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草草吃完饭,江文岚就背着那袋麦子去了前面隔着一条街的加工厂。
中午没啥人排队,加工厂的工人也要休息。一路走过来,到处都很安静。
江文岚到了加工厂,找了背风的地方,开始等加工厂下午上班。
六十年代的工厂和各种单位,中午还是给工人们留出了做饭吃饭和休息的时间的。不像后世,中午吃饭时间都紧紧张张的,更别提休息了。为啥说过去的人幸福指数高呢?虽然物质匮乏,但是精神状态好啊!
江文岚等到快睡着了,加工厂才打开了大门,此时她身后已经排了一长串的队伍了。
毕竟冬天了,地里的粮食都收了,家家户户中午有余粮了,肯定先要让孩子们吃上几顿饱饭。所以从秋收后,加工厂就一直忙,他们得忙到过年前。
有个工作人员开始检查粮食,然后发牌,写上兑换标准。
江文岚第一个,很快就背着这袋粮食进了加工厂。
因为每年都是这个时候忙碌,所以加工厂会先磨出一部分的粮食,比如面粉,大米,玉米面等等,可以先换,让后续入库的粮食源源不断的进入机器,变成老百姓最想磨的几种粮食。
进去之后,称重,按照兑换标准,江文岚带来的这袋麦子换了七十多斤的面粉。
把麦子倒进指定的槽子里,又用面袋装了七十三斤的面粉,江文岚这才背着面口袋往家走。
幸好不远,也就几十米的路,在江文岚支撑不住前,回到了家里。她嘱咐江母收好面粉,别被耗子把袋子咬了。
江母笑着应下:“放心吧,我肯定好好收着。”
江文岚又跟母亲说了说加工厂那边的情况,以后可以让江文峰休假的时候去换面,周凤琳出月子之前,江家不打算再吃玉米面了。
跟着江母把家里家外的都收拾好了,江文岚才骑着自行车往南阳村赶。
现在天黑的早了,白天也越来越短,她还是赶紧到家保平安。心里这么想着,江文岚脚下把脚蹬子踩得快冒出火星子了。
到家的时候,天还没黑,也没办法打电话报平安,怕江母担心,江文岚决定明天去大队部给江文峰打到医院一个电话,说明自己已经安全到家了。
江文岚刚把自行车停到西厢房,并锁好房门。这才打开正房堂屋的门,开始烧水做饭。就她一个人,江文岚打算偷个懒,煮点面条就行了。
晚上,江文岚躺在床上,想着白天加工厂的事儿,又想到江文峰和医院里的情况,心里盘算着什么时候再去趟城里。不知不觉进入了梦乡,梦里她看到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雪白的馒头,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第二天一大早,江文岚就去了大队部,给江文峰打了电话,报了平安。挂了电话,她看着外面逐渐热闹起来的村子,深吸一口气,准备开始新一天的劳作。
冬天了,人们都穿上了棉衣棉裤,但是总有不小心着凉的,感冒发烧,江文岚看了几个这样的病人后,干脆提前配好药,谁来看病,对症的就直接发药。
就这样,江文岚过上了规律的生活。周一到周六在村里为大家看病,周日到江文峰家里补充物资。
等家里的三只大母鸡都被嘎了以后,江母已经在县城的儿子家里住了三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