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里定下了基调,手扶收割机的生产任务安排,主要是一拖生产手扶拖拉机,省城机械厂负责生产收割机部件,另有平山机械厂,许昌钢铁厂也会下达生产任务,各自做出安排,共同生产手扶收割机,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小麦收割机覆盖到全省。
至于原本说好的电风扇生产技术,大家好似忘记了一样,提也没有人在提起。
就在中午刚开完会,大家去食堂里吃饭的路上,向阳公社刘干事已经在炼钢厂里等待着了。
一个好消息让季光明以及炼钢厂里众人嘴角露出微笑,县里已经批准向阳公社与向阳炼钢厂合力建造电风扇厂的文件,但是,资金需要自筹,工厂建成,级别只能属于公社街道股级别的生产单位。
算是当前社会最低级的生产单位,级别跟公社里的酱菜厂级别差不多,说白了,厂长也就是最低级别的股级干部,连跳几级之后,才有机会正式入科,就算这样,也会有人抢着头皮去干。
而且,刘干事还带回来一个重要的消息,县里领导干部就这份建厂申请的最后一次商讨会上,原本一贯坚持不批准公社办大厂,就算批准,工厂也必须是在县里建厂的任书记,这次居然没有参加会议。
这才让毕书记强势通过向阳公社建立电风扇厂的决议,不过,批准是批准了,风扇厂必须有县里派遣的人员驻厂。
说白了,就是县里想在工厂里掺上一脚,以便将来有啥好处,能捞上一笔,再不济也能安排一些人入厂。
有人会说还不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工厂吗,放在后世,那就是一个小作坊都不如,县里还能掌控不了?大家可不要忘记了,往后的十几年,可都是工人老大哥的时代,这个老大哥不但是称呼上,更体现在当前社会地位上,放在现在,那可就是一个能让人端上铁饭碗的机会。
这年头,工人的工作在很多情况下都是接班制,也就是所谓的世袭制,一人当工人,子女都有机会当工人。但是,这个世袭制就是只有在父辈退休之后,子女才有机会接父辈的班。
就是所谓的一个萝卜一个坑。就算工厂里要招收一个正式工,也非得给上级部门打报告才行。
有人说不能狂挖坑,狂种萝卜吗?
还真不行,资源不够,种下的萝卜也会出不了苗子。搞不好搞到最后赔了种子还瞎了地。
就大城市里,很多工厂都在等米下锅,比如街道办根据当时需求,建立的窗帘窗,沙发厂这些工厂生产的产品,不是大家不想买,而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在这个年代,它就可不买。
一切都在向吃饱肚子看齐时代,任何装饰品都不如粮食来的实在。
但是,这个年代,却不包括电器。
现在城里的闲置青年一大把,各个都等着接父辈的班呢,很多老工人为了自己的子女,不得不提前退休,从原阳钢铁厂挖来的老多离退休老技术工,就是基于这个原因的。
所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就是为了缓解城市就业压力,才提出的这一政策。而且,这一政策已经开始执行了,只是现阶段是属于自愿报名参加,而且一旦报名,还有各种福利,不是后来的强制参加。
刘干事只是传达一个消息,详细情况要等顾明泽回来再细说。
现在省厅的领导还没有离开呢。
不过,刘干事汇报的事情还是被省厅众人听了过去,其他人倒是没有任何表情,只有孟秘书的脸色有些难看,忍不住看了一眼身旁的领导,李拥军依旧面无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