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章 可取之处(1 / 2)

黄镐所在的无名寨有不少成功经验,所以薛瑄特意前去查看。

木头搭的房子虽然简陋,但能挡风遮雨,路虽然泥泞,但走着还算稳当。

知道巡抚要来,黄镐提前在离寨子几里地的地方迎接,这是对朝廷的尊重。

因为他也想往上爬。

薛瑄见到黄镐,这个人身上没什么书生气,如果不是穿着旧官服,薛瑄还以为是个普通老百姓。

“下官参见巡抚大人。”

黄镐双手作揖,深深鞠了一躬,动作非常得体。

站在黄镐旁边的香卡低着头,偷偷打量着薛瑄,这是她第一次见到大官。

“不用多礼。”

薛瑄加快脚步走过去,伸手扶住黄镐的双臂,笑着说道。

黄镐才三十岁,不管是守卫平越卫还是现在这个无名寨,都办得井井有条,是个年轻有为的人才,薛瑄也想表现出对有能力的人的尊重。

寒暄过后,薛瑄才看向香卡,问:“这是谁?”

“香卡,我这边事情太多,实在分不开身,香卡姑娘有本事,寨子里的伤员都是她带着姐妹们照顾的。”

黄镐有意抬高香卡的身份,他担心朝廷里的官员会看不起一个女子,所以先打个预防针。

不过看薛瑄的样子,似乎不仅不介意,反而还有点欣赏。

“女子可不比男子差,好,好啊。”

薛瑄点头称赞,接着说:“快进寨子,然后跟老夫说说你是怎么管理的,现在湖广各地都在等着听你的经验呢。”

这话让黄镐有点承受不住。

“巡抚大人别这么说,下官压力太大了。”

黄镐摇摇头,侧身让出位置,指着路引导薛瑄。

“压力大才好,你不在京城,不知道现在朝廷的变化,好好干,以后会有你的位置。”

经过黄镐身边时,薛瑄拍拍他的肩膀,鼓励地说。

黄镐立刻弯腰行礼:“巡抚大人看得起,下官一定记住。”

提拔和恩情在官场中非常重要,黄镐觉得这是薛瑄在暗示自己。

薛瑄听了这话,愣了一下,随后摇摇头,没再多说什么。

反正等黄镐有机会进京面见皇上时,他就明白了。

雨后的寨子里,空气里飘着树叶的香味,还混着泥土的味道。

寨子里的人有的在盖房子,有的扛着锄头去种地,外面还有女人踩着木棍,用传统的方法织布。

这里的一切都很简单,但很新鲜。

薛瑄看到的是那些土司统治下的寨子看不到的景象。

人们为自己干活,为自己收获。

一路上,薛瑄边走边问,从黄镐亲自下地干活,问到他是怎么和寨民沟通的。

当他知道黄镐特意学了苗语后,薛瑄感到非常惊讶。

“怎么没看到小孩和老人?”

走了很久,几个人来到黄镐的住处兼办公室,进去后,薛瑄才问。

“回巡抚大人,来这里的大多是战俘和孤儿,湖广连年打仗,年纪小的和年老的,很难活下来。”

黄镐语气平静,这种事他见得太多了,已经有些麻木了。

像香卡她娘这样的人,是因为有她哥哥这样的壮丁,才能活下来,他们是幸运的,但也只是少数。

“国家兴盛,百姓苦;国家

,百姓也苦。”

薛瑄不由自主地念了出来,但马上又改口说:“皇上已经免了湖广的赋税和劳役,以后也不会强抓壮丁,招募士兵也会给优待,应该不会再那么苦了。”

黄镐对这些细节并不清楚,但他知道现在招兵不像以前那样抓壮丁了。

“但愿如此吧。”

说完,黄镐请薛瑄坐到主位上,其实也就是一个位置罢了。

大家围着火堆坐下,火堆上挂着一个钩子,可以吊水壶烧水,也可以挂铁锅做饭,很方便。

薛瑄也不嫌弃,因为这里的人都是这样过的,他也只能入乡随俗。

“说吧,你为什么亲自下地?为什么会想到自己建苗寨?”

刚一坐下,薛瑄就直接问了出来。

“回巡抚大人,其实也是经验之谈。在守平越卫的时候,我跟百姓一起挖草根、煮弩甲当饭吃,正是因为这样,大家没有背叛之心,平越才能撑到援军到来。如果当时我不和他们一起吃苦,恐怕平越早就丢了。”

黄镐手里拿着一根烧火棍,不时翻动炭火,接着说:“读了圣贤书,却分不清五谷,手脚又懒,跟百姓讲大道理也没用,他们连字都不认识,更何况很多苗人还听不懂官话……”

火星不断飞起,撞在水壶底部,再也没能飞上去,而

薛瑄听了很久,黄镐不只是在平越有感触,看到王骥的部队时,那些神武卫身先士卒的样子,让他印象很深。

休息的时候,神武卫的表现给了他一些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