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他还是和他们交流了一会,听他们讲了讲基本原理。
听说他是湖湘工学院机械厂的厂长秦淦西,他们的钦佩之情溢于言表,再听说他也想研究生产数控机床,他们对他更钦佩。
秦淦西也表达了自己对他们的钦佩。
说到底,他们是“无中生有”,而自己可以“借鉴”,他们的勇气比自己更大。
在现场交谈一会后,大家又坐下来聊了近一个小时,直到午餐时间才分开。
邹教授请秦淦西在食堂吃中饭,给他打来了一个土豆丝炒肉、清炒大白菜和一份米饭,坐下后问道:“我们学校的饭菜相比你们的怎样?”
秦淦西从背包里拿出饭盒,揭开盖子推过去,“邹老师,尝尝我的酸萝卜条炒干泥鳅。”
然后才回应他的话,“说实话,我近四个月没到学校食堂吃了,都在厂里食堂。学校食堂的都差不多,厂里的要好一些,因为我们偶尔下河捕鱼,还可以偶尔买到一些计划外的肉食。”
邹教授笑着说,南方就是不一样,物产丰富,有鱼抓,有泥鳅抓。在京都,有钱都很难买到肉食。
秦淦西应道,您有没有想过,是京都的人太多、地太少了?如果交通方便,各地的物资可以运进京都,京都就可以买到全国各地的东西。
邹教授点了点头说,是啊,现在无论哪个方面都急需提高,但底子在这里,这就更需要我们科学工作者加倍的努力。
邹教授这么说,秦淦西顿时感觉自己肩上的压力更大了。
看到邹教授很少夹泥鳅,便问他是不是不喜欢吃,待得知他的想法后,秦淦西笑道,不用担心我,我住在亲戚家里,带泥鳅出来,只是怕吃不惯京都的菜,用来调剂口味的,不然也不会只有这么点。
他这么说,邹教授也不客气了,伸筷子的频率大大提高。
不是不喜欢,而是怕这是秦淦西这几天出差的菜,既然不是,他就不客气了,两人把五分之一盒泥鳅全部吃完。
吃完饭后,两人分开前约定,两人加强联系,邹教授四月份去机械厂。
走出清华校园,秦淦西这才发现事情一上午都办完了,不过其他几位老师那里还要去一趟,即使不能成为人家的学生,交流一下也是可以的。
他来之前就和刘院长说了,如果遇到双方都愿意的,接下来的就不谈读研的事,他很想当杜钦骅教授的学生,而杜老师也同样想,所以接下来只拜访,不涉及读研。
下午快要上班后,秦淦西再回到清华,拜访了两个老师,然后又去京都大学拜访一个。
完成这一些后,他发现还不到四点,感觉应该出国一趟了。
去哪呢?
幽奈替斯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