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特别重要的人才,李睿也会为他们就近设立实验室,反正主打的就是一个下手狠,提前把各方面的人才都收罗进来。
REdo当然也没有放过每年定期举行的大学校招,虽然这些刚毕业的大学生暂时还没办法给人工智能的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但他们能够成为AI人才库这座金字塔的底座,也是可以用来使唤的牛马,以及具备潜力的后备军,同样十分重要。
唯一可惜的是,有些人才依然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不愿意加入REdo。
辛顿教授既是人工智能的领军人物,也是这个领域的精神图腾,他的存在确实能够帮助REdo招募到不少人才,但也是因为他的存在,让一些在领域同样拥有不俗能力和地位的人不愿屈居人下。
杨立昆虽然一直和辛顿教授关系良好,但他显然更希望能够独当一面而不是在别人手下做事,于是在扎克的重金邀请下加入了脸书。
鲁斯兰·萨拉赫乌特丁诺夫同样是辛顿的学生,但他也选择加入苹果担任首任AI总监,负责推动苹果智能助理等产品的研发。
还有师从另一位人工智能领域泰山北斗级大佬迈克尔·欧文·乔丹教授的吴恩达和约书亚·本吉奥,他们肯定不会屈居辛顿之下,前者没有答应加入REdo,而是进入了REdo的股东千度公司担任首席科学家,后者则创立了ElentAI。
还有李飞飞,她在今年的例行学术休假期(SAbbAtIcAL)时,在REdo和谷歌之间选择谷歌,显然也出于对话语权的考虑。
几年前,离开学术界加入某个互联网公司被认为需要一定的勇气,甚至被认为是不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很多人都觉得在学术界发发论文明明很好,为什么要给人打工呢?
但第一批进入互联网公司的人给他们做了榜样,比如REdo公司,除了提供远超学术界的薪资待遇之外,更重要的是拥有庞大的算力和数据库,能够给学术研究提供巨大的帮助。
这就让越来越多的学者动摇起来,加入互联网公司也就成了一种风潮,往年人工智能大会的参与者最多也就一两百人,而今年的参会人数突破了两千人。
这是REdo的大会,竞争者苹果,微软,脸书,谷歌都没有受到邀请,但他们的人也不请自来,聚集在会议附近的酒店,寻找机会招人,挖人,抢人。
大会开的热热闹闹,探讨行业发展,而真正的斗争实际上发生在会场之外。
这场斗争的结果将会影响至深,甚至对人工智能领域的未来造成巨大的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