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鸿道:“今年已经改造了近三万户,折合农田十五万亩。另有近二十万亩属火烧地,这火烧地今年大概是不会出什么粮食了。但是不管怎么样,也同样会栽种上。如果不栽种,土质就会越变越差。如果风调雨顺的话,三年后,当可足量产粮了。”
独孤病却是忽然像是得了噎症,半响说不出话来。
“怎么啦,父王?”独孤鸿见父王这个样子,连忙轻声问道。
“唉。你说到风调雨顺,你可知,我们德鲁比已经快半年没有下雨了。若是天干,今年又怎么过啊?”独孤病长叹一声。
“啊?天干?半年没有下雨了?”独孤鸿突然听到这个消息,像是晴天霹雳。这才刚刚搞了一个农改,这就来了一个大旱天,这到底是不人活啦?
但是,独孤鸿这时也想起来,这几个月的时间,他一直在忙,竟然忘记这一茬了。这确实是没有下雨,只是因为现在非种植季节,而没有关心罢了。
独孤鸿立即便想到清秀,必须立即与清秀见一面。把这个问题告诉清秀,让她早做准备。
而且,这个季节可能又会颗粒无收。那整个安答邦,还有清秀的卧龙邦,将怎样渡过这个灾难季节?
独孤鸿又想到清秀他们还有一个粮食交易区,只是看粮食会不会连交易都受到影响?一般说来,灾难年的粮食肯定会涨价的,而且可能还会大涨而特涨。
独孤鸿坐不住了,立即起身向独孤病告辞。
独孤鸿、清秀、满仓、图乃、屈知蝉、渔卫阳、闻光长舞、诸葛大藏、空空一线、强伯光,这一次,他们甚至把三叔公都请来了。可见事情之紧急。
首先是独孤鸿报道这一次紧急事件的内容。对于这个问题,诸葛大藏、空空一线、强伯光,都是没有什么概念的。他们从不务农,所以对这一点可说是一窍不通。
三叔公本就是务农出身,对家务之事极为精通,但是三叔公说,他们本就生活在怒龙河边,从不缺水。所以这抗旱一事,也是极为陌生。
最后清秀说道:“我记得我们村子虽然也是在河边,但我们那是一条小河,所以应该偶尔也有干旱之事发生。”
满仓笑道:“我们当时都还小,我只记得我们村头村尾都打了一口井。”
图乃也笑道:“我那时还抓过鱼扔到井里养。”
清秀道:“是不是用井就可以抗旱?”
这些方面独孤鸿那就是一张白纸,什么都不知道。
而屈知蝉也从无抗旱的经验。自然无从谈起。
满仓道:“现在还没有真正干旱的时候,所以可以提前预先做好准备。”
屈知蝉道:“怎么准备?准备些什么?”
满仓道:“我记得我们村当时偶尔也有干旱之事,但是村头村尾的水井,都是有水的。至少吃水都是靠那两口水井解决的。”
屈知蝉道:“对,我们就打井。就算解决不了干旱问题,但至少可以解决人民吃水的问题。”
满仓也道:“正是,现在开始打井,应该还来得及。每个村至少一口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