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维把门关上,戴益农则语气急促地问:“你说你准备采用什么炼钢方法?”
秦淦西感觉有些莫名其妙,“氧气顶吹转炉炼钢法,每炉五十吨,建三十套,不是大家都同意了的吗?”
戴益农叹道:“我们来就是为了这个。”
秦淦西愈加莫名其妙了,“上面不允许,还是觉得这个技术不好?”
戴益农对他伸出大拇指,“你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倒不是说这项技术不好,事情还要从55年说起……”
听完他的讲述,秦淦西脑瓜子里嗡嗡的,好久才将其捋顺。
国内一直有平炉和转炉之争,有说平炉好的,也有说转炉好的,但事情随着1955年、比利时共产党代表团后画上了句号。
那次,比利时代表团提议夏国采用转炉,引发首席关注,在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上,他问有关钢铁行业人士,是平炉好,还是转炉好,那些人回应的是平炉好,自此以后,国内建的都是平炉,前年的鞍钢三炼钢、去年的武钢一炼钢、今年的包钢一炼钢,使用的都是平炉。
秦淦西问道:“首席说了哪种方式好吗?”
他是知道的,平炉和转炉,注定转炉要好,十几二十年后,转炉将取代平炉,最后的炼钢法只剩转炉和电弧炼钢两种主要方式,这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当然,转炉技术不止有氧气顶吹转炉,还有底吹等,但那是今后要去研究的不是?
看到戴益农摇头,他很果断地回应:“所以,首席并没说哪种好,而是有些人趁首席没有回应,就拿鸡毛当令箭?”
戴益农有些紧张地说:“有人知道我们采用转炉,正在努力阻止,要把我们这个当成反面教材。”
秦淦西冷哼道:“我们已经计算过了,转炉的生产效率高、能源消耗低、基建投资省,他们不知道这些优点就胡说八道,存的是什么心思?想让我们的炼钢技术原地踏步吗?想让我们的钢材消耗更多的资源吗?”
然后做出一副努力压制怒火的样子,说道:“戴局长,既然他们这么说,那么我们组织辩论一场,让他们拿出平炉炼钢好的数据,我们拿出转炉的数据。首席说了,道理不辨不明嘛。”
作为年轻人,就要有年轻人的血性,不能装作老年人。
看到秦淦西如此果断,戴益农也没那么紧张了,轻拍一下桌子后说:“好,只要你有底气,那我舍命陪君子,和他们辩,辩出一个高下,辩出一个谁忠谁奸。”
秦淦西连忙说:“辩一个高下可以,谁忠谁奸就严重了。我们在发明自走式播种机以前,谁又能知道还有这种播种方式?”
潘建设和张立维闻言也放松了。
听说转炉技术有可能遭到否决,他们两个也很急。
一旦改变生产技术,这个月所作的一切都是无用功不说,电厂设备也需要重新计算、重新给人家提供数据,空气分离系统设备也需要退订,更重要的一点,计划明年六月投入第一台转炉生产的计划,将会推迟到后年。
更有可能的是,这个项目可能因此胎死腹中。
现在好了,有秦淦西敢于接受挑战,一切还是原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