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卿卿哄我 > 萧祁白X谢锦嘉2

萧祁白X谢锦嘉2(1 / 2)

萧祁白X谢锦嘉2

萧祁白X谢锦嘉2

谢锦嘉回到宫里以后,心情出奇地好了一些。

母妃听说她今天躲开了那些侍卫一个人偷偷跑了,担忧不已,“你这孩子,这宫外都是一些三教九流之辈,一不小心就会遇到危险,下次你再把侍卫甩开,母妃就不让你出去了。”

谢锦嘉下意识地想,不让她出宫?那可不行!

向母妃撒了撒娇,“我知道啦,下次再不这样做了。”

愉妃又道,“听说你今天一个人出去碰上了几个人对你不恭敬,都是些下等的贱民,竟敢让我儿不高兴,真是反了天了!”

“母妃这就派人把那群贱民教训一顿,给我儿出气。”

谢锦嘉却拦住愉妃的手,“算了母妃,他们也没怎么着我,一些小钱,过去了就过去吧。本公主宽宏大量,懒得和他们计较。”

愉妃挑了挑眉,没意料竟然能从女儿嘴里说出这番话,惊讶道,“哦?你真的不生气?”

“真的。”谢锦嘉点点头,“我想过了,他们又不知道我是公主,无心冒犯有什么好追究的。而且我是公主,他们都是我的子民,就应该包容一下他们。”

她一出手就是几百几千两,一出生享美酒佳肴,住金屋高殿。但那些讨生活的人可能几辈子都不可能有这么多钱。

和他们争什么呢,她就退一步好了。

说完谢锦嘉不想再多说,便跑了,回了自己宫里。

在宫外玩了一天,谢锦嘉浑身都是汗。

嬷嬷给她倒好了水,上面洒满了刚采下来的名贵花瓣。一片一片,都是宫女精心挑选的最饱满漂亮的花瓣。

洗完之后,浑身都是香香软软的。也将谢锦嘉浑身的不快都洗干净了。

来到妆台前坐下,谢锦嘉散着湿漉漉的柔顺长发,由身后两个丫鬟轻轻地帮她绞干。动作细致伶俐,一点也没有弄疼她。

谢锦嘉撑着下巴,拿着那支金钗定定地看了许久,眼睛都好似黏在了上面一样。

明明就是她最常带的一支钗,也不知道有什么好看的,看到都入迷了。青珠唤了她两遍才回过神来。

“公主,头发已经擦干了,”青珠不解地看着她手上的钗子,“这金钗可是有什么不同么,公主看了许久了。”

谢锦嘉眯了眯眼,“你不懂。”

青珠摇了摇头,她确实不懂。

小公主总是一时兴起,忽然间就对某样东西感兴趣了,但是喜欢又不长久。所以青珠也没在意,服侍她上了床,将将要放下帘帐,就听到小公主忽然又出了声,“青珠,你说本公主再去那馄饨摊,还能遇到他么?”

“公主说的是谁?”青珠不明所以。

“算了,你又没见到他。”谢锦嘉转过了身,将金钗紧紧地搂着怀里,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第二天,谢锦嘉费尽心机想要出宫,但是母妃怎么也不肯,说是父皇的寿辰快到了,不让她乱跑,要她亲手给父皇绣一幅百寿图。父皇知道了一定会很开心。

