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厂得螺蛳壳有近千斤,一时半会弄不完,秦淦西看了一会,觉得效果达到了设计要求,也达到了周益农得要求,便在厂里转一圈,看看生产情况,给池塘里放入五百斤各种鱼,然后回到办公室。
钱森发跟着走进来,苦笑着说:“秦厂长,我们三月份的任务又要翻番,该怎么办啊。”
秦淦西拿起自己的茶缸喝一通水,然后说道:“我们的模式已经基本成型,按老办法处理就行。缺人加人,缺设备我们自产。今天只是19日,一切还来得及。”
然后问道:“你怎么知道下个月计划的?”
钱森发苦笑着说:“办公室的人昨天去市里,他们听说了一嘴,上午才告诉我们。”
接着说道:“我倒是不怕生产压力大,但这么增加下去,我们的场地很不够,今后需要大规模扩建才行。机床、冲击夯机、自走式播种机、电动打谷机的计划产量增加太快了。”
秦淦西听言也有些头大。
虽然没有说,但之前认为这些机器设备研究生产出来后,会被调拨给别的厂家生产的,谁知道除了手扶拖拉机,其它的一样也没拨走,全都由他们继续生产,这就让他头大了。
如果继续以这种模式运作,今后的产品会越来越多,规模会越来越大,那么场地的限制将会越来越明显。
如果工厂继续扩大,有可能被划出学校,成为一个真正的社会企业,那么按历史进程,会丧失很多优势,比如利用学校师生资源,这可是一项很大的优势,会加快新产品的研制和推出。
沉吟一会后,他说道:“争取把计划早日搞到手,我们要早做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
先完成计划再说,后面的事情先不管,现在的情况,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接着问他:“钱厂长,你家住在哪里?面积有多大?”
卢作新说自己有两室一厅,那么同为单位的副厂长,也要帮他争取一下,待遇不能独享。
按钱森发的说法,他家住的很拥挤,兄弟两人都已成家,加上父母,一家老少十一口人,住的面积和他家在古默巷的一样。
以前在配件厂,单位连单身宿舍都没给他一间,在这里还有一间单身宿舍,算是稍有改善,但这间房子仅限于他住,因为小孩都在河东上学,老婆在河东上班,来这边很不方便。
他对此也没办法,只能先了解一下情况。
机械厂和社会上的工厂还不一样,自己不能建宿舍楼,需要学校统一安排。
建厂之初,他就提出过建一些宿舍楼,被学校否决,只能作罢。
聊了一会,廖祚祥走进来说:“秦厂长,我听说下个月的生产计划翻了一番,这该怎么办啊。”
秦淦西笑笑说:“我和秦厂长刚才就在讨论这个问题,不难解决。现在的关键是,我们要确认是不是真的翻了一番。如果真是的,我们现在准备还来得及。”
廖祚祥问道:“人就这么多,机器也只有这么多,再提高一倍的效率,应该不可能吧?”
秦淦西笑着说:“短时间内提升效率是很难了,但我们可以改变生产模式,增加机械设备,增加人员,这些需要你们两位加强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