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的湘江,河道变窄三成,水位只有今年最高水位的百分之四十,但可以看出,水里的鱼多了,还可以看到里面的甲鱼,河床上的螺蛳可以说遍地都是。
看到这一幕,秦淦西暗叹:“同志们呐,这都是肉食,为何不来取呢?”
心中决定,今天回去后,要工厂多来一些人。
看到江面的情况,周副省的心情心情沉重,现在的水位,是自己担任副省以来最低的,却还没有下雨、下雪的迹象,那封神秘的信件说还有两年大旱,到底会旱到何种程度?
他不出声,其他人也不出声,这么沉默地走两三里后,他看了一眼腕表,说道:“我们走吧。你们谁知道怎么走近路去车队的,带路。”
要是秦淦西,他会沿着河一直走到机械厂附近,但周益农对这里还算熟悉,加上方向感比较强,只走了半个小时就来到车队旁。
上车的时候,周副省把秦淦西叫着和自己同乘一辆车,让周益农到前面带路,说要去山麓大队看一下。
在车上,周副省问秦淦西,如果把那些大队并入山麓大队,会不会将其拖垮,重新回到从前,或者说还是两极分化。
秦淦西回应道,周益农是个办实事的人,他很善良,见不得别人受苦,办事能力也很强,在区领导告诉他这种可能后,他就去实地调查了。果树需要三四年才能见效,但养鱼、养猪、养鸡却是当年就可以的,砖瓦厂也是。现在的山麓大队产业多,即使机械化程度比较高,劳动力还是略显不够,那三个大队的劳动力可以补充;山麓大队田多地少,和其它三个大队恰好相反,属于互补。合并之后,即使不能同样发达,但也会差不太多。
听秦淦西这么说过后,周副省连连点头,却没什么反馈。
双方安静几分钟后,周副省又问道:“秦淦西,我看你在农村上也很有一套,想没想过来改变农村面貌?”
这是个难题。
秦淦西略加思索后应道:“我来自农村,所以对农村的事情略知皮毛,相对于机械这一块,还是差很多,但是,我服从组织的任何安排。”
周副省轻笑,“不要这么紧张,我只是看到你对农村工作提的一些建议很有操作性。”
车队来到大队部外,周副省下车就要周益农带一行人由近及远,参观蔬菜基地、大棚、养殖场、粉条厂、水利建设。
看梯形土和田里各种各样的当季蔬菜,看大棚里的反季节蔬菜,他只听不说,不停地点头。
看到粉条是流水线出来的,他问秦淦西,这样的机械设备卖了多少套,秦淦西回应,这只是给山麓大队的试验品,还没申报成果,所以产品也只有这一套,他听完也没说什么。
在去养殖场的途中,他看到不远处有挖掘机在挖沟渠,挖出来的淤泥被倒入拖拉机车斗,几个人对沟渠进行细化处理,“你们这里的工作场面完全没有热火朝天的氛围。”
周益农愣一下后回应:“两台拖拉机、一台挖掘机,加上八个人,每天修水渠的长度可以抵得上五十个纯劳力。而且挖出来的淤泥,我们拿去改造旱土,不比山里的黑土差,直接提高我们的蔬菜产量。”
周副省带着疑问,“你们还用过山里的黑土吗?”
周益农应道:“用过。如果不是修沟渠,我们会安排人去掏黑土。没办法,肥料太少了。”
周副省问秦淦西,能不能解决一些肥料生产装置。
秦淦西只能苦笑:“化学肥料我们不擅长,如果是其它肥料还可以考虑。”
心中却想自己还得努力,从第一次出国到现在,还没看到一个肥料厂,瑕疵应该好好寻摸一番。