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章 挖矿和采煤(2 / 2)

这场演讲之后,明朝的形象就被定为受欺负的一方。

光是这样还不够,朱祁钰还把神武卫派出去,暂时接管战俘营。

接着他还要去巡视其他部队和九座城门,慰问伤员,这本来就是皇帝该做的事。

皇帝亲民,是从太祖和马皇后那时候就开始的,只是后来的皇帝大多让太监代替自己去做了。

皇帝其实挺累的,不仅要处理各种事务,还要批阅奏折。

这时候,礼部和内阁之间起了争执:国家是不是该有两个太后?

按理说,母亲因为儿子而尊贵,妻子也因丈夫而荣耀。

之前打仗的时候有些事没来得及办,现在打了胜仗,该办的事自然要提上日程。

王妃汪招娣当皇后是板上钉钉的事。

但吴贤妃作为皇帝的母亲,理应被尊为皇太后。

可慈宁宫已经有主人了,孙太后还在,她是皇室的主母。

所以封太后是必须的。

有人提出,既然夷王已经死了,孙太后就应该让出慈宁宫。

争论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朱祁钰觉得这事有点莫名其妙。

自己的母亲当太后没什么问题,但谁说她一定要住进慈宁宫?

不过礼部的人要讨论,那就让他们去讨论吧。

反正他们本来就是干这个的。

朱祁钰没心思管这事,带着兴安和厂卫去了王恭厂。

这一仗打出来不少新东西,王恭厂自然引起了不少关注。

王恭厂要搬迁,不能太远也不能太近。

但眼下京城人手紧张,关卡也要重建,还没找到合适的地方。

他骑在马上,看着被厂卫围起来的人群。虽然他经常到处跑,但对皇帝的保护一点都没马虎。

进了王恭厂,一股热气扑面而来。

炉子里火光冲天,钢锭被浇铸好后送进冷却房,再由一辆辆手推车运到需要的地方。

八级匠人的制度不仅让工匠们干劲十足,也让王恭厂的管理更上一层楼。

比如吴老头,教了几个高手之后,自己就升到了高级技师。

没办法,他刚好赶上这个风口。

原本高级工手艺就不差,稍微指点一下,就能成为技师。

就像个老厂长一样,吴老头巡视着机床,看着技师指导其他工人,忽然看见一个穿便服的人走过来。

“小民参见皇上,祝陛下平安。”

吴老头弯下腰,接着跪下磕头。

“起来吧。”

朱祁钰摆了摆手,没让他跪着。

“老吴,朕让你去宛平县西边四十五里外的大谷山一趟。”

朱祁钰带吴老头走了几步,就开口说。

“陛下是想去西山采煤?”

吴老头本就是铁匠,而西山不仅产煤,还盛产白煤。

不过明朝一开始禁止在卢沟桥以东的山岭挖矿和采煤。

朱祁钰点点头:“没错,你去看看,找一个靠近水的地方,最好有点坡度。”

吴老头一听就明白了。

他看了看机床,说:“小民领旨。”

吴老头答应之后,朱祁钰又开始四处走动,耳边尽是机器敲打的声音。

“现在产量如何?”

来到王恭厂自然要问产量的问题。

“回皇上,现在实行两班倒,还增加了不少工匠,除去废品,每天大概能做五把。”

朱祁钰听后点点头,心里早就清楚了。

所谓两班倒,就是白天和晚上轮着干,机器几乎不停歇,这还是在技术好的工匠多了的情况下才能达到的数字。

“要注意安全,生活上有什么不够的,朕尽量帮你们解决。”

朱祁钰背着手,看着那些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还要轮班的工匠们。

没办法,能工巧匠本来就少,既要让他们多干活,也要保证他们的基本生活。

“就是夜班的工匠没法回家,放心不下家里人,再说还有学校的事,毕竟养儿防老,他们这么卖力,也是为了后代子孙。”

吴老头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朱祁钰当然明白,他说:“你放心,我一会儿就去找教书先生,应该快了。”

吴老头听了,点头应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