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的服装代表着整齐划一,能增强士兵之间的凝聚力和作战能力。
不过这笔花销也不小,而且都是用朝廷的钱。
“民女明白,有了新式织布机,成本已经降了不少。”
陈凝香微微一笑,能直接见到皇帝的商人并不多,她一开始占了优势,但现在情况有些变化了。
京城这块大蛋糕自然吸引了许多有钱人,皇帝也不排斥和这些富商合作,所以她还得更加努力才行。
“你明白就好,朕只关心结果。”
朱祁钰点点头,接着说:“眼光不能只放在京城,周边的发展也不能忽略,朕对经商之道了解不多,更多还是要靠你自己去摸索。”
别人都盯着京城,而朱祁钰却把目光投向了其他地方。
因为他知道,跟在别人后面捡便宜虽然轻松,但不利于长远发展。
陈凝香早有打算,便说:“附近的城市,比如天津,民女已经让人买了一些铺子,准备在那里开分店。”
朱祁钰挑了挑眉,问道:“天津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这里是南北运河交汇的地方,将来陛下要开放海路,天津不仅有河运,海运也会兴旺起来。现在那些铺子价格涨了不少,很多商人都聚集在那里,之后才进京。”
开放海路早就定下来了,只是水军实力不够,所以推进得比较慢。
但自从福船进港,大沽口开工后,很多人觉得时机到了,开始提前布局,陈凝香自然也不例外。
朱祁钰平时忙于京城的各种事务,对这些细节并不太清楚。
听陈凝香一解释,他频频点头,难怪会有豪商去找陈循。
“倒是不错,去天津开店,不需要拜码头吗?”
新势力进入老地盘,按朱祁钰以前看过的电视剧小说,肯定会有本地势力找麻烦,然后展开各种商业斗争。
“拜码头?”
陈凝香皱了皱眉,随后疑惑地说:“现在京城周围,谁不知道制衣厂的名号,最近各地都有人来求购。”
明白了,有靠山就是好办事。
虽然朱祁钰不在意这些,但制衣厂是他的产业,就算去地方上,也是那些地方势力来巴结他,不过拜皇帝可不是谁都有胆子的。
“这些样品朕看过,还行,你拿去给皇后看看吧,好久没见她了。”
制衣厂原本是汪招娣在管,但她怀孕了,这是很多女人常遇到的事。
不管是现在还是以后,对有能力、有资源的女性来说,怀孕不是问题,但普通女人就要休息几个月,大多数公司都会想办法处理。
“是,陛下,民女告退。”
陈凝香愣了一下,随即站起身行礼,然后倒着退出去。
“父皇,儿臣的校服也是从制衣厂出的吗?”
等陈凝香走后,朱见济抬起头问朱祁钰。
“当然,校服是按出厂价买的,便宜又实惠,质量也能把控。要是换别人,为了多赚钱,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朱祁钰看了朱见济一眼说。
“那能不能不要钱啊?”
朱见济听了,挠了挠头,心想反正都是自家的,干嘛还要花钱?他一时转不过弯来。
“可以啊,”朱祁钰笑着捏了捏朱见济的脸,“这东西要看怎么想,如果你觉得都是自己的,随便用,那就会有人趁机占便宜,我可不允许。”
现在跟朱见济讲这些还太早,但让他有个大概了解还是可以的。
被捏着脸的朱见济觉得不疼,也不敢说自己听不懂,现在爹对他要求越来越严格了,他可不想再加作业。
另一边,陈凝香来到后院,看见皇后正坐在庭院的石凳上晒太阳。
微风吹起她微微翘起的头发,光滑的额头白里透红,眼睛半眯着,睫毛轻轻颤动,一只手托着脸,显得格外悠闲。
“民女陈凝香,拜见皇后娘娘,愿娘娘福寿安康。”
陈凝香在婢女们的注视下向汪招娣行礼。
听到声音,汪招娣睁开眼,看向陈凝香,脸上露出慈祥的笑容。
“免礼吧,过来坐会儿,跟我说说制衣坊的事。”
说着,汪招娣还伸了个懒腰,身上的衣服虽然宽松,但身材越发丰满,已经藏不住了。
陈凝香是汪招娣为数不多能说话的人,毕竟身为皇后,除了丈夫就是婢女,再加上皇帝没开后宫,能说说话的人本来就不多。
坐下后,陈凝香主动汇报了制衣坊最近的情况,但她发现,汪招娣一直在盯着她的脸,脸上还带着一种说不出的笑意。
等陈凝香说完,汪招娣笑着说:“陈姑娘,你这么优秀,以后怎么嫁人啊?”
陈凝香一听,整个人都愣住了,她根本没想到会有人问这个问题。
“尚书的女儿,自然要门当户对,但门当户对的同时,那些书生或者武夫,有没有你的眼光?”
汪招娣嘴角带着笑意,陈凝香现在比很多男人都强,正因如此,她的要求也更高了。在门当户对的基础上,夫妻双方都要有能力才行。
在男女地位不平等的年代,这种情况还好,但如果女方强势,男方弱小,大家就会想到“赘婿”这个词。为什么人们看不起赘婿?就是因为男人没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