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这儿差不多休息了两天,后面的粮食队伍也跟了过来,大家带上一个很大的水壶,身上除了必需品之外,全部带的都是军用干粮,甚至还有肉干。
李重耳在洞口,摆了一个香案,献上的三牲,过了一会儿才上香。
“大家都过来,上一炷香。”
全体要进洞的人,都齐齐的上来献了一炷香之后,李重耳从身上摸出一把很小的小木棍,用绳子穿好,该进洞的人每人发了一根,只有我没有。
“大家都把这个带好,不管遇见什么情况,都不要取下来。”进去的人,带着木棍显得很兴奋。
“吉时到。”
大家缓慢的走进洞府,手上的电筒,照在地上,散发出阵阵的星光。
“想不到挺平整的。”我忍不住说了一句话。
后面的电力组人员在洞壁上,开始用无线电手钻打孔,架设电线。
我看他们熟练的操作,想来应该是熟手吧。
终于我们来到了一个转弯处,电力人员在上面安装了一颗节能灯泡,在洞口一下就能看见这颗灯泡。
大队伍又开始缓慢的前进。
我忍不住摸了摸石壁,有的地方湿漉漉的,有的地方却十分的干燥。
我拿着电筒,有时候看看洞顶上的石钟乳,想从这些地方,能推出这个洞形成了多少年?结果很失望。
“国师,先生,前面出现了一道岔路,洞的大小差不多。”前面探路的退了回来告诉我们。
“现在走了多少路程?”我询问旁边的电力人员。
“先生,已经十多里地。”
我抬头看了看手表,对旁边的李重耳说道。
“国师,现在已经接近深夜,要不要大家休息一下。”
李重耳盯着这道岔路,并没有回答我的话,过了一阵,只见他用手指着右手一条稍小的洞窟。
“你们在这儿,我带几个人进去。”
“国师,怎么行呢?”我立刻反对。
“先生,你相信我,这条道路应该不长。”李重耳看着旁边的杨戬。
“你就在这儿,看着先生,为师很快就会回来。”说完指着旁边的几个人。
“你们跟着我进去,把电筒的光调到最大。”
果不其然,不到一刻钟,李重耳带着人全部回来。
“怎么样?”我急切的想知道里面是怎么回事儿?
翁志同很兴奋的走了出来。
“先生,就几百米远,还有四个小洞,但里面都挺小的,只有几十米。”
我却看见李重耳皱着眉在那儿立着,很久没有吱声,大家也不好打扰他,就这样等着。
“走吧,跟着这条大洞。”李重耳就说这句话,在前面带路。
“国师,你是不是想到了某种可能?”我紧跟两步上前问道。
李重耳摇了摇头,看着我许久才说出来一句。
“原来我没有注意到,现在还不好说,再往前走走,也许就能知道,也许他就是一个洞而已。”
这是什么意思?
我回忆一下翁志同的话,几百米远,有四个小洞都不大。
这很正常啊,溶洞不就是这样的吗?
一个宽敞的地方,李重耳用手电筒照了周围一下,找了一处干净的地方。
“今天晚上,就在这儿休息吧。”说实话,在洞窟里面根本不知道白天黑夜,只能从手上的手表上的时间能看出来。
电力人员在这儿架设了一个很大的灯泡,并从旁边的两根细线上面,点了两下。
“你这是在干什么?”我有些不解,只好问了一下。
“我们架设的有四根线,两大两小,我们刚才接触两下,外面的灯就会亮两下,我就告意思就告诉外面,我们正在休息,明天开始启程的时候,我们会再启动一两下,就告诉外面,我们现在开始启程。”
我都忍不住撑起了大拇指。
“好样的。”
“多谢先生夸奖,这是欧老想出来的最笨的方法,但是挺实用的。”
“那我们要是缺粮食了,怎么办?”我突然想到了补急。
“外面的人会根据我们里面的消耗直接送进来,沿着电线和路灯,如果要使中间的路灯熄掉,他们会根据电线寻找过来,把熄掉的电灯取下来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