谢锦嘉虽然也很惦记着父皇的寿辰,但是抽出一点时间去宫外也是可以的。

那天她都来不及和他说再见,还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呢。

可是这次无论她怎么撒娇卖乖,母妃都不允许她出去了。谢锦嘉没办法,只能老老实实地呆在宫里。

好不容易半个月后,父皇的寿宴过后,谢锦嘉终于被允许出宫了,第一时间就跑去了那个馄饨摊。

可惜从白天等到城门都快关了,谢锦嘉也没有等到他的身影。

谢锦嘉不死心,第二天又来等。如此等了好几天,直到母妃不让她再出宫了,谢锦嘉也没有等到他。

第二个月,第三个月,也是如此。

谢锦嘉再也没有见过他。那点连她自己也不明白的心事就这样不情不愿地藏进了心底。

春去秋来,冬雪消融,又是一年夏季。

谢锦嘉在宫里无聊,忽然听说六哥被关进了冷宫。

只震惊了一会儿就没什么感觉了。她同这个六哥没什么感情,而且三哥很不喜欢他,所以连带着她也不喜欢这个六哥。

而且六哥脾气坏,父皇本来就不喜欢他,被关进冷宫谁也求不了情。

谢锦嘉没想过求情,但是听到了别人说六哥的坏话,还故意断他的吃食,让他吃都吃不饱,还是有些不高兴。

六哥再坏,也是她的哥哥,这些奴婢凭什么说三道四的。

于是她又寻了几个捧高踩低的太监的不是,让人掌他们的嘴。不许他们再胡说八道,否则下次就不只是掌嘴了。

几个太监连连跪地求饶,说他们下次再也不敢了。

谢锦嘉见他们知错了便放了他们。也就是吓唬吓唬他们,给他们一个教训而已,其实嬷嬷手上都没有用力。

就是让他们不敢再这样对待六哥。以前小时候她不懂事,还跟着别人一起欺负过六哥,现在想想,谢锦嘉觉得自己做得是不对的,现在就当帮六哥一把好了。

今天三哥在蘌花园宴饮,惩罚完了这几个嘴贱的太监,谢锦嘉便高兴地去蘌花园找三哥。从他那里又得了个稀罕的物件,

拿着那个银铃,一边放在手上摇来摇去,一边脚步雀跃地回了宫,谢锦嘉心情好极了。

第二天,谢锦嘉翻出自己出宫常穿的服装换上,青珠见状欲阻拦,“公主,您又要出宫找那个人吗?可是娘娘说了,这段时间不让您出宫。”

谢锦嘉已经十四岁了,再过一年便要及笄。不能再和以前一样我行我素不着调了。愉妃有意在一些世家子弟中为她择选夫婿,管她也管得紧了些。

可是她才不喜欢那些世家子弟呢,仗着自己家世好,到处欺男霸女不说,甚至有些婚前就被酒色掏空了身子,小妾外室一箩筐。才学更是一言难尽,还不是靠着祖荫过日子。

虽然她谢锦嘉也不是什么好东西,草包一个,但她就是不喜欢那些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公子哥。

她喜欢的……

摇了摇头,将脑海里的想法排出去,谢锦嘉不顾青珠的反对,一意孤行要去宫外。还威胁两个丫鬟不许告状。

她就不相信,找了他那么久都找不到。

青瓶和青珠两个丫鬟没办法,只能跟在她身后。

今天天气还不错,一路上遇到好几拨宫女和太监,都特别安分,竟然没有让她抓住在背后嚼舌根的人。

也没有人敢谈论六哥的事。

谢锦嘉非常满意。

看来是她昨天那招杀鸡儆猴有效果了,看他们还敢不敢随意克扣六哥的饭食。

“青珠,你说是不是昨天我教训那几个太监的事都传遍了?”谢锦嘉喜气洋洋地说。

“一定是的。”青珠笑着说,“他们肯定都怕您了,再不敢捧高踩低了。”

“那是。”谢锦嘉更得意了,骄傲地仰起下巴,觉得自己昨天做的那件事真不错。

几人来到出宫的必经之路,走完长长的又高又深的宫道,再往旁边,有一个偏僻的小院子,原本是官员们办事的地方,后来换了其他处,这里就废弃了。

但是这里有个狗洞,从这里钻出去可以通向宫外。

每当母妃不让她出宫时,谢锦嘉就从这里钻出去。

几人走进来,本来要直奔狗洞,青珠眼睛一瞟,忽然发现那颗高大的老树旁边的枯井里好像有什么东西,慌张地提醒谢锦嘉,“公主,公主你看那是什么?”

“什么东西你吓成这样?”谢锦嘉莫名地向枯井走去,走近了才发现那是一片撕碎的衣角。

这个井枯了好多年,所以并不深,谢锦嘉顺着这块破布往井里看去……

“啊!!!”青珠青瓶吓得惨叫了一声,“有人死了!!!”

青珠的眼睛利一些,指着枯井里的尸体,惊呼一声,“这,这不是昨天被我们教训的小福子吗?”

谢锦嘉也认出来了。

这个小福子就是带头奚落辱骂六哥的人,所以谢锦嘉就拿他第一个开刀。让嬷嬷多打了他两下,吓得他连连跪地求饶。额头上还有磕头磕出来的痕迹,就是他无疑了。

可是他今天竟然就死了!

谢锦嘉脸色发白,忽然一阵风吹来,将那块挂在井边的破布吹到她脚边,一低头,就看见破布上鲜红的字迹,像是……用血写出来的。

定睛一看,上书:“长乐公主凶狠恶毒,迫我致死。”

“啊!!!”谢锦嘉脸上血色一瞬间退去,将那破布踢开,不断仓皇地摇头,“不,不是我。”

吓得眼泪都涌了出来,“我只是教训了他一下而已,不是我害他的。”

“我,我没有想让他死的……”

谢锦嘉长这么大,虽然骄横不讲理,但是最多也就是吓唬那些奴才一下,从来没有杀过人。

这太监留的血书,好像是被她逼死的。

谢锦嘉眼泪不断流下,低头看着自己颤抖的双手,是她,让这个小太监寻死了?

“不是我……”谢锦嘉已经六神无主,慌张得眼泪怎么也止不住。

“怎么了?”身后忽然传来一道平静清冷的嗓音。

谢锦嘉立马转过头,眼睛一定,胸口心跳顿时像停了一瞬,怔怔地站在原地。

只见穿着官服的萧祁白缓缓走了过来。

他本来要出宫,忽然听见这里面有慌张的声音,便进来看看。

一进来,却看见这个素来娇蛮的小公主在流眼泪,傻傻地站在那里。

好脾气地又问了一遍,“怎么了?”

谢锦嘉这才回过神来,看见了他,眼泪却流得更凶了,上前抓住他的袖子,手指颤抖地指了指枯井,“那里,有个太监死了,他说是被我逼死的。”

“可是我才没有杀他,我,我昨天就是吓了下他。他不是我杀的,他不是我杀的。”

谢锦嘉说话已经有些混乱了。

萧祁白眉头皱了皱,看小公主这幅害怕失神的模样,也没有挣开袖子,而是缓缓走到了井边,捡起那块破布看了看。

“我真的没有逼死他,是他自己苛待我六哥,”谢锦嘉哽咽着说,“我就派人教训了他一下,没想到他今天就投井自杀了。”

萧祁白欲去井边看看尸体,见她已经哭得眼睛通红,便让她站在自己身后,然后这才低头查看那具枯井里的尸体。

面色发青,脖子里有暗色的勒痕。

这哪里是投入枯井自杀的。

萧祁白轻轻呼出一口气,拿出一块干净的手帕递给她,“都说长乐公主娇纵蛮横,怎么还吓哭了,像个小孩子一样。”

谢锦嘉哭得一颤一颤的,接过他的手帕,狠狠擦了擦眼泪,“本公主才不是小孩子。”

萧祁白见她稍微冷静下来了,“这枯井里的太监不是自杀,是被人勒死丢进去的。”

“不是自杀的?”谢锦嘉立马停了下来,“可是他还写了血书。”

“伪造自杀的假象,又丢在你经常来的地方,留下血书让你误会害怕。”萧祁白沉吟了下,“恐怕,确实是冲你来的。”

“冲我来的?”谢锦嘉吸了吸鼻子,“可是谁敢陷害本公主啊?让本公主知道一定让父皇打他板子。”

萧祁白想起她刚刚说的话。

她是为了六皇子才惩罚了这个太监,第二天这个太监就死在了她必经之路,故意让她看到,还留下血书说是被她迫害致死。

这分明……是对她的警告,或者说,恐吓她,让她不敢再管此事。

皇宫里能做此事的……萧祁白心念流转,转头看向哭得眼眶鼻子都红了的小公主,她也算是被扯进来受了无妄之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