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大明:我!千古一帝,开局登基 > 第九百九十三章 早晚要出事

第九百九十三章 早晚要出事(1 / 2)

几天后。

知府衙门里,同知匆匆跑到书房,找到了吴惟城。

“大人,外面都在传,说我登州的官员跟山东的读书人合不来。”

吴惟城只是挑了挑眉毛,笑着说:“就这点事?”

“咦?大人,这还不算大事吗?”

同知一脸疑惑地问。

“这种小把戏。”

吴惟城摇头道:“我们这些朝廷命官,什么时候和山东的学子是一伙的?”

“可……”

同知话还没说完,吴惟城就摆了摆手说:“之前裴巡抚先是去了石总兵那里,然后才请我们吃饭,你别忘了。”

“嗯?”

同知皱着眉头,沉默下来。

“不可能吧?”

他不敢相信地摇摇头:“一个小小的

,难道真要动刀动枪?”

“你也知道那只是小小的

。”

吴惟城冷笑道:“读书人没本事,孔家没脑子,还真以为天下读书人都靠山东了吗?”

“可是那是衍圣公啊!”同知问。

“那也是皇帝给的,要是皇帝想收回去,还能怎么样?”

吴惟城拿起桌上的茶杯,掀开盖子吹了吹,喝了一口,接着说:“要是明着来还说得过去,但像这样,就像小媳妇撒娇似的,其实是在掏空山东自己的根基。”

朝廷里有人结党营私,无非是老乡、同学罢了。

山东在京城的官员少了,说话的分量自然也轻了,可蛋糕就那么大,你少拿一分,别人就多拿一分。

说不定现在各地读书人正乐呵呵地看着朝廷怎么应对呢。

文人就是这样,一盘散沙。

“可我们还得在登州当官,怎么说这也是山东啊!”

同知叹了口气说。

“算了,难不成你还敢去惹裴巡抚?就算真动手了,那石总兵也得死?那和那些人有什么区别?”

吴惟城说得简单,现在朝廷里应该没人会为山东说话,说不定山东的京官还会主动弹劾孔家,把他们和学生分开。

果然如吴惟城所说,春耕过后,京营轮到山东驻防,朱祁钰就开始收到弹劾孔家的奏章。

“孔彦缙不学无术,

受贿,违反规矩,管教不严……”

朱祁钰看着奏折,嘴里低声念着,好像是对兴安说的。

“这分得还挺细,衍圣公是衍圣公,孔彦缙是孔彦缙,那些学生都是被带坏的,啧啧啧。”

他摇头,这些手段让他觉得似曾相识,难道千百年都没变过?

学生这个群体,永远热血,永远激动,还不是因为太年轻,太容易被利用。

东华门那次,山东这次,都是如此。

但也正因为这个特点,一些学生才会走在时代的前面。

朱祁钰当然不会搞什么天子之怒,血流成河。

不过既然分得这么清楚,那这个衍圣公,也就不要也罢。

第二天早上,奉天殿内,朱祁钰望着满朝文武,让兴安把关于孔家的弹劾奏章读出来。

这是弹劾孔家,但百官却一声不响。

“陛下,孔彦缙曾在国子监学习过,却不修德行……不配担任衍圣公的爵位,请陛下做主。”

陈镒站出来,列举了孔彦缙成为孔家家主后的种种劣迹,然后大声喊道:“请陛下圣裁。”

说完后,都察院的御史们齐刷刷地跪下,异口同声地说:“请陛下圣裁。”

“陛下,西安府知府王懋上奏,说孔彦缙贪婪

、暴虐无道,无视法纪,曲阜一带百姓苦不堪言,应当依法惩处,请陛下革去他的爵位,捉拿主犯,严加惩治,以正视听。”

王直站出来,拿出一份奏折大声念道。

朱祁钰坐在龙椅上,看着

他想要的,不只是一个孔彦缙。

君子的恩惠,最多传五代就会断绝。

孔家已经享了太多代的优待,衍圣公这个官职,早就该取消了!

县里。

一百个人太多了,不好管,太少又显得没气势。

巡抚衙门外,聚集了一大群人。

他们大声喊着:

“告了巡抚,免除所有赋税,我们这些人的田租全部免掉,催粮收税不能再像对百姓一样一概逼迫!”

“十年苦读有什么用,朝政不正一定有奸臣!”

各种口号接连不断,人群不断往衙门那边挤。

厂卫差役拿着武器,按照队长的命令,没有拔刀,而是拿着棍棒守在衙门周围。

“这里是衙门重地,闲人不得靠近!”

缉事厂的队长站在人群中间,冷冷地看着这些人。

“我们要见裴巡抚!请裴巡抚给我们一个说法!”

带头的书生指着天大声叫喊。

“好,稍等,我去通报。”

还没等书生说完第二句话,队长点头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