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站起轻声说:“我现在就去联系他们。”
看到他弯着腰快速朝大礼堂后面走,很快消失在大门口,秦淦西不由得笑了笑。
不过,他很快又纠结起来,这野猪,是去长白山收取呢,还是去奥斯阙利亚呢,还是去西欧呢?
想了想,还是去奥斯阙利亚吧,那里更多更密集。
看到空间里的稻谷和玉米又成熟了,他干脆利用会议时间进行收割、播种。
三十万亩稻谷、三十万亩玉米,收获了两座粮食山。
接着,他又继续播种,还是种植稻谷和玉米各三十万亩。
从目前的情况看,缺粮的历史车轮还是按轨迹驶来,并没有因为他的出现、他的捐赠出现大方向的变化。
完成播种不到五分钟,卢作新又弓着腰跑回座位,附在秦淦西耳边说:“周益农同意了,安排人去寻找。不过形势并不乐观,山边的人说近半个月没看到野猪了。”
秦淦西不好意思说,以前那些野猪也不是本地的,而是进口的,不过只要自己出马,没有也会有。
现在出去找野猪,被发现的可能性更小。
连续几个月没下雨了,地面都是梆硬的,不用担心野猪的踪迹被发现。
见秦淦西只是看着前台上没回话,卢作新继续说道:“山边的人不少进山找吃的,有的往里面走了二十里,听说弄了一些好山货。”
听说好山货,秦淦西偏过头去问道:“都有些什么?”
卢作新应道:“干菌子,干杨梅,黄精,百合,何首乌等,很多。怎么样,换一些?”
今年不是去年,除非供销社等单位,私人之间严禁买卖了。
湖湘在这一块,去年管得不是很严,今年也趋紧了。
秦淦西点头,“可以。不过我家就是山里的,稍微换一点就可以,没有也行。”
其实,家里的这些东西从没断过,不是爷爷奶奶他们挖回来的,而是种植空间里产的,相比外面野生的,不但个头大,而且味道好。
卢作新闻言笑道:“对了,我忘了你爷爷奶奶还在老家。既然你不缺,那我们就多换一些。”
他家有五个拿工资的,不缺钱,不是很缺票,就是缺食物,有钱有票也不一定能买得到东西。
有人说在这十几二十年,一个月三十六块钱的人就可以养活一家人,这是实话:能吃各半饱,一个月可能见到一点荤腥,但要说生活质量,那是没多少的,所以这几年出生的人,没几个优秀的运动员……先天不足啊。
他说要多换一些,秦淦西是一点意见都没有。
周围山里有的,种植空间里也有,且质量更优、数量更大。
他如果不怕引来麻烦,不然可以捐一些出去,但他怕。
现在只能吃七分饱,几十年以后为了所谓的健康,还强行控制自己只吃七成饱呢。
散会后,秦淦西凑到领导队伍里,看着一些人和竺校长、刘副校长说话,直到他们离开才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