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就是,他们养生堂在这地方也不是开了一天两天,从前县衙虽然索贿失败,但是后来也没有再为难过他们养生堂,就小池子的叙述,这应该跟茯苓找了在旗的侍卫去县衙走了一遭有关。
那位黄知县必然以为他们有些背景,所以轻易不想招惹,没得平白惹麻烦,所以银子也不要了,后续也没有再找他们的麻烦。
的确有这方面的原因,但是联系当时事发的时间,最重要的因素,应该还是四爷。
她是先一步抵达东昌府的。
当时四爷还在京师筹募善款人还没回来呢,她则提前悄悄从济南过来,一边想着给四爷准备生日惊喜,一边也是为了开养生堂的事儿。
开粥厂的流程,茯苓现在已经熟得不能再熟,压根儿用不着她费心思,但是养生堂却还是头一次开,毕竟关系到不少孩子,投入肯定要比粥厂大,而且注意的方方面面也更多,维珍难免不放心,所以想着过来盯着。
养生堂被索贿就是在那个时候。
然后茯苓顺手就给解决了。
茯苓的手段很漂亮,让县衙误以为养生堂有旗人背景,没花什么成本,索贿这事儿就轻而易举就解决了。
但是这样的法子一个弊端,如果让对方发现你是在借势,或者干脆是虚张声势的话,对方变本加厉的报复是必然的。
到时候,二百四十两可就打不住了。
但是对于养生堂来说,就没有这样的顾虑,三不五时找大古侍卫借借人去养生堂门前晃荡晃荡也就是了。
茯苓也的确有这样的安排,时不时地显露一下旗人背景,所以养生堂一直安然无事。
但是就在昨天,杜家突然就找上门来,就县衙的反应来看,明显是提前跟杜家商量过的,人家这是在打配合呢!
就是专门来找养生堂的茬儿!
要是养生堂忍不住动手打了杜家的人,想必那位黄知县就不忙了,肯定第一时间化身黄青天挺身而出来给杜家做主。
到时候怎么处置养生堂,究竟是养生堂的人动手伤人还是养生堂果真私下在干贩卖孩子的勾当,那还不是人家知县老爷说了算?
要是养生堂上道儿的话,肯按照知县老爷指的道儿来,那也不是没有化解的法子,县衙门口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嘛!
要是你不识趣的话,就别叫他们下狠手,到时候不仅仅要让养生堂血本无归,不定还有牢狱之灾呢!
钱!还是钱!
不肯放血就等着倒霉!
对方的意图就很明显。
所以……
茯苓的法子为什么突然不管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