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队在运河上平稳地朝着青州的方向缓缓前行。一路上,微风轻拂着水面,泛起层层涟漪,阳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宛如碎金一般耀眼夺目。
航行数日,终于在这一天,船队抵达青州境,在一个名为散关的地方缓缓停下,船锚落水,停泊靠岸。
这里便是船队的终点站,因为再往前的河道变得狭窄起来,战船已经无法继续前行。
不仅是战船无法通行,任何船只都难以通过这段河道。由于地势的落差,河道在这里形成了几个不算太大的瀑布,湍急的水流如同一道天然的屏障,将航道彻底阻断。
散关原本只是一个规模不大的村镇,隶属于青州下辖的汉昌县。自从皇帝北上征讨突厥开辟出海路后,这里的地位就变得愈发重要。部分粮草以及运往北宁的那些精盐,都是从这里装载上船,然后通过水路运往目的地。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发展,散关已经不再是那个默默无闻的小村镇了。如今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小有规模的港口,繁忙的码头上来来往往的人们,装卸着各种货物,一片热闹景象。
“陛下,前方水路堵塞,无法继续航行,战船已停靠岸边,我们需改为陆路返京。”
船舶停稳后,范天雷来到船舱,将情况如实禀报给皇帝。
秦狄点了点头,神色平静的说道:“朕知道了,安排一下,准备上岸。”
范天雷领命而去,迅速安排士兵们做好上岸准备。不一会儿,跳板搭好,秦狄在众人簇拥下走上岸。站在码头上,他看着这热闹的港口,心中满是欣慰。
这一年多来,海运的发展让散关繁荣起来,也算是提高了本地百姓的生活,曾经的穷乡僻壤变得更加繁华,呈现出一副安居乐业,天下太平的景象。
抵达散关的前两日,范天雷就派人快马加鞭的先一步抵达。提前通知当地官员,不必前来接驾。
碍于有命令提前抵达,所以当地官员并未前来接驾,所以他们也并不知道皇帝返回的消息。
秦狄正站在码头欣赏着这繁荣景象,突然,一阵骚乱出现在远处的人群中。
只见在距离码头差不多一里的地方,出现十几个身着粗布麻衣的人,横冲直撞的想要朝这边冲过来。
天子卫队自然不会放任这些人胡作非为,当即将他们阻拦。
被拦下来的那些人,明显有些着急,嘴里大声的呼喊着。秦狄只能听到那边有呼喊声传来,至于究竟喊了些什么却无从得知。
“那些都是些什么人?他们想做什么?”
秦狄眯眼看向远处的人,随口询问。
“陛下稍后,老奴前去看看。”
言罢,范天雷匆忙前去查看。
没多远的路,了解完事情的经过后,范天雷匆匆返回。
“陛下,那些人是几十里外村子的村民,他们听闻散关来了大船,以为是运粮的商船,想求些粮食。”
秦狄闻言,眉头当即就皱了起来,脸上闪过不悦之色,沉声道:“百姓为何前来此地讨要粮食,如此做法岂不是无赖做法。”
听皇帝这么说,范天雷当即又补充道:“回陛下,听他们说是庄稼欠收,百姓们家中已无余粮糊口充饥。”
秦狄心中一紧,脸色变得凝重起来。原本看到散关的繁荣让他满心欣慰,可如今听闻百姓庄稼欠收且无粮糊口充饥,让他很是意外,难道这繁荣背后竟还有如此隐忧。
“眼下就要到秋收时节,就算不是五谷丰登,也不至于落得如此地步。怎么百姓连充饥糊口的粮食都没有?可曾听说这一带有什么天灾发生吗?”
面对皇帝的询问,范天雷面露难色,一时间不知该如何作答。
秦狄觉察到他似乎有难言之隐,脸当即沉了下来,直言道:“如实讲来。”
范天雷暗暗深吸口气,开口道:“陛下,据老奴所知,青州并无天灾横祸。造成这样的局面,乃是百姓家中缺少青壮劳力耕作田地,田里庄稼或是干旱或是荒草丛生,故而庄稼欠收,才落得这般境地。”
如果是经历了天灾,倒也可以理解。现在听范天雷这番话,秦狄满脸的困惑:“为何会缺少青壮劳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