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八章 胆战心惊(1 / 2)

“右都督石亨,左副总兵范广,右副总兵武兴听旨!

现在贼军想要进攻京师,现特命你们带领大军守御京城九门要地。不管是安插伏兵还是抢占险地,既要守又要战灵活用计,以正兵迎战,出奇兵制胜。既要有据点守好地盘积蓄实力,也要主动出击用谋略击退敌兵,也可灵活调配分兵合战,总之,必须认真谨慎地部署应敌之策。

一旦平定战事,即刻封赏,朝廷从不吝于奖励功臣。”

朱祁钰目光掠过三人,其中范广最年轻。

三人当即应声跪下高举双手,“末将领旨!”

时间紧迫、军情十万火急,朱祁钰没再耽搁下令说:“卢忠,你马上将锦衣卫掌握的全部情报整理送交于谦与石亨手上。”

说完,朱祁钰就起身离开帐中。而早在战事消息一出,京城里已早早行动,开始调度兵马。

与此同时,朝廷的各个机关也紧锣密鼓地发布告示,传达命令。

城内传出命令:“奉皇帝谕令,已有装备的兵士若是今天拒绝出征随军出战,统统斩首示众!”

士卒们从各个城门口出城,依次集结列队,井然有序开拔战场。

总兵官石亨率军镇守德胜门,都督陶瑾负责安定门守御;广宁伯刘安驻东直门;武兴之子武进伯接守朝阳门的任务;都督刘聚则据守西直门;副总兵顾兴祖防住阜成门,都指挥使李端把守正阳门,都督刘得新守崇文门,汤节则领命防守宣武门。

自从朱祁钰开始代为管理国家政务起,于谦就对防御做了部署。所以这一次外敌来袭并未让城里百姓陷入恐慌。

回府的朱祁钰没看到平日宠爱的汪招娣王妃。旁边的太监兴安赶紧说:“附近乡村的人都陆续进城了,王妃亲自组织宫里女官一同帮忙,安排女眷住处。”

这回王妃借之前购置的宅子来收容流离失所的老百姓,趁此能帮上一把,也是给自己的身份打基础、积口碑,日后才有立足的名望啊。

朱祁钰点了点头,开口问道:“她那边的防守安排得怎么样?”

“东厂和锦衣卫都已经布置妥当,还有王府的护卫一同随行保障。”

兴安低声回答。

既然事关汪招娣,那警戒等级自然是格外的高。

第二天,也先带着朱祁镇,到达了大同以东大约四十公里的阳和口。

这阳和,就是日后叫阳高县的地方。原先这里的阳和卫早已经没有驻军。

一路上毫无阻碍,让也先越发觉得肆无忌惮。

瓦剌军队来到一个山丘前,山后是树林茂密的莽原,山前则是一片平坦开阔的地形,正适合骑兵作战。

朱祁镇心里有些恼火,又要爬这个坡。不过这只是一个小山头,比起之前的大青山可要轻松许多。

在阳和东南边,也先几下就登上山顶。

他背着手,语气里带着得意:“你知不知道你现在站的这个地,是什么地方?”

他像欣赏风景似的望着远方,眼神中有种炫耀的味道。

朱祁镇被这爬山累得不轻,喘着气低声道:“我不知道。”

“哈哈,这里就是断头山!是你老祖宗打输的地方!”

也先张开双臂,仰头感受风的呼啸,随后开始说起过去的战斗:

“洪武五年正月,朱元璋派人来犯,主帅是徐达,还有汤和、蓝玉等人带着五万大军分三路来攻。七月初,汤和派了精骑攻阳和。十一日,我们占据断头山,依山势阻挡他们。汤和强行攻击,被我军重创,他的手下章存道战死,我们大获全胜!”

说着说着,也先越来越激动。他猛然睁开双眼,冷冷地盯着朱祁镇,那眼神如寒光般锐利,把朱祁镇看得心头一凉。

“这一仗过后,我们退回大漠,你们大明却不肯收手,不断出兵进犯!”

他抬手指着脚下的土地,咬牙笑着:

“今天,你就站在我们曾大胜的山上!我是也先,我会让大元重新站起来,我会笑到最后!”

他停了一下,冷冷地看着朱祁镇问:“大明的皇帝,你觉得我刚才说的话怎么样?”

朱祁镇低头咕哝着说:“可别以为你能这么容易打进三关。”

“哈哈哈。”也先一笑而过,“三关防守成什么样我说不准,但我得夸一夸喜宁那家伙,脑子是够灵的——你也的确给了我不少方便。我们走。”

说完,也先转头向山下走去。

朱祁镇皱眉问道:“这是要去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