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旅士兵学四旅士兵,用鞭炮和迫击炮佯攻林口县南门。但是日军却不上当,只是零零星星还击了几枪。
七旅长从了望镜里发现日军虽然没有还击,但是警惕性很高。没有叫停士兵的佯攻,继续麻痹日军。
七旅,四旅士兵正在佯攻林口县日军朝鲜师团时,十七旅正在全面进攻延边的日军。
从东宁县撤回来的一团两个营随即参与了收复珲春的战斗。
当时珲春是东北边境的重要战略节点,因其地处中、苏、朝三国交界,既是日军对苏防范的前沿,也是东北抗日联军开展游击斗争的重要区域之一。
从战略地位看,珲春紧邻苏联和朝鲜,是日军“满洲国防”体系的东部要点。
日军在此部署兵力,一方面是为了防范苏联可能的军事行动,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镇压当地及周边的抗日武装,阻断抗联与苏联、朝鲜的联系。
日军在珲春及周边地区设有多个据点、碉堡和半永久防御工事。
常驻兵力包括步兵部队、宪兵、伪满军警等,规模通常在数千人左右(含辅助兵力)。
一团突然从汪清县对珲春日军发动突袭。
部队快速突进,还没有进入珲春,在汪清县罗子沟镇河东村遭到了日军的阻挡。
这里有日军为阻击苏联红军修筑的战壕,且该战壕与七十二道顶子的日军防御工事属于一个体系。设有简易野战阵地、碉堡群等。
一团长遭到阻击后,没有发起强攻。而是呼叫航空兵过来增援。
不久,新京航空兵(马家沟机场还没有扩建完工)飞过来增援,对罗家沟日军工事碉堡狂轰滥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