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四章 保全自己(1 / 2)

要不是亲身体会过皇帝的用心,换个位置去亲身经历一下,也许他们当初也会和敌人持差不多的想法。

朱祁钰下令说:“把袁彬所知道的详细情况都写清楚,然后送一份给石亨,一份给于谦。”

他接着对袁彬嘱咐道:“要是战争真的打起来,你一定要首先保全自己。你要明白,你的任务是盯着也先,朝廷不希望再发生太宗皇帝当年追剿阿鲁台那样远赴北地的事情。”

袁彬拱手应道:“属下一定铭记在心!”其实他心里已经完全明白了皇帝话语中隐含的深意。

当年阿鲁台身为北元重臣,不断侵扰明朝边境。即使太宗数次亲征,始终没有成功抓到,后来还是瓦剌的脱欢支持另立脱脱不花,才终结了阿鲁台的生命。

由此可见,放走强敌往往会导致严重的后果。皇帝所考虑的是整个大明王朝的根本大局,不是某个无知领袖的安危。

这份高瞻远瞩的思路,袁彬心中极为钦佩。

当天,他就再次启程,回到了也先的大帐。

他还对也先绘声绘色地讲述了那会上的事情,添油加醋地说那群文官胆小怕事,居然当朝反驳皇上,阻碍遣使,才逼得皇帝愤怒离席。

也先听完放声大笑,对有没有使臣也并不真在意。他早就知道那些文官贪生怕死,身居要位更舍不得自己的利益。

他高声喊道:“全军出动,明朝内部人心涣散,那些窝囊的官员,加上没落的军队,怎么可能敌得过我们英勇无畏的人马?我瓦剌何惧之有?”

随着也先的下令,大批瓦剌士兵列阵整齐地向京城开来。

“帖木儿,你带三万人去,举着皇帝的旗号,攻打德胜门。”也先对被俘的人还是有些想法的,打算继续利用他制造混乱。因此皇帝的旗号必须举起来。

他曾亲眼见到在大同、在白羊口、在紫荆关外,明朝守军望见皇帝的大旗便陷入恐慌的样子,内心极为痛快。

瓦剌军队浩荡前行,很快就远远看见那座雄壮巍峨的京城城墙。

“那就是我想去的都城!”也先远望前方,眼中带着光,喃喃地说着。

此刻的京城中,低沉激越的战鼓声已经响起,五城兵马司也开始了动员民力,协助防守任务。

远远望去,京城城墙坚固高大,把外面的情况遮挡得一干二净。而此时,大批延绵无尽的瓦剌军队,一眼望不到边。

德胜门上,缓缓升起了一柄金色的华盖。

朱祁钰一身盔甲登上城墙之上,身边有三位孩子相随——一个是徐永宁,另外是朱见济,还有一个看起来愣愣傻傻的是朱见深。

朱见深在其中年纪最小,个头最矮,抬头也只能看见那灰蒙蒙的墙垛。

于是他伸手拉了拉朱祁钰的披风,仰头说:“叔叔,我看不见。”

朱祁钰笑了笑,一边揉了揉朱见深的小脑袋,一边将他抱了起来,说:“现在能不能看见了?”

“看见啦!外面来了好多兵!”朱见深瞪着眼睛,盯着城外整齐排列、蓄势待发的敌军队伍。

朱祁钰抬起手指,遥遥指着远方一面在风中飘动的龙形大旗,语气沉稳地说:“你看那底下站着的人,是你的爹爹,他现在要攻打我们。”

听到这话,朱见深皱起了眉头。他的记忆中,已经完全模糊了父亲的模样。对他来说,父亲并不亲近,相反,这位和他一起玩耍的叔叔反而更加亲切,因为这位“叔叔皇帝”的身边总有各种有趣的新奇玩意。

孩子困惑地发问:“我爹为什么要来打我们呢?”

在一旁的于谦默默地叹了口气,皇家的这些事情,外人实在不好多插嘴。可是他心里还是对朱祁钰能有这般胸怀感到佩服。

朱祁钰看着朱见深,微笑着说:“见深,你知不知道大家现在怎么称呼我?”

朱见深低着头想了半天,开口说:“我知道,姨娘告诉我的,说你是皇上,是一国之主,整个大明最有权力的就是你。”

朱祁钰轻轻说道:“可是这帝位,原本应该是你父亲的。”他的视线落向远方飘扬的龙旗,心中闪过一丝冷笑——朱祁镇居然真敢在京师外高高挂起龙旗!

他抱着见深缓缓说道:“你要记得,大明的尊严,宁愿吃尽苦头也绝不低头,即使被绳子勒死,也不能举起大旗来和自己的国家为敌。”

这话发自真心,只是年幼的见深能不能明白,他自己也没底。

旁边的于谦却听出了沉重与悲凉。他偷偷看向皇帝,见朱祁钰神色平静,怀中的朱见深却已经皱起眉头。

谁也没料到,朱祁钰接下来说出了一句让全场寂静的话:“见深,叔叔现在得亲了你爹。”

声音刚落下,所有人脊背一阵发凉,仿佛寒冷顺着脚直冲到头顶。

朱见深眼泪一下子就出来了,哽咽地问:“叔叔你对我一直那么好,为什么要去杀我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