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楚生和小董相谈甚欢,主要原因还是两人对于未来餐饮行业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共识性。
因为这个行业其实归根到底受到了国内大环境的制约,最直接的一点还是消费水平。
大家兜里能拿出的钱还是太少,然后想快点吃到,还得好吃,然后价格还不能太贵,卫生问题也得好。
单独几样拿出来容易,可想全部做到这就难了……
所以未来的趋势他一定是走向半成品和预制,尤其是连锁性质的门店,为了保证口味一致性,这就是必然。
但在餐饮行业,难吃是原罪,而不管半成品和预制菜其实都有个问题,它的加工方法并不适用于所有菜品,然后就是保存手段。
前者其实也简单,只做那些适合预加工的菜品就行了,关键在于后者。
后者想搞可就不是投点小钱能做的,这玩意需要冷链物流体系以及遍布各地的冷冻仓储,再就是更高效的c端物流。
所以说互联网时代所带动的是更加庞大的产业链,这些东西所适用的不止餐饮。
目前萧楚生和聂华建在布局的物流体系,其实就是这一整套解决方案的基石。
关键物流体系这个东西,还不止自家能用,因为一个新兴品牌早期不可能什么都自己做,也没那么资源和时间。
通俗来说,只要萧楚生这边走得够早,并且打下知名度和口碑,那么以后进入这个行业的所有新人,都可能是他的合作伙伴和客户。
那么这个行业在流转的资金,都要经他手来赚一份。
这就是后端市场的玩法!
而小董想做的那种工厂模式,别说物流了,甚至就连代加工的工厂都得给萧楚生一份钱。
关键这一套物流体系萧楚生自己还能拿来做别的,自给自足都可以降本增效,可以自有业务越多,那么其“性价比”也就越高,利用率也越多。
这就是强者会越来越强的原因,你后来者很难在绕开前人打下的道路前提下什么都自己做,自己做追上前人要付出的成本是直接用别人的几十上百倍。
你用了,先来的人赚了你的钱变得更强,你不用,那慢慢发展投入的资金搞不好还不够成本,最后打水漂是常事。
这算是一种另类的行业垄断,关键还拿你没任何办法,因为这种垄断建立在时间和资金体量的基础上。
萧楚今天和小董在聊的,就是关于互联网形态的一种探索,以及未来三年内他的一些计划,以及如何能帮助小董来进入互联网。
其实说白一点,就叫画大饼,关键这个大饼得画得好像有可行性,而且还必须有他参与进来才能实现大饼。
这种行业发展不存在等到时候到了以后说进就进,进去就立刻能赚钱?那根本不可能。
所以在找合作伙伴时,通常靠的就是打嘴炮,让别人认为你有那个能耐做成,完全提前布局。
进入新兴行业的企业创始人基本都是这么开始的,没有谁一开始就是行业龙头。
等到两人聊完,萧楚生居然感觉自己饿了……
本身是一边吃一边聊的,结果能吃得越来越饿也是怪哉。
正当他打算再吃点时,发现桌上哪还有菜啊?
“菜呢?那么好几盘的菜呢?”萧楚生问林诗和小笨蛋。
林诗扶额,指着小笨蛋说:“杉杉吃了。”
“昂,我吃了。”
关键这家伙吧,这会手里正拿着一只卷了鸭肉的小饼,还是咬了一口的,问他:“你吃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