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6章 床榻(1 / 2)

严格意义来说,这并不是大茶几,而是榻,可坐可卧,可用餐会客,下棋弹琴绘画都可以。

两头或一侧和一头有靠的是贵妃椅,后面这个三面靠的就是罗汉床,都是由榻逐渐演变而成。

榻还能分矮榻和高榻,咱们家这个是算是高榻,看着就像茶几,却比茶几宽长多了,而矮榻在北方可以架在炕上,直接躺炕上或许会被烫到,但隔着一个十厘米左右的矮榻,这温度就合适多了。

古代最开始的时候,床榻几乎不分,甚至用床榻来招呼客人,尤其是亲密关系的,拉你上榻招待,就像是北方的炕,炕是用砖头砌成的床,底下可以烧一些柴火,北方天气寒冷,古代人就用这种炕当做床来睡觉,暖和。

而刚才说的矮榻,就是成了隔热板,暖和又不会被烫伤,还能保温。

扫榻以待,就是最高的礼仪,就像是关系最好的,才让你上炕一样的意思。古时候床榻的界限有些难以分辨,但随着家具的种类越来越多,床和榻还有罗汉床就有了区分。

还有一个典故后来成为成语的陈蕃下榻,古代有个大臣叫做陈蕃,他很仰慕一个高尚德行的隐士叫做徐稚。这陈蕃也是个有脾气的,平日也不接待宾客,就唯独给徐稚做了一张床榻。徐稚来了,就将挂在墙上的床榻放下来,两人像现代人待客一样,窝在大沙发上聊天嗑瓜子,但只要徐稚离开,那床榻就挂回去墙上,宁愿吃灰,也不让别人使用。

后来床榻开始有所区分,床成为私人用于睡觉的地方,而榻的等级依旧比椅子要高,《韩熙载夜宴图》里面,坐在榻上或罗汉床的,除了主人家本人其他都是贵客。

关于床榻的,还有一个典故,说有两位大臣,一个掌握兵权的叫做郗鉴的太傅有个才德兼备的貌美女儿郗璿,另一位是位高权重丞相王导。

郗鉴希望找个门当户对的才俊成为自己的女婿,就想到好友王导家里有不少子侄都是才学兼备的。

当然,双方家长其实都有联姻的意向,但古时候的相亲就没有现在这样,直接将两位年轻人约出去吃个饭什么的。

而是派一个值得相信的人,打着拜访送礼做幌子,实则就是去看看对方有那些子侄比较出众的,等同于如今咱们找工作的初试考核。

然而,这郗鉴派去的管家,看到王导家里的子侄每一个都精心打扮,看着都是青年才俊一时也不知哪个才是最好的,才能配得上家里的小姐。

当然。王家子侄都十分仰慕郗家这位才貌双全的郗璿小姐,以至于每一个都出力过头,反倒是让过来打探的管家很是懊恼。

然后一遛弯,就发现有一个窝在东厢房的年轻人,不但没有特意打扮,还袒胸露怀的躺床上呼呼大睡。

就这么个另类的青年,反倒让管家记忆犹新。回去后,管家对郗鉴说王家的情况,如实汇报青年才俊太多,当中有一个特别奇葩,没有按套路出牌的好好打扮自己,反倒是跑去呼呼大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