。

站在村口,可以把远处的七个村落尽收眼底。

清晨。

吃过早饭后,罗辉没有急着离开,在老狄和村主任韦正的陪同下漫步在周边田野间。

踩着皑皑白雪,听着嘎吱嘎吱的响声有一搭没一搭地听着老狄和韦正吹嘘永信村的潜力。

只听,不说。

走着走着,老狄和韦正落到队伍后面,钱和峰悄无声息地凑到罗辉跟前。

“永信村就是牛鼻子。”

罗辉指着穿越群山的341国道指点:“可以把整合后的四龙镇资源从这条路运出去。”

“嗯,先找水稻专家给鉴定鉴定,看看这片水域和土地适合种什么品种的水稻。”

“确定品种,打造品牌,然后,再通过TT平台进行网络销售。”

“收购价定高点。”

“咱们提供稻种和收购价,再提供统一的品牌和销售渠道,基本上可以解决种地不挣钱的难题。”

“再加上养殖和旅游项目的收入,把这四龙镇打造成现代化的高收入小镇不是什么难事。”

“”

农产品不是不挣钱,其实利润空间挺丰厚的。

农民不挣钱的关键原因是中间商太多,经过层层盘剥,种地的农民和买米的消费者都付出了绝高的代价。

最终受益人却是中间商。

罗辉给出的解决方案简单粗暴:压缩中间商环节。

从生产到销售,所有环节都掌握在自己手里,利润空间不就来了吗?

有稻米品牌撑着。

在永信村投资的桃源项目就会经营起第一个现金流渠道,即便其他项目暂时还无法实现盈利,也可以解决很大的一部分麻烦。

至少。

四龙镇的农民收入可以保证到人均月入五千水平。

有了高收入,有了真金白银的好处,乡亲们才能死心塌地地围绕着桃园计划的指挥棒转。

“月收入五千?”

听到老板的解释钱和峰苦笑着摇头:“从年收入三千到月收入五千,这个跨度太大了,是不是得压着点?”

跟在罗辉身边的傅桃和其他四位管理人员也连连点头表示赞同。

给的太多了!

升米恩斗米仇,突然把村民的收入水平拔高到这个地步,以后的项目还怎么搞?

调动不起积极性呐!

罗辉不以为意地摆摆手:“老话说的好,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咱们要嘛不出手,一出手就得把事情办圆满。”

“这叫震惊教育。”

“就拿钱经理你来说吧。”

“在魔都的时候,你虽然是个销售经理,每个月能拿到手的工资只有四千多块。”

“如果我只给你八千块或一万块,伱也愿意心甘情愿地跟着我来铜城发展。”

“但,这点钱还不够让你死心塌地地跟着我混,更不会心甘情愿地跑到农村蹲守十几年。”

“所以,我开价很高。”

“直接给你三十万年薪的时候,即便我现在让你去黑洲开拓市场,十几年不回家你都心甘情愿。”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根据你的工作经验判断,错过这次三十万年薪的工作机会,这辈子可能没有第二次机会了。”

“倍加珍惜就对了。”

“农民也一样。”

“你把他们的年收入从三千块提升到三万块,他们会感恩戴德,死心塌地地跟着你干。”

“但是,如果这个时候再来一家企业,告诉四龙镇的农民,换个老板年收入可以拿到四万块,他们会怎么办?”

“别想了。”

“肯定掉头去跟别人合作了。”

“不但跟别人合作,反而还会说我们的坏话,劝说更多人跳槽。”

“为了避免出现这种尴尬场面,咱们就得一步给到位。”

“月工资五千只是基础。”

“永信村村民手里还有股份,通过股份分红,他们每家每年还能再拿三五万收入。”

“这就叫稳妥。”

“即便有人看到桃源项目的利润空间,有样学样地跟着搞桃源项目,也必须投入比我们更高的资金才行。”

“最起码,得让农民的收入比我们高出一大截,四龙镇的村民才会选择跳槽。”

“从年入三千到年入十万,中间跨度太大,足以刺激他们的贪欲想要获得更多。”

“所以,不会轻易跳槽。”

“同时,也担心失去更多。”

“惹翻了我们,我们撤资后他们可就被打回原形了。”

“这么说有点功利。”

“换个好听点的说法。”

“经营企业,要懂得分享红利,不能把利润都攥死在自己手里。”

“只有把企业的命运跟更多人绑定在一起,才会有无数人帮你把企业干的更好。”

“”

卧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