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大明:我!千古一帝,开局登基 > 第九百八十四章 不可思议的事情

第九百八十四章 不可思议的事情(1 / 2)

平时下级不能越级上报,但遇到传染病的情况例外,只要地方监察机构发现,就必须直接上报皇帝,由朝廷统一处理。不过以前的处理方式比较粗暴。

一旦发现瘟疫,就封城,派人送药送医,这是其中一部分;但要是有人私自出城,立刻砍头。

这时候,暴力机关就会毫不留情地出手,没人会跟你讲道理。

在户籍制度下,一旦有疫情,除非你躲进深山老林,否则附近所有士兵看见你,都会直接动手砍人。

董宿和刘纯奉命开始组织人力,医学院现在学生很多,里面有不少是赤脚郎中。

朱祁钰则去了文华殿,召开了支援会议。

没有推卸责任,也没有扯皮,大明的皇权意志是绝对的。

“户部,要和太医院配合,一切所需都要优先安排,诸位知道,大宁府不能有闪失。”

朱祁钰坐在上首,语气非常严肃。

“臣,领命。”

陈循站出来回答。虽然他本来就很忙,京畿地区正在试行税改,由户部主导,每次朝会都要面对各地巡按御史的弹劾,还要应对那些阻挠丈量土地的地主乡绅。

但大宁府关系到辽东的战略布局,税改的事可以暂时放一放。

“吏部,原本想着慢慢来,但现在朕缺人,从独石口到大宁府这一路的县镇,都需要官吏。朕会让神武卫协助,别打什么小算盘,朕不仅要控制军事,还要掌控地方。”

看着王直,朱祁钰说的是命令,而不是商量。

如果没有瘟疫,他还能慢慢来,让军队里的副职逐步熟悉政务,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

突发状况不只是麻烦,更是机会,是向辽东展示新皇权威的机会。

“臣,领命。”

王直站出来,他总觉得自己的地位越来越边缘化,好像跟不上时代的节奏了。

圣人不再重视国子监,心思都放在学校上了。王直也知道,东华门和山东的事让圣人对天下学子的期望不断降低,连带着与科举挂钩的吏部也被圣人冷落了。

现在,王直只希望山东那边别再惹事,到底有没有搞清楚谁是臣,谁是主?

从独石口一路往东,那支所向披靡的大明军队回来了,但消息传得慢,很多人还懵在那儿,没反应过来。

再说,

不像前一个那样,动不动就大张旗鼓地宣传小胜,他的眼光更开阔,看得也更远。

朝廷的反应非常快。

医生们被紧急召集起来,就连京城的军医也通过抽签的方式选出人来。

传令官骑着快马冲出城,后面跟着一批先期运送的物资。

因为有司库的支持,物资的清点和收集都很快,传令官还要往北通知各地的惠民药局,所以京城这边压力不大。

大宁府。

在特殊情况下,李狗蛋他们借助锦衣卫的力量,把几个在人群里煽风

的人给杀了。

他们一开始不听劝,非要

,直到见了血,才像鹌鹑一样缩成一团,老老实实听话了。

“你们不是来救人的吗?为什么还要

?”

有个胆子大的百姓大声质问。

李狗蛋看了他一眼,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地说:“昨晚就说了,城里可能有传染病,我们尽力救人,防止疫情扩散。而这些人,冲撞军营,

人群出城,不管在哪朝哪代,这都是死罪。”

一只手拍了拍李狗蛋的肩膀,罗顺走了出来。他是提议进城的神武卫副将,比李狗蛋资历更深。

“各位乡亲,现在出了城,没人能活命。而且,时疫也不一定非死不可,只要大家待在自己家里,所有物资都会送进来。可现在你们又聚在一起,还想冲撞军阵,难道是想趁机做什么?”

罗顺说话很平静,但在人手紧缺的情况下,自己人已经承受了极大的压力,可是人与人之间似乎就是无法真正理解彼此。

看到自己的气势软了下来,有人却觉得自己硬了起来。

这些人好像根本不会思考,就算过了这道门,光靠这些百姓,就能冲破外面的军队吗?

现在的军队还在改革中,刘安手下大多是旧部队。

虽然俘虏营不敢乱动,但刘安未必会顾忌。

有人刚要开口,罗顺立刻把帽子扣在他头上,那人立刻退了回去。

“你我都是明白人,都是同胞,如果不是万不得已,我们也不会拔刀相向。现在,大家都回自己家去,按照指示做好消毒,不要喝生水,家里没柴火的可以来……”

罗顺唠叨着那些老生常谈的注意事项。

现在城里大多数人都有头痛发烧的症状,医生说是风寒。

风寒可不能小看,百姓大多营养不良,风吹雨打后,任何病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都有可能致命。

听了罗顺的话,再加上几个叫嚣的人倒在地上,人们也不敢再多说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