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下午四点半,秦淦西和郝老师、廖祚祥、钱森发等人蹲在刚刚投入使用的实验室里,满脸欣喜地看着眼前的设备……液压系统的动力元件——高压齿轮泵。
这是秦淦西参考五家齿轮泵厂的产品设计出来的,上沪一家,脚盆国两家,幽奈替斯国两家,材料参考的是国外那四家。
看着组装完成的产品,郝老师叹息管材还没生产出来,不然可以试一下。
钱森发接着说,那个很好办,明天就可以生产出来。
配方已经有了,管材生产设备已经生产出来,恰好可以检验配方和设备。
无论配方还是生产设备,在秦淦西这里是成熟的,但在他们眼里是未知的,所以面对他们的谈论,他没有插话。
在他看来,和那五种产品相比,这台齿轮泵只是稍稍改动了外观和油箱,其它并无突一点破,没什么好讨论的。
讨论中,钱森发提出一个问题,就是管材生产出来后,如何检测产品质量,总不能等装上设备卖出去、出现泄露或爆裂之后才能发现。
这个问题是个很实际的问题,这牵涉到出厂产品的合格率,也牵涉工厂的信誉。
在机械厂工作了几个月,钱森发可以说是脱胎换骨了,考虑问题很全面,并且超前。
见他们把目光都投放到自己身上,秦淦西问道:“你们有什么办法?”
集思广益之后,他们提出了几种检测办法,一是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化学成分合格,意味着产品质量合格;二是力学性能测试,包括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延伸率等,如果这些指标合格,那么产品合格;三是工艺性能测试,检查高压管的冷弯试验和焊接性能等;四是外观质量检查;五是视觉检查;六是压力测试。
秦淦西笑着说:“外观检查、视觉检查是很容易进行,但只能作为评判指标的两种;压力测试是很好的检测方法,可不能每一根都做;力学性能测试、工艺性能测试也是如此,这检测做的多了,我们的产品消耗就高。”
“至于化学成分分析,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出结果,我们目前不知道,检验方法也没有,但这种检测必须有,只是需要等条件具备之后才行。这种方法有利于我们改良配方,有利今后生产更多的规格型号,是必须要弄起来的。”
“我个人觉得应该还有两种检测方式,一种是超声波,另一种是射线。射线这玩意我们不适合弄,超声波却是可以的。有没有哪位愿意承担超声波研究?”
得,又提出一种产品了。
廖祚祥马上说:“秦厂长,研究是要研究的,关键是明天就要生产高压管,关系到产品的检测问题。”
秦淦西应道:“我们现在什么检测手段都没有,那就只能用压力测试了。给一个正常工作压力值,给一个最高工作压力值,装配好后就试,合格就发货,不合格就换。”
其实,他已经有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检测方法,也有相应的指标体系,只是拿不出来,需要把这些检测方法全部构建起来。
钱森发踌躇十余秒后说:“秦厂长、廖书*记,其实我觉得我们需要一个专门管质量的人。”
这个问题,秦淦西其实已经考虑过,开始是想设置一个副厂长兼总工程师岗位,结果被学校否决了,说技术问题没谁有他全面,不能虚设那么一个位置,并且说厂级领导越多,越不利于思想统一,说不定会产生不必要的争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