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音问:“就是这块地吗?”
温良说:“对,就是这块。”
“有多大?”
“实际面积是五十三亩,但是五年前一场洪水冲毁了一些,现在应该是五十亩多一点吧!”
四人沿着东行的道路继续往前,也就是穿过了这片土地,前面有一条小河,水流缓缓,不是很大,河面上有一座石桥,沟通了河的两岸。
清音等人站在石桥上,望向南边,可见五十丈之外有低山,山上林木葱郁,从低山中蜿蜒而出的小河经过石桥,小河的两岸是石砌的河堤,河堤之下种有河柳护堤。在离石桥十丈远的地方,有被洪水冲毁的一段石堤,河水向西成狐形弯入田地。
东面河堤外,有人耕种,而西面河堤外,是一片杂草荒地,因多年不曾耕作,荒地上甚至长出了手腕粗细的小树。
清音沉吟,闭目思忖,稍顷,她问:“温伯伯,村中可有富余劳力?”
温良说:“这个可以有,秋忙即过,很多人都准备到上京城打工呢!”
清音说:“这样呀!温伯伯,麻烦你帮我组织人把这一片田地清理出来,并种上秋冬作物。您帮我计算一下,清理这一片田地,需要多少人工?”
温良算了一下,说:“这片地荒废得太久了,完全清理出来,大概需要一百三十个人工。”
赵管家说:“现在普工一个是一百文,里长,你是说清理好这一片地,需要十三两银子?”
温良说:“对,就是这样。”
清音说:“好,温伯伯,您组织人,帮我三天之内把地清理出来。”
“三天,这么急?”温良说。
“是三天,然后马上翻好土,不然赶不上秋播,这个冬天又该荒废了。”
温良沉吟说:“好吧,我尽量。那请问将军,地搞好了,您打算种什么作物?”
清音问:“冬季都能种些什么作物?”
“青菜,油菜,萝卜,小麦,葱蒜等;对了,还来得及种土豆。”
赵管家说:“还是种油菜吧,比较单一,好管理,油料又是生活必需之物。”
清音说:“不能种单一作物,若遇天灾,可能颗粒无收,再说,我们的一日三餐,柴米油盐等,少了哪一样都不行。这样吧!种三亩蔬菜,七亩土豆,十五亩冬小麦,其余的种油菜,记住,控制好一定不能占用明年夏季作物的播种时间。”
赵管家躬身行礼说:“将军,您考虑得实在周到,家成惭愧!”
温良说:“好,将军,我马上就去安排。”
清音指着被水冲毁的河堤说:“温伯伯,那段水毁的河堤,在入冬之前,您帮我组织人把它修好,而且一定要保质保量。”
“好,我记住了。”
“还有,在这里。”清音指着桥头的一块空地说,“这里搭两间草庐,供工人休息之用,以后还可以供管理田地的人住宿。那边,挖一个水池,从山里引水过来蓄水,以备旱季之用;水池中可以放些鲤鱼,鲫鱼之类的鱼种。”
温良说:“将军,您这是要打造一个田庄呀!”
清音说:“如今天下大旱,上州,庭州,东州等地已是民不聊生,我们中州虽然占尽天时地利,得朝庭大力修渠引水,灌溉田地,旱情有所缓解,但仍不能大意。这一片如此好的地块,荒废了着实可惜,我们把它开发出来,种上作物,一来解决自己的食粮,为朝延减轻负担,二来有盈余,可以上缴国家,充实国库,何乐而不为?这种田园的概念,也可以推广给所有人,大家一起努力,共度难关,把生活过得更好。”
温良,赵管家,青兰皆是恭身行礼,说:“将军明鉴,我等谨记。”
清音说:“好了,就照此规划,大家回去后,立即执行。温伯伯,工人的事就拜托您了。”
“将军放心,我一定安排妥当。”温良笑说,“现在,有得忙啰,老四这一伙人,也不用急着离开家去京城了。”
四人返回村子,道别,温良说:“将军不到舍下喝碗茶再走吗?”
清音笑说:“温伯伯,我的地在这里,以后有的是时间打扰,今天府里有事,就不担隔了。”
温良抱拳,说:“将军慢走!”
清音还礼,即与赵管家,青兰上马,朝北去。
有村民围过来,问温良:“里长,这几位是……”
温良抚须说:“女娃儿,确有将军风度,我等可真是落伍了!”
清音三人出了村子,清音说:“赵叔叔,您管家之位暂且放一下,由月儿暂替。您现在主要的任务就是建设管理好田园,还有,抽时间请里长和村里的长老们吃饭,毕竟是在人家的地盘上,要多加关照。”
“是,将军!”赵管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