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淦西记得家里以前是有炒茶的,只是这几年没看到了。
其实他以前带客户旅游时,去茶园参观过,也看过专业人士炒茶,但那是专门的炒茶锅,不是目前拥有的简单铁锅,所以为了不浪费茶叶,还是请教一下铁锅炒茶的诀窍。
听他问炒茶的事,奶奶说这炒茶的技艺还是姑奶奶炒得最好,其他人只是跟着她学。
家里不是什么富贵人家,有点茶叶水喝就行,增加一点味道。
姑奶奶还回去拿来一个小陶罐递给他,“淦西,我们今年上山撤猪草,看到两棵茶叶树,便摘来炒了点。你现在是厂长了,要接待各方面的人,总不能让别人喝白开水。”
听她这么说,秦淦西心下一动,姑奶奶对这方面的事情知道不少啊,便接过茶罐,揭开盖子,从里面抓出几片茶叶,是绿茶,扁形,和龙井茶外观类似,笑着回应道:“姑奶奶,我就不客气了,拿一半走。”
姑奶奶笑着说:“你拿着有大用,都拿走就是。”
秦淦西摇摇头,“不用。这茶看起来就很好,不能把好东西都给别人。我那里也有不少的茶叶,下次带一些回来。”
工厂也是有往来的,一些来参观的,来看货的,都会带一些特产过来,其中就有茶叶,作为招待用,厂里也会买一些茶叶,不过大多都是茉莉花茶、砖茶之类的,但终究是有。
拿走一些茶叶,是为了给今后自己拿出这样的茶打掩护。
奶奶笑着说:“如果你喜欢,我们明年上山多摘点,多炒一些给你。”
秦淦西连忙说:“不用。其实我们学校周围的山上就有茶叶树,我明年准备要他们去摘一些,自己炒,总比那些乱七八糟的茶叶要好。”
奶奶点点头,“这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姑奶奶说道:“其实,现在也可以摘一些来炒,这个季节的茶叶虽然比清明、谷雨前的茶叶味道要差一些,但还是可以喝的,说不定比你买的一些茶味道要好。再说,自己炒的茶叶,喝起来放心。”
这倒是实情。
秦淦西记得小时候曾看到过一次家庭制茶,把茶叶摘回来后堆在一起,然后用铁锅炒,再用脚踩,再拿去晒,在晒的期间,鸡在里面跑,小孩在里面打滚,可以说啥都进去了,虽然后来那户人家不再炒茶,但他后来要么喝咖啡,要么只喝高等级茶叶,至于穿越以来,他还没喝过茶叶茶。
香冬问道:“茶叶为什么要炒呢,直接晒干不行吗?”
姑奶奶回应道:“茶不炒不香,存放的时间也不会很长。”
这是很直接的观点,秦淦西确实知道,茶叶之所以要炒,最根本的原因是让茶叶里面的某些酶失活,姑奶奶说的情况只是表象。
第二天清早起来洗漱之后,秦淦西就和香冬一起出去扯猪草。
来老家,就是要给三位老人减轻一些劳动强度。
他们两个年轻,手脚麻利,很快都弄回满满两箩筐猪草。
吃完早餐后,两人上山捡柴火,期间,秦淦西看到了两棵茶叶树,还看到了不少黄精、百合等……这些应该是去年撒的种子长出来的。
香冬在看到一株百合时惊喜地说:“哥,有百合哎,我们挖回去。”
她是认识百合的,以前也挖过。
秦淦西应道:“现在挖的话,还没小指头大,不要浪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