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大明:我!千古一帝,开局登基 > 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泄愤的意思

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泄愤的意思(1 / 2)

法律是有适用范围的,已经被剥夺了所有权利,自然不在保护之列。

否则历代也不会有相关的医学著作。

但这件事毕竟不太体面,跟医者的仁心不符,。

在尸骨堆里教人学医,这是医学发展的必经之路,如果不了解人体,又怎么准确看病?

李言闻被圣人的话深深打动,没想到一封书信竟引来圣人亲自前来。

“学生一定不怕流言蜚语,不忘初心。”

李言闻跪下磕头。

“不用这么重的礼,这事,朕占了便宜。”

朱祁钰起身,亲手扶起李言闻,接着说:“以后的医学史,这将是一笔浓墨重彩。”

董宿不知道为什么圣人这么有信心。

历代除了那个奇怪的王莽,很少有皇帝会为解剖站台,就算王莽,也是解剖政敌,带着泄愤的意思。

而现在的圣人,根本不需要这样。

李言闻当然很感激,有圣人支持,至少能压下一些人的闲话。

“学生,学生……”

李言闻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只能结巴地站在那里,忽然感觉到肩膀被人拍了一下。

抬头一看,是圣人投来鼓励的目光,让他感觉就像一个慈祥的父亲拿着几亿资金支持自己创业一样,顿时信心满满,心里也踏实了许多。

“对了,朕这次来,是想问你,你那青霉素真的做出来了没有?”

朱祁钰根本不在乎那些言官的议论,毕竟比起空谈,刀枪更管用。

李言闻擦了擦眼睛,挺直了腰板回答:“回陛下,在学校老师帮助下,学生已经做出了一些,但数量不多,只给小鼠试过,没死,现在正打算进一步研究。”

听完李言闻的汇报,朱祁钰连连点头。

“如果要做人体试验,最好还是用注射的方式。”

李言闻研制的是青霉素溶液,用注射更直接。

其实替代注射器的东西有很多,比如鱼刺、鸟骨之类的,但要是想大规模使用,还得靠工业产品。不过试验阶段就另当别论了。

正好李言闻提出要进行解剖实验,不如趁机讲清楚,给医生们一个方向,也许能少解剖一些人。

董宿和李言闻听得入神,心里更加迫不及待了。

说完后,朱祁钰回到书桌前,拿起茶碗润了润嗓子,说道:“解剖的时候,要光线充足,不要在阴暗潮湿的地方,你们干的是进步的事业,不是躲在阴沟里的老鼠。”

“遵命,陛下!”

两人弯腰应道。

朱祁钰也算是完成任务了,反正现在不缺死囚,山东和湖广送来的足够医学院用了。

送走圣人之后,董宿立刻召集医师,把解剖实验提上日程,自愿参加的可以加入,不想参加的也可以退出。

圣人的信任让董宿觉得,解剖对医学有着非凡的意义,这是一段浓墨重彩的历史,他怎能错过?

医学界圈子小,消息传得快,很快传到了刘纯那里。

相比董宿,刘纯更狠,不然也不会在南京用那么多死囚做药理实验。

于是刘纯立刻找到董宿,想要加入这个项目。

刘纯是个很有能力的御医,他对解剖的看法和华佗差不多。

医者剖腹,本是另辟蹊径,谁知后来被庸俗官员毁掉,连遗书也被烧了。

曹操杀了华佗,是医学界的一大损失,如果华佗能做手术,华夏医学或许会有一个飞跃式的发展。

虽然可惜,但现在不同以前,圣人亲自到过医学院了,刘纯怎么会不知道圣人的态度。

就算只是分一杯羹,他也绝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对于刘纯的加入,董宿自然没有理由拒绝,医学界的高手越多越好,大家互相扶持,也能减轻圣人一些压力。

在太医院和医学院一起筹备的时候,石亨正全心全意地推动他的军港计划。

山东那边不断抄家,让石亨得到了一笔不小的启动资金。

有了钱之后,他并没有用来享乐。

以前在大同的时候,他还帮知府完成税收任务,什么叫可持续发展,没人比得过石亨。

那些破旧的备倭城船只,哪能跟福船相比。

要想把事情做好,首先得准备好工具。石亨知道,他的未来可能是广阔的海洋,所以军港建设必须尽快开始。

和山东富贵人家的动荡相比,备倭城这次扩招简直人多得不行。

石亨手里的钱,名义上是从军需库里调拨的,但他不敢耍小聪明,那可是要命的。

看着港口已经开始动工,石亨已经幻想着自己带着舰队去劫海盗的画面了。像解剖这种事,是不会公开说的。

朱祁钰挑了一个曾经是响马的死囚,反复确认他没有家人之后,才决定赐死。

这个死囚被蒙着眼睛,秘密送到了医学院。

房间很明亮,中间放着一张铺着白布的长桌,四周坐着很多医师。

就算知道自己马上就要死了,这个死囚看到这样的场面还是有些紧张。

一个官员走出来,宣读皇帝赐死的圣旨。比起斩首,绞刑显得没那么血腥。

这些医师不是医学生,他们见过太多生死,有些人甚至眼里还带着一丝